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756

发布时间:2023-05-16 10:19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时代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能力。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是指尽快把目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以下各项都可能是上述论述所假设的,除了:

A:能力强的学生必须建立在掌握较多知识的基础上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培养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生

C: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灌输知识

D: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在于以应试为指挥棒

正确答案:C

解析:前提型题目。由题干可知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不能作为题干论述的假设。而A、B、D三项都可以作为题干论述的前提。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越轨创新是指组织在鼓励员工创新的同时,为防止过度自主而偏离组织发展轨道,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创新想法与行为,而一些员工在其创新方案被否决后,仍坚信其创新方案最终会为组织带来收益,并继续隐蔽地进行创新实践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越轨创新的是:

A:程序员小张利用上班时间悄悄为朋友设计一款App软件

B:服装设计师小王为公司设计了一系列新型饰品,因与公司发展定位不符被否定后,他仍在继续悄悄改进

C:因担心影响本职工作,经理反对小刘参加公司举办的创新技能大赛,但小刘仍私下准备着

D:某高校保安经常到课堂蹭课学外语,队长提醒他这不符合制度规范,他就趁空闲时间偷偷继续过去旁听

正确答案:B

解析:越轨创新定义的关键信息:组织在鼓励员工创新的同时,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创新想法与行为;员工在创新方案被否决后,仍坚信自己的创新方案最终会为组织带来收益,并继续隐蔽地进行创新实践。
A项,小张利用上班时间悄悄为朋友设计软件,不是为公司做的创新方案,不符合定义。
B项,小王为公司设计的新型饰品,与公司发展定位不符被否定,属于组织在鼓励员工创新的同时,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创新想法与行为;小王的设计被否定后,他仍在继续悄悄改进,属于坚信自己的创新方案最终会为组织带来收益,并继续隐蔽地进行创新实践。该项符合定义。
C项,经理反对小刘参加公司举办的创新技能大赛,不属于组织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属于创新方案被否决,不符合定义。
D项,高校保安蹭课的行为不属于创新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

3、【判断推理】75.小曾在某银行开了账户,并且办理了网上银行业务。可是过了不久,小曾就发现自己账户上的三万块钱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上操作被转走了,而该账户的密码只有自己知道,从未泄露给他人。小曾找到银行,要求银行承担责任,而银行非常肯定的认为责任不可能在自己,肯定在小曾,虽然小曾没有故意泄露密码,但是有可能无意为之了。
以下各项中,最能支持银行观点的是:

A:小曾对妻子特别好,而妻子对小曾却有异心

B:小曾喜欢喝酒,而且经常醉得不省人事

C:该银行的网银系统无懈可击

D:该银行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正确答案:C

解析:银行的观点是责任在于小曾,其密码可能是不小心泄露的。要加强银行的观点就要说明银行不可能有过错,C项说明银行的网银系统方面没有问题,则密码只能是小曾不小心泄露的,支持了银行的观点。
A、B两项都提出了一种小曾无意泄露秘密的可能,其支持力度不如C项;D项银行以前没发生过类似事件不能证明现在不发生,因此也不能支持银行的观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檀香:麝香:香料

A:木材:钢筋:建材

B:薯条:粉条:食物

C:日光:月光:光明

D:鲸鱼:鲍鱼:海鱼

正确答案:A

解析:檀香和麝香都可以作为香料,且檀香和麝香的原材料不同。
A项,木材和钢筋都可以作为建材,且木材和钢筋的原材料不同,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薯条和粉条都可以作为食物,但薯条和粉条的原材料可以相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日光和月光都可以带来光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鲸鱼、鲍鱼和海鱼三者没有明显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01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96题

5、【判断推理】

黑洞其实并不“黑”,它会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极其微弱的光(电磁波),这种光被称为“霍金辐射”。因为“霍金辐射”会释放出能量,所以,黑洞会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黑洞蒸发)。有科学家认为,“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也就是说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

以下说法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观点的是:

A:

黑洞的表面就像“全息图的底片”,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

B:

根据量子物理学的信息守恒定律,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

C:

任何携带信息的物质被黑洞吞噬后,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

D:

黑洞引力极强,任何物质被它吞噬都无法逃逸,连光也不能幸免,因此无法确认被吞噬的物体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

科学家的观点:“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

A项,指出黑洞的表面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说明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并不会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观点。

B项,指出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说明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不会消失,质疑了科学家的观点。

C项,指出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而黑洞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的电磁波被称为“霍金辐射”,因此“霍金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支持了科学家的观点。

D项,指出无法确认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说明并不能确定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是否会消失,不能支持科学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8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8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

6、【判断推理】由于我国大城市的房价和物价过高,导致生活成本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尤其是对于小城镇来讲,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小城镇的数倍。这样一来,势必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我国仅仅依靠发展大城市来实现城市化,是一条难以为继的艰难之路。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隐含的前提?

