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实现:远大:梦想
A:完成:重要:任务
B:建造:高楼:大厦
C:购买:消费:物品
D:补给:粮食:物品
正确答案:A
解析:实现远大的梦想。
A项,同样用遣词造句法,完成重要的任务,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建造高楼大厦,高楼和大厦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购买是一种消费行为,消费不能修饰物品,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粮食属于物品的一种,不是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91题
2、【判断推理】罐子里有水果糖和奶糖两种,幼儿园老师把双手伸进罐子里,然后双手握拳各拿出一块糖。然后老师说了四句话:
①右手肯定不是水果糖。
②或者左手是水果糖,或者右手是水果糖。
③如果左手是水果糖,则右手就不是水果糖。
④左手、右手都是水果糖。
假设老师说的四句话中有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左手水果糖,右手奶糖
B:左手水果糖,右手水果糖
C:左手奶糖,右手奶糖
D:左手奶糖,右手水果糖
正确答案:A
解析:③说到如果左手是水果糖,则右手就不是水果糖,与④说的左右两手都是水果糖相矛盾。根据题干中老师的话只有一句是假的,可得出①②为真。题干中指出老师双手各拿出一块糖,根据①得出右手不是水果糖,那么右手为奶糖;根据②得出如果右手不为水果糖,那么左手为水果糖。综上可得出,老师的左手为水果糖,右手为奶糖。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
3、【判断推理】虹吸是指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更低的位置流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虹吸现象原理的是:
A:汽车司机用橡胶管从油桶中吸出汽油或柴油
B:我国黄河中下游的水面大都高出堤外地面,在河南、山东一带农民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C:小王给家里的鱼缸换水时把管子里的空气挤出,然后把管子插入水中,水源源不断地流出
D:小刘家住某小区30楼,家中自来水来自二次供水
正确答案:D
解析:虹吸的定义要点: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
A项,从油桶中吸油,利用了油桶中油面和其他容器的高度差作用力,符合定义,排除。
B项,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利用了黄河水面和农田的高度差作用力,符合定义,排除。
C项,鱼缸换水,利用了鱼缸水面和地面高度差作用力,符合定义,排除。
D项,高层自来水来自二次供水,利用的是加压,不符合定义,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4、【判断推理】定义:
①海外基金:指由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基金,通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不但可分享全球投资机会和利得,亦可达到分散风险、专业管理、节税和资产转移的目的。
②对冲基金: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
③养老基金:指一种用于支付退休收入的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养老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上的养老保险资金。
典型例证:
(1)美国是投资基金发展最发达、规模最大的国家,种类繁多,基金收效率高,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基金运作比较规范。
(2)在一些国家,基金投资者以资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投资活动;基金管理者以资金和技能入伙,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
(3)王师傅去年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享受养老金待遇,王师傅的退休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筹集并管理。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B:例证(2)(1)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C: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D:例证(1)与定义①不相符,例证(3)与定义③相符
正确答案:D
解析:海外基金定义的要点:①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②通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
对冲基金定义的要点:①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②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
养老基金定义的要点:支付退休收入。
例证(1)提及美国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并未涉及具体基金,不符合题干所给定义。
例证(2)提及一些国家的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不符合题干所给定义。
例证(3)中王师傅退休后,享受养老金待遇,符合养老基金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5、【判断推理】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
A:刘阿姨在孩子的电动玩具中,从不使用镍镉电池,更喜欢使用充电电池
B:小李个人比较讲究卫生,在食堂就餐时经常选择一次性木筷和纸杯
C:老王对食材比较讲究,喜欢简单烹饪的天然食品,不喜欢反复加工和带防腐剂的食品
D:某装饰公司宣传新的家装理念,强调用天然材料装饰房间,倡导旧家具翻新利用
正确答案:B
解析:绿色消费的定义要点:①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A项,指出在孩子的电动玩具中使用充电电池而不是镍镉电池,即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以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B项,指出小李在食堂就餐时经常选择一次性木筷和纸杯,并没有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不符合要点①;且在消费过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消耗,不符合要点②。
C项,指出老王喜欢简单烹饪的天然食品,不喜欢反复加工和带防腐剂的食品,即选择环保产品,减少反复加工和添加防腐剂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D项,指出装饰公司强调用天然材料,倡导旧家具翻新利用,即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以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
6、【判断推理】执行回转:指执行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执行人员采取措施,将被执行人的财产恢复到执行前的状况。
下列属于执行回转的是:
A:人民法院制作的先予执行的裁定,在执行完毕后,被本院的生效判决或者二审法院的终审判决所撤销,因先予执行而取得财物的一方当事人应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
B: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C: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
D: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正确答案:A
解析:执行回转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执行完毕后。B、C、D三项都不符合这一关键信息,只有A项符合定义。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微博:媒体:消息
A:股票:有价证券:金融
B:护照:证件:身份
C:长城:景点:北京
D:债权:权利:债务
正确答案:B
解析:微博是一种媒体,可以用微博来发布消息。
A项,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金融不是对股票作用的描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护照是一种证件,可以用护照来证明身份,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长城是一个景点,北京不是对长城作用的描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债权是一种权利,债务不是对债权作用的描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8、【判断推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知,是经济危机造就了巨大的世界变革。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不正确的坐姿会加重颈部负担,因而是腰酸背痛的主要诱因
B: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成因,因为海啸发生前往往能观测到海底地震
C:宇航员的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一般人,因此太空旅行中的辐射暴露并不会危害人体
D:许多体弱多病的人都不喜欢吃蔬菜,所以想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从蔬菜中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证逻辑:A(经济危机)之后会出现B(世界变革),则A(经济危机)导致了B(世界变革)。
A项论证逻辑:A(不正确的坐姿)导致B(颈部负担加重),从而导致C(腰酸背痛)。与题干论证逻辑不同,排除。
B项论证逻辑:A(海底地震)之后会出现B(海啸),则A(海底地震)导致了B(海啸)。与题干论证逻辑相同,保留。
C项论证逻辑:A(宇航员寿命)高于B(一般人寿命),因此C(太空辐射)不会导致D(人体危害)。与题干论证逻辑不同,排除。
D项论证逻辑:A(体弱多病)不是B(吃蔬菜),因此非A(身体健康)是B(吃蔬菜)。与题干论证逻辑不同,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5题,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0题
9、【判断推理】虚伪:虚假
A:假装∶打扮
B:小气∶吝啬
C:紧密∶紧张
D:匆忙∶繁忙
正确答案:B
解析:虚伪和虚假是同义词,且都为形容词;B项小气和吝啬也是同义词,且都为形容词。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竞争性决策指的是在有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做出的决策。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哪项属于竞争性决策?
A:由于同类竞争,小李将库存商品一律三折出售
B:为打击新开张的对门商家,小刘将所有商品一律低于批发价出售3天
C:甲公司董事会一致决定高薪聘请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乙公司的副总经理为公司总经理
D:为吸引优质生源,甲校的奖学金金额总是比乙校高10%
正确答案:D
解析:竞争性决策的定义要点: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做出的决策。
A项,将库存商品三折出售,并不是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的决策。
B项,为打击对门商家而低于批发价出售,不是根据对门商家的策略做出的决策。
C项,高薪聘请乙公司副总,并未体现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不符合定义。
D项,甲校根据乙校的奖学金金额调整奖学金金额,符合竞争性决策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