1、【言语理解】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理倾向,人的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标准过高而且不切实际会损害自尊
B:羞怯自卑容易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
C: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会导致强迫症
D: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完美主义者受到挫折后的表现,并指出完美主义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接下来具体列举了各种心理疾病及其表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不追求完美主义,心理能更健康。因此,文段是分总结构,尾句是观点句,即要避免完美主义。D项表述与此相符。A、B、C三项均偏离了完美主义这一话题,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6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1题
2、【言语理解】每次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________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________了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声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________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魂牵梦绕 涵养 夹杂
B:心驰神往 滋养 错杂
C:流连忘返 浸润 掺杂
D:铭心刻骨 滋润 混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铭心刻骨”形容记忆极深,永远难忘,用在此处形容作者对浯台的喜爱,语义程度过重,排除D。
第二空,“涵养”指滋润、养育,一般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或涵养水源,不能用于琴声,排除A。“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浸润”指沾濡滋润,浸染熏陶。二者填入能够体现山水与琴声的融洽关系。
第三空,“错杂”指两种以上的东西夹杂在一起。“掺杂”指混杂。“错杂”侧重于“错”,强调交错、杂乱。“掺杂”侧重于“掺”,强调混杂。此处用来形容琴声中带有沉重之感,“掺杂”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38题
3、【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是他上班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尼克松脸色阴沉,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
C:9点整,技师们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检查音响效果。
D:如果他失败,至少他也知道他是失败得很英勇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语意表达混乱。正确表述应为“他上班不是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上班总是迟到”。其他三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美国的“龙”飞船未能接近国际空间站,________发射升空后不久,其四组推进器________有三组出现故障。而美国航天局的飞行规章要求,________有三组推进器在运行,“龙”飞船才能获准接近空间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就 至少
B:由于 果然 必须
C:尽管 已 必须
D:虽然 突然 至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句意可知,应填入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尽管”“虽然”表转折关系,排除C、D。
第二空,“果然”意为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填入句中有“之前就猜测推进器会出故障”的意思,而文段无此含义,排除B。“就”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与文段中四组推进器三组出现故障的语境相符,当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1题
5、【言语理解】新技术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结构调整“弯道超车”的巨大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能
B:动力
C:机会
D:引擎
正确答案:A
解析:新技术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为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成功概率,因此此处填“可能”最恰当。“机会”通常用“好”“难得”等修饰,与“巨大”搭配不当,排除C;“动力”“引擎”多强调内部的推动力量,而此处强调的是外部的条件、背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19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给经济带来了活力。手工制品经过了人们反复的________,造型接近完美。传统的手工文化形成的精细、优雅风格在欧洲由来已久,粗糙的机械制品与此格格不入。即便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感的________,也为人们所不能忍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设计 蹂躏
B:打磨 践踏
C:创新 挑战
D:更新 摧残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使手工制品造型趋于完美的工序。“打磨”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用“践踏”形容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美感的粗暴破坏也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
7、【言语理解】毋庸( ),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A:置疑
B:怀疑
C:多疑
D:质疑
正确答案:A
解析:质疑:动词,请人解答疑难。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毋庸置疑:不容置疑,无可置疑。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纵然价格不菲,但以天然、健康、无污染、无添加为生产理念的有机农产品时下正成为越来越多追求品质和健康人士的餐桌“_______”。但在很多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食品上贴的有机标签形式多样,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而且,有机标签在一些网站上可以随意买到,消费者常常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潮 无所适从
B:新宠 莫衷一是
C:新风 真假难分
D:新贵 难辨真伪
正确答案:D
解析:
首先看第一空,有机农产品受到追求品质和健康人士的青睐,因而成为餐桌“新宠”或“新贵”,而不能是“新潮”或“新风”,排除A、C项。标签的不统一以及网上购买渠道的便捷,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使他们分不清真假有机农产品,而不是使得消费者得不出一致的意见或结论,故排除B项的“莫衷一是”,填“难辨真伪”。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2题
9、【言语理解】
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或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测试其表现状况,看能否经受这些市场变量突变所带来的压力。银行压力测试就是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极端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
B: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C:压力测试有助于考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状况
D:压力测试能有效避免或降低极端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正确答案:C
解析: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
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
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
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然后对此具体解释:审时度势及早发现机遇,然后需要立行立断的智慧和勇气去抓住机遇。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要果断决策抓住机遇,A项表述与此相符。
B项“决策成败的关键”无法从文段推出;文段说的是“恐怕时机早已逝去”,C项“已丧失”过于绝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抓住机遇的问题,D项不是论述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7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