A:大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没有上限

B:所有城镇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被称为城市化

C:大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中小城市

D:要实现城市化,需要让城市充分吸纳农村人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大城市的房价和物价过高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得出我国仅仅依靠发展大城市来实现城市化,是一条难以为继的艰难之路。要使论证成立,需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即在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和城市化之间寻找关联。D项为真,说明让城市充分吸纳农村人口是实现城市化的必要条件,是题干论证隐含的前提。A项吸纳能力没有上限、C项大城市吸引力大均不能说明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联系,为无关项;B项未提及农村人口,也不是题干论证所隐含的前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70题

7、【判断推理】愧疚补偿策略指的是不直接提出要求,而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使对方产生愧疚心理,从而使对方补偿自己的一种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愧疚补偿策略的是:

A:甲向李某倾诉由于误信了他群发的信息,导致自己被骗得很惨,李某于是免息借钱给甲做生意以求得心安

B:乙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回家后责怪妻子没有及时叫醒他,并要求妻子以后负责夜里带孩子,妻子答应了他

C:丙开车邀请陈某一起郊游,途中丙不慎扭伤了脚,只得请假休养,陈某感到非常内疚,决定帮助丙接送孩子上下学

D:丁在庄某家做保洁时不慎摔伤,庄某听家政公司说丁家庭非常困难,主动替丁支付了5000元的治疗费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愧疚补偿策略的定义要点:①不直接提出要求,而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②使对方产生愧疚心理,从而使对方补偿自己。
A项,甲向李某倾诉由于误信了他群发的信息,导致自己被骗,符合要点①;李某免息借钱给甲以求心安,符合要点②。
B项,乙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回家后责怪妻子,要求妻子以后负责夜里带孩子,是直接提出了要求,不符合要点①。
C项,丙邀请陈某一起郊游,途中丙扭伤了脚,陈某感到内疚,但并未体现丙向陈某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不符合要点①。
D项,丁在庄某家做保洁时摔伤,但并未体现丁向庄某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也未体现庄某产生愧疚,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0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6题

8、【判断推理】权力:监督:腐败

A:驾车:饮酒:事故

B:

理想:行动:空想

C:

舆论:引导:和谐

D:

灾难:救援:恢复

正确答案:B

解析:权力缺失监督导致产生腐败,理想缺失行动导致变为空想。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父母及其子女进行DNA测序,发现父亲的年龄与子女基因突变存在相关。高龄父亲的子女DNA存在着与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有关的基因突变。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男性要趁早要孩子,年纪越大,孩子的疾病风险越高。
以下论述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结论的是:

A:男性年龄越大,精子质量下降,包含基因突变片段越多

B:受试群体中男性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C:许多受试夫妻年龄相仿,子女的基因突变更可能来自高龄母亲

D:男性最佳育龄期晚于女性,但整个育龄期显著长于女性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观点:父亲的年龄与子女的基因突变存在相关。高龄父亲的子女存在基因突变,父亲年龄越大,孩子的疾病风险越高。
A项,指出男性年龄越大,精子包含基因突变的片段越多,说明男性年龄大确实会增加孩子基因突变的风险,进而导致疾病风险高,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受试群体中男性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说的是父亲自身的发病率,并未说明父亲的年龄与孩子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受试夫妻年龄相仿,子女的基因突变更可能来自高龄母亲,说明孩子的基因突变可能另有他因,并非父亲年龄大导致的,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男性的整个育龄期长于女性,并未说明父亲的年龄与孩子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10、【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方法。
以下推理过程没有应用类比推理的一项是:

A:由“敲击木桶可以大致判断桶内的酒量”推断出“叩击胸腔可以大致判断胸腔积液的量”

B:由“氯霉素可以影响幼龄小白鼠的骨骼发育”推断出“氯霉素可以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

C:由“从这个病人的痰中发现癌细胞”推断出“这个病人患了肺癌”

D:由“颜色鲜艳的蘑菇一般具有毒性”推断出“颜色鲜艳的蛇一般具有毒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类比推理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C项不存在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有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故不属于类比推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