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就是听从专家的意见;如果听从专家的意见,就能避免决策失误。
据此,可以推出:
A:专家的意见有时并不一定正确
B:只有听从专家的意见,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C:如果不听从专家的意见,就不能避免决策失误
D:如果不能避免决策失误,就不听从专家的意见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专家意见的正确与否题干中并未提及,A项错误;
“如果听从专家的意见,就能避免决策失误”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听从专家意见”是“避免决策失误”的充分条件,B项将其当作了必要条件,错误;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即“如果不能避免决策失误,就不听从专家意见”,D项正确;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C项错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航天器经过大气层返回地球时,会与大气层摩擦导致温度急剧升高。为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球,国外某研究机构在回收微小卫星EGG上做了新的技术尝试。EGG在下降过程中张开由二氧化碳充气扩张而成的半球形隔热减速伞,之后其受到的大气阻力显著增加,开始缓慢进入大气层并顺利落向地球。
上述技术尝试基于的前提是:
A:航天器表层材料需具备耐受超高温的性能
B:研究航天器耐热材料的成本比减速伞成本要高
C:航天器落入大气层时过热是下降过程的常见难题
D:航天器以较慢速度进入地球可减少摩擦导致的发热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技术尝试是为了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球,即通过让航天器缓慢进入大气层来解决航天器与大气层摩擦导致温度急剧升高的问题,因此D项是其必需的前提,否则如果航天器以较慢的速度进入地球也无法减少摩擦导致的发热,题干中新的技术尝试就无法达到目的。A项表层材料的性能、B项材料的成本均与题干中的让航天器缓慢进入大气层从而减少发热这一技术无关;C项航天器过热也不是必需的前提。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4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4题
3、【判断推理】有军事专家表示,X-47B无人机的着陆是无人航空发展方面的里程碑,它加剧了目前正在席卷全球的军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竞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A:目前一些组织把机器人技术用于军事目的
B:一些国家在军用机器人技术方面可能赶超世界强国
C:某国加强军用机器人技术研发并部署无人机巡逻边界
D:很多网络公司都将注意力投向研制供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机器人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观点:X-47B无人机的着陆加剧了正在席卷全球的军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竞争。
A项,将机器人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体现了军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竞争,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军用机器人技术的赶超情况,体现了军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竞争,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加强军用机器人技术研发,体现了军用机器人技术革命的竞争,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只是说研制供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机器人,并未涉及军用机器人领域,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8题
4、【判断推理】鸟类通常都会躲避不常见的东西,并且喜欢绿色和蓝色的物体。但是当研究人员向4周、9周和14周的小绿头鸭注射绵羊的红细胞以模拟一种寄生虫感染后,这些鸟类便开始探索环境中的新事物,并靠近那些橙色的小玩具——它们通常都会远离这种颜色,因为它似乎与有毒的食物有关。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所谓的性格变化将有助于成年个体探索更大的区域,并找到更多的食物,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弥补它们因与传染病作斗争而损失的能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研究人员的推测?
