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750

发布时间:2023-05-15 17:49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
下列属于时间综合症的是:

A:张先生与李小姐约定下午3点在某公园首次见面,结果李小姐没来,张先生回去后给李小姐发了条短信: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B:韩女士经常出差,由于在赶往机场、车站的途中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所以她后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以此告诫家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

C:小明上小学五年级,酷爱玩滑板,但他不耽误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总是争分夺秒,飞快地把作业做完,然后约同伴一起去玩滑板

D:雷先生办事总是匆匆的,常唠叨时间紧,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不停地看表,孩子要多玩一会,他就很不耐烦,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

正确答案:D

解析:时间综合症的定义要点:①对时间的紧迫感;②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动改变。
A项,约会没有来,未体现出时间的紧迫感,不符合要点①。
B项,因为出差经常会发生堵车,所以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心理上没有出现烦恼,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明总是争分夺秒做完作业再出去玩,并未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不符合要点②。
D项,雷先生由于时间的紧迫感而导致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很不耐烦,甚至发脾气,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8题

2、【判断推理】

李女士刚搬入新家,打算一次性购买几种盆栽。她的想法如下:

①购买绿萝、罗汉松中的一种。

②文竹、绿萝和橡皮树至少买一种。

③罗汉松、橡皮树、虎尾兰至少买两种。

④只要买了罗汉松,就不买文竹。

如果上述条件都要满足,则下列推论必然正确的是:

A:

李女士购买了虎尾兰


B:

李女士购买了橡皮树


C:

李女士购买了罗汉松或文竹


D:

李女士至少买了三种盆栽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条件可整理为:①要么买绿萝,要么买罗汉松;②文竹、绿萝和橡皮树至少买一种;③罗汉松、橡皮树、虎尾兰至少买两种;④买罗汉松⇒不买文竹。

题干要求上述条件都要满足,则可先根据①进行假设。假设一:买绿萝,不买罗汉松,此时满足条件②,结合不买罗汉松和③可知,买橡皮树和虎尾兰,此时不确定是否买文竹。假设二:买罗汉松,不买绿萝,结合④可得不买文竹,再根据②可知买橡皮树,此时符合条件③。结合假设一和假设二可知,一定买橡皮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0题

3、【判断推理】打折扣原则:指存在其他似乎合理的原因时,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的作用会被打折扣。
下列受打折扣原则影响的是:

A:钱某一直坚持清晨长跑,每日都至少锻炼1小时,这让知道的人都钦佩不已

B:老蔡看到一个年轻人正扶着位老人过马路,心想:这个人是不是老人的孙子

C:目睹了那个年轻人与售货员的争吵始末后,小杜觉得那个年轻人过于挑剔了

D:这几天气温会大降,且有强降雨,一家人都动员小玉不要在这几天出门远行

正确答案:B

解析:打折扣原则的定义要点:①存在其他合理的原因;②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
A项,钱某坚持晨跑,其他人对钱某钦佩不已,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也不涉及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由于存在“年轻人是老人的孙子”这一原因,导致年轻人扶老人过马路这一行为在老蔡的心中被打了折扣,符合定义。
C项,小杜在目睹事件始末后觉得那个年轻人过于挑剔,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不符合要点①。
D项,家人以降温和强降雨为由劝小玉不要在这几天出门远行,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也不涉及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

4、【判断推理】书信:短信:微信

A:电灯:电视:电脑

B:扇子:电风扇:空调

C:凉菜:热菜:主食

D:传呼机:电话:手机

正确答案:B

解析:书信、短信和微信均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且书信先出现,然后出现短信,最后出现微信。
A项,电灯的功能是照明,电视的功能是传播信息和娱乐,电脑的功能是办公和娱乐,三者不具有共同功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扇子、电风扇和空调均具有降温去暑的功能,且扇子先出现,然后出现电风扇,最后出现空调,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凉菜、热菜和主食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传呼机、电话和手机都具有沟通功能,但传呼机出现在电话之后,且手机又称移动电话、手提电话,是电话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2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2题

5、【判断推理】伦理信用是指人们交往中由一定的预先约定、契约、承诺、誓言等引发的一种伦理关系,其蕴涵的合理秩序则凝结为遵守诺言、履行约定的道德准则,人们基于对信用伦理关系合理秩序的理解和规则的践行便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品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伦理信用的是:

