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时间:秒
A:质量:千克
B:面积:公里
C:容积:千万
D:伏特:电压
正确答案:A
解析:秒是衡量时间的单位。
A项,千克是衡量质量的单位,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公里是衡量长度的单位,而非面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千万并不是衡量容积的单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伏特是衡量电压的单位,但词项间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130名同时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并未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1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让其中一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每天服用剂量为200毫克),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在这12年中,研究人员每6周测量1次研究对象的血压、血糖、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服用松树皮提取物人员与服用安慰剂人员的上述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别。由此可知,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两组实验患者仅人数相等,其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
B:12年的实验时间太长,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
C:参加实验的患者人数仅130人,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
D:服用安慰剂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有心理暗示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A项,指出两组实验患者的“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结合题干中说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后两组人员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松树皮提取物肯定是产生了作用的,并非“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能够反驳题干观点。
B项,只是“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对题干结论的削弱力度较弱,排除。
C项,“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只能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高,并不能完全否定实验结果,削弱的力度较弱,排除。
D项,安慰剂有心理暗示作用不能说明松树皮提取物也产生了同样的功效,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3、【判断推理】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使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
由此不能推出:
A: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
B: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
C: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
D: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题干论述的是睡眠时间与肥胖的关系,并未涉及胖人的食欲与体重正常的人的食欲对比情况,该项不能由题干推出。
B项,由题干中“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可知该项正确。
C项,由“睡眠不足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可知该项正确。
D项,由题干可知,睡眠不足会使人变胖,同时睡眠不足会影响荷尔蒙水平,因此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该项能够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1题
4、【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1728名抑郁症患者以及7199名非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65%的人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研究发现,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的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明显小很多。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海马体缩小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未出现缩小的现象
B:存在认知障碍的中老年人的海马体也会缩小
C: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普遍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D:社交越少,患精神类疾病时间越长,其海马体萎缩越严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患有复发性抑郁症的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明显小很多。题干结论:海马体缩小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
A项,指出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未出现缩小的现象,轻度抑郁症与复发性抑郁症不是同一概念,无法说明海马体缩小不是复发性抑郁症的原因,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存在认知障碍的中老年人的海马体也会缩小,并未涉及复发性抑郁症,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普遍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未涉及海马体的情况,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社交越少,患精神类疾病时间越长,其海马体萎缩越严重,说明精神类疾病是海马体缩小的原因,而复发性抑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则题干论证属于因果倒置,可以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72题
5、【判断推理】纺织:布匹
A:矿石:金属
B:努力:收获
C:工作:奉献
D:耕种:粮食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过纺织可以得到布匹,布匹是具体的事物。
A项,通过冶炼矿石可以得到金属,题干中的纺织是动词,而该项中的矿石是名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收获,但收获并非具体的事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工作中需要奉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耕种可以得到粮食,粮食是具体的事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7题
6、【判断推理】葡萄:水果
A:耳朵:鼻子
B:月亮:太阳
C:大米:粮食
D:生物:植物
正确答案:C
解析:葡萄是水果的一种,大米是粮食的一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
植物耐逆性指植物处于不利环境时,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植物耐逆性的是: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
尽管戈壁滩的气候异常恶劣,但胡杨树仍然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
D:
一些植物在高盐环境下通过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阻止大量失水
正确答案:D
解析:
植物耐逆性的定义要点:①植物处于不利环境;②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③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A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该句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并未体现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B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意思是,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该句描述了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并未体现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C项,胡杨树可以在气候恶劣的戈壁滩很好地生存下去,是因为胡杨树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非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D项,高盐环境可能导致植物失水,即高盐环境对于一些植物而言是不利环境;植物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阻止大量失水,即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来阻止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植物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8、【判断推理】对等计算(Peer to Peer computing,P2P),是指信息或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通过直接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非中心化的、自组织的,且所有或大部分联系是对称的分布式环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基于P2P的网络应用的是:
A:支持点对点在线聊天、文件传送等功能的即时通信软件
B:利用电子商务的各种手段实现图书买卖过程的网上书店
C:帮助检索者查找存储在互联网上信息的网络搜索引擎
D:提供用户存放、展示、分享照片等功能的网络电子相册
正确答案:A
解析:对等计算的定义要点:①信息或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通过直接交换实现资源共享;②非中心化、自组织、对称的分布式环境。
A项,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使用者,用户之间可以直接交换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B项,网上书店进行的行为是销售,不是共享资源,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C项,检索者搜索信息,不是与信息的提供者直接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D项,网络电子相册用于存放、展示、分享照片等,不是与用户直接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是:
A:在刑法课堂上,由学生扮演老师进行案例分析
B:在模拟法庭上,学生充当律师对证人进行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
C:法律诊所中,学生们直接会见当事人,教师通过视频指导和督导学生
D:在民事诉讼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分配角色,分别担任当事人、律师和法官
正确答案:A
解析:体验式教学法的定义要点:①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A项,刑法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与刑法相关的,而学生扮演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并没有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模拟法庭创造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学生充当律师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理解教学内容,符合要点①②。
C项,法律诊所属于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学生直接会见当事人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理解教学内容,符合要点①②。
D项,给学生分配角色,属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学生分别担任当事人、律师和法官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理解教学内容,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5题
10、【判断推理】
丛林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驾驶员
A:
雨林;轿车
B:
猛虎;司机
C:
树木;乘客
D:
伐木工;游轮
正确答案:D
解析:
代入A项,丛林指树林,雨林指热带或亚热带暖热湿润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丛林包含雨林;驾驶员可以驾驶轿车。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猛虎生活在丛林里,司机属于驾驶员,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树木是丛林的组成部分,乘客和驾驶员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丛林是伐木工的工作地点,游轮是驾驶员的工作地点,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