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时间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密度
A:数量 质量
B:流水 磐石
C:速度 体积
D:日晷 天平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时间和数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质量=体积×密度。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时间如流水,磐石与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路程=时间×速度,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质量=体积×密度,当质量一定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日晷可以测定时间,天平可以测定质量,但天平与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0题
2、【判断推理】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被告向审判机关提出的旨在使原诉被撤销或失去作用的反请求。反诉中的被告即是本诉的原告,反诉最迟应在本诉判决之前提起。反诉只能向审理本诉的审判机关提起,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或诉讼理由应当具有牵连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种情况属于反诉?
A:两人因为民事纠纷诉诸法律,法庭做出一审判决,被告胜诉,原告不服,于是又向高一级的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请求
B:一个无业游民有一次私闯别人住宅被人以入室行窃罪告上法庭。但是在他进入主人房间时发现了主人有重大的杀人嫌疑,于是他以谋杀罪对该主人进行起诉
C:一工厂经理因挪用公款被会计发现,因怕他会告发,于是恶人先告状,以渎职罪等罪对会计进行起诉
D:广东两家公司发生经济纠纷,卖方因为买方拒不履行合同交付全部货款对买方进行起诉。在审理中,买方认为因为是卖方货物质量太差造成的,买方理由充分,因而对原告进行起诉,以讨个说法
正确答案:D
解析:反诉的定义要点:①反诉中的被告即是本诉的原告;②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或诉讼理由应当具有牵连关系。
A项,讲述的是被告胜诉,原告不服又提起上诉的过程,被告并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要点①。
B项,两个诉讼的诉讼理由分别是入室行窃罪和谋杀罪,两者没有牵连关系,不符合要点②。
C项,只涉及一个诉讼,并不涉及反诉,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卖方起诉买方不履行合同交付全部货款,买方起诉卖方货物质量太差,两个诉讼的理由具有牵连关系,且反诉中的被告即是本诉的原告,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3、【判断推理】
钢琴:演奏
A:
艺术:写生
B:
书法:展览
C:
画笔:绘画
D:
二胡:配音
正确答案:C
解析:
钢琴是演奏的工具。
A项,艺术不是写生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书法可以进行展览,但不是展览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画笔是绘画的工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二胡与配音没有必然的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4、【判断推理】如果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那么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岩浆海洋掌握着解开月亮诞生之谜的钥匙。如果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那么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连续的
B:如果“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那么表明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
C: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那么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
D: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推出关系为:①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②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A项,推出关系为: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连续的,对应①,否前不能推否后,排除。
B项,推出关系为:“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推出关系,排除。
C项,推出关系为: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对应①,否后可以推否前,保留。
D项,推出关系为: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 “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二者之间不存在推出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1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1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1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
5、【判断推理】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中资源化是指直接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资源化的是:
A:把生活废水引到预定的净化系统中,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可以重新利用的标准
B:某养殖场将废水引入沼气池沉淀后,用作池塘养鱼的用水
C:将小区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作道路冲洗、绿化用水
D:造纸厂利用新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资源化的定义要点:①直接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②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注意,该定义的两个要点之间是“或”的关系,只要能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A项,把生活废水经过处理,达到可以重新利用的标准,符合定义要点②。
B项,将养殖场废水经过沉淀用于池塘养鱼,符合定义要点①。
C项,雨水不是废物,因此不符合资源化的定义,不属于资源化。
D项,造纸厂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符合定义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男子冰壶项目,甲队和乙队都进入了前八强。关于甲、乙两队是否最终能够夺得奖牌,有如下断言:
Ⅰ.甲、乙两队至少有一队能夺得奖牌。
Ⅱ.甲队不一定夺得奖牌。
Ⅲ.乙队夺得了奖牌。
Ⅳ.甲不可能夺不到奖牌。
最后比赛结果表明,其中两句断言为真,两句断言为假。
据此,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A:甲队夺得了奖牌,乙队未夺得
B:甲、乙两队都夺得了奖牌
C:甲、乙两队都没夺得奖牌
D:乙队夺得了奖牌,甲队未夺得
正确答案:A
解析:Ⅳ等值于“甲队一定会夺得奖牌”,与Ⅱ矛盾,两者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共有两真两假可知,Ⅰ和Ⅲ也必有一真一假。如果Ⅲ为真,则Ⅰ为真,推出矛盾,因此Ⅲ一定为假,Ⅰ一定为真,即乙队未夺得奖牌,甲队夺得了奖牌。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律师:厨师:职业
A:大学生:中学生:学校
B:博士:硕士:学位
C:作者:记者:学者
D:飞机:飞艇:飞行
正确答案:B
解析:律师和厨师都是一种职业。
A项,大学生和中学生在不同等级的学校上学。
B项,博士和硕士都是一种学位。
C项,作者、记者、学者是并列关系。
D项,飞机和飞艇都能飞行,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8、【判断推理】投射指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下列不属于投射的是:
A:小方把一堵墙上溅上的污泥看成是一只蝴蝶
B:小李曾与小朱共事过一段时间,他认为小朱是一个很勤快的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人认为,周瑜不会因妒忌诸葛亮被气死,因为周瑜当时正春风得意,只会让人羡慕
正确答案:B
解析:投射定义的关键信息: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
A项,小方把污染看成蝴蝶,体现了把自己思想反应于外界世界,符合定义。
B项,小李认为小朱是一个很勤快的人,是通过两人共事之后形成的判断,并非是小李将自己的思想、态度等反应于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属于投射,符合定义。
D项,有人认为周瑜的死是另有他因,体现了把自己思想反应于外界世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
9、【判断推理】电子计算机大众化——计算机管理社会——计算机技术人员道德低下——计算机管理情报泄密——计算机特殊机件普及化——计算机操作人员增加——企业全部管理业务计算机化。如果上述的情况同时存在,将会产生的必然后果是:
A:计算机犯罪率上升
B:侵害个人隐私
C:计算机过敏症增加
D:业务人员失业者增加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因为计算机技术人员道德低下和计算机管理情报泄密,所以计算机犯罪率必然会上升,可以推出。
B项,侵害个人隐私无法推出。
C项,计算机过敏症是否增加无从推出。
D项,由于题干中“计算机操作人员增加”可知,业务人员失业增加并不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10、【判断推理】对于城市街头小摊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应当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特定区域设置面向小摊贩的集中营业区,这样就能够缓解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A:集中营业区不会向入驻的小摊贩收取管理费用
B:集中营业区不会产生噪音、环境污染等其他城市问题
C:设置集中营业区后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会前往该处摆设摊位
D:集中营业区的交通位置便利,小摊贩能够在该处获得更高利润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应当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特定区域设置面向小摊贩的集中营业区”推出“能够缓解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
A项,若集中营业区向入驻的小摊贩收取管理费用,小摊贩仍可能选择在该营业区摆摊,因此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可能得到缓解,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B项,集中营业区不会产生噪音、环境污染等其他城市问题,与其是否可以缓解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无关,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C项,若设置集中营业区后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不会前往该处摆设摊位,那么集中营业区的设立就没有意义,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无法得到缓解,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D项,若小摊贩不能在集中营业区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出于其他因素的考量,小摊贩可能选择在该营业区摆摊,因此小摊贩随意占道经营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可能得到缓解,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