A:陈某看到一群人在围殴邻居的孩子,他一边报警,一边跑上前去大声喝止

B:王某父亲曾借给张某10万元,王父去世后,王某要求张某还钱

C:李某家乡发生洪涝灾害,不少农民颗粒无收,父亲要求他发动其公司员工和微信圈朋友捐钱捐物

D:赵某答应了丈夫的临终请求,在丈夫去世后,对丈夫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将他们抚养成人

正确答案:D

解析:伦理信用的产生需要人们预先约定,并且还要履行约定。
A项,陈某报警并喝止围殴孩子的人,属于突发事件,不存在预先约定、契约、承诺、誓言等,不符合定义。
B项,由于不知道张某是否还钱,所以不涉及道德准则,不符合定义。
C项,李某父亲要求李某发动其公司员工和微信圈朋友捐钱捐物,由于没有预先约定,不符合定义。
D项,赵某答应丈夫临终请求,属于预先约定,赵某将孩子抚养成人,践行了约定,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6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1题

6、【判断推理】某校准备在校庆典礼上由学生仪仗队表演队列转换,二百多名学生练习不同队列的转换。如果他们排成5列人数相等的横队,则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如果他们排成7列人数相等的横队,也是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如果他们排成3列人数相等的横队,则只剩下一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请问,当他们的队伍变换为4列人数相等的横队时,以下哪项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A:同学们刚好排成4列

B: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一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C: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两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D:同学们排成4列后,剩下三个同学在前边喊口号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等价于求一个数,它满足“除以5余2,除以7余2,除以3余1”,且为两百多。由于此数除以5和7都余2,则它除以5和7的最小公倍数35也余2,即可以写成35n+2的形式,当n=1时,35n+2=37,正好满足“除以3余1”。由于3、5、7的最小公倍数为105,故人数可以写成105m+37,由人数为两百多可知,m=2,105m+37=247。由于247÷4=61……3,即排成4列后,剩下三个同学喊口号。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坚果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琵琶

A:苹果 乐器

B:松仁 扬琴

C:板栗 弹拨乐器

D:浆果 打击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苹果和坚果是全异关系,琵琶属于乐器,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松仁属于坚果,扬琴和琵琶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板栗属于坚果,琵琶属于弹拨乐器,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浆果和坚果是并列关系;琵琶并不是打击乐器,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

8、【判断推理】

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由于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则是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爆产生时会出现音爆云

B:

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

C:

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

D:

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

正确答案:D

解析:

音爆定义的关键信息: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

音爆云定义的关键信息: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A项,根据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云产生时需要存在一定量的水汽,但音爆产生时可能并不存在足量的水汽,说法错误。

B、C两项,根据音爆和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时不一定产生了音爆,也不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

D项,根据“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可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7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

9、【判断推理】开心:笑盈盈

A:自私:假惺惺

B:腼腆:羞答答

C:透明:亮晶晶

D:虚弱:软绵绵

正确答案:B

解析:笑盈盈形容开心。
A项,假惺惺形容虚伪,而非自私,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羞答答形容腼腆,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亮晶晶形容明亮反光,而不是透明,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软绵绵形容柔软或虚弱无力,可用来形容虚弱,与题干关系相同。
B、D两项相比,笑盈盈和羞答答都是形容表情的词语,所以B项和题干关系更为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10、【判断推理】如果土地价格提高或者商业银行“钱荒”加剧,则房地产价格就会暴涨;如果房地产价格暴涨,则中央银行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如果中央银行限制贷款规模,地产商就会对地产市场失去信心;中央银行不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且地产商也不会对地产市场失去信心。
如果上述都为真,则下述哪一项必然为真?

A:中央银行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B:房地产价格会暴涨

C:土地价格会提高

D:土地价格不会提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推理为:①土地价格提高或商业银行“钱荒”加剧→房地产价格暴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②央行限制贷款规模→地产商对地产市场失去信心;③央行不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且地产商不会对地产市场失去信心。
由③的后一个肢命题否定②的后件得否定的前件,即央行不会限制贷款规模,A项错误;再加上③的前一个肢命题,即否定了①的后件,可得房地产价格不会暴涨,B项错误;进而可推出土地价格不会提高且商业银行“钱荒”不会加剧,C项错误,而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