A:橙色的食品并不能为小绿头鸭提供能量补充
B:小绿头鸭的成年个体探索更大区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危险
C: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注射了红细胞的小绿头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D:绵羊红细胞释放蛋白与小绿头鸭的视网膜细胞结合,影响其颜色识别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受到感染后的性格变化将有助于成年个体探索更大的区域,并找到更多的食物,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弥补它们因与传染病作斗争而损失的能量。
A项,指出橙色的食品不能为小绿头鸭提供能量补充,说明受到感染后的小绿头鸭虽然探索到更多食物,但这些食物并不能为它们提供能量,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小绿头鸭的成年个体探索更大区域会面临更多危险,说明受到感染后产生的性格变化反而对它们有害,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注射了红细胞的小绿头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说明受到感染后的小绿头鸭确实产生了性格变化,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当选。
D项,指出绵羊红细胞释放蛋白会影响小绿头鸭识别颜色,说明受到感染的小绿头鸭发生改变并不是性格变化导致的,而是识别颜色出现问题,削弱了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五岳归来不看山”,以下选项与上述推理方式最相近的是:
A: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桂林山水甲天下
C:稻花香里说丰年
D:二月春风似剪刀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推理方式:五岳归来不看山是指五岳比别的山都美,因此五岳归来就不用再看别的山了,作者没有看完所有的山就得出五岳最美的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的推理方式。
A项,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没有体现出推理,排除。
B项,桂林山水甲天下指的是桂林山水是全天下最美的,作者没有游遍所有的山水就得出桂林山水最美的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的推理方式,保留。
C项,稻花香里说丰年指的是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是由于闻到了稻花香气,所以推论今年肯定是丰年,属于因果论证,排除。
D项,二月春风似剪刀指的是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没有体现出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福建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5年青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4题,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5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5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5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
6、【判断推理】国际社会的多样性有利于国家间的取长补短。无论社会制度是相同还是不同,都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一种文明的优点,不用强迫,别人也会学;反之,再强迫,别人也不愿学,国家之间还应积极寻找利益的汇合点,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如可持续发展、治理污染、反对毒品和恐怖活动等。
由此可以推出:
A: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少共同的问题
B:国家之间在文明程度上的差异正日益缩小
C: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为恐怖活动提供了便利
D:一个国家绝不可能去学另一个国家的短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题干“国家之间还应积极寻找利益的汇合点,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可以推出。
B项,文明程度的差异题干未提及,属于无关项。
C项,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为恐怖活动提供便利题干未提及,属于无关项。
D项,表述过于绝对,并不能一定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7、【判断推理】风险 对于 ( ) 相当于 制度 对于 ( )
A:巨大 激进
B:信用 管理
C:规避 完善
D:减少 缺失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巨大和风险的关系与激进和制度的关系不相同。
B项,信用与风险无明显逻辑关系,管理需要制度的支持,前后关系不同。
C项,风险需要规避,制度需要完善,前后关系相同。
D项,减少风险和制度缺失的关系也不相同。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8、【判断推理】联边是一种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即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的修辞方式。运用联边的修辞手法,通过形旁表义,往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看到形旁,人们会对其所表意义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联边的是:
A:腾欢今日新天地,澎湃潮流沸海江
B: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C:他一个人叽哩咕噜地说些不满意的话
D: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炮镇海城楼
正确答案:D
解析:联边定义的关键信息: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即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的修辞方式。
A项,“澎湃潮流沸海江”的偏旁部首都是“氵”,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B项,“波涛滚滚”的偏旁部首都是“氵”,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C项,“叽哩咕噜”的偏旁部首都是“口”,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D项,没有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
9、【判断推理】近日,一项研究指出,完全杜绝胆固醇的摄入并不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他们的依据是一份实验报告,报告显示实验中的被试人员(均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每天摄入适量胆固醇的同时达到了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研究人员解释说,这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分为“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好”胆固醇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是有益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研究人员的观点?
A:每天摄入适量的胆固醇有助于人体营养均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B:被试人员停止摄入胆固醇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又有加重的迹象
C:每天摄入胆固醇会增加健康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D:没有摄入胆固醇与每天摄入胆固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病情改善的程度更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观点是第一句,依据是摄入适量胆固醇的人改善了心脑血管疾病。
A项,指出每天摄入适量胆固醇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并未说明完全杜绝胆固醇的摄入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有帮助,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B项,指出停止摄入胆固醇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加重,与题干论据结合可以说明完全杜绝胆固醇的摄入并不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每天摄入胆固醇会增加健康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并未说明完全杜绝胆固醇的摄入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有帮助,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D项,指出没有摄入胆固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改善的程度比每天摄入胆固醇的患者更好,说明完全杜绝胆固醇的摄入更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削弱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10、【判断推理】什么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必须同时具备丰满的情节,细腻的描述,能将主人公的命运置身于时代的大背景下,最终展现世世代代流淌于人类血液中的共性。
由此可以推出:
A: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具备丰满的情节
B:只关注个人世界的作品也能够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C:不能体现人类共性的作品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D:情节丰满、描述细腻、能将主人公命运置身于时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条件可知,第二句话为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即伟大的文学作品→丰满的情节,细腻的描述,能将主人公的命运置身于时代的大背景下,最终展现世世代代流淌于人类血液中的共性。
A项,可以理解为一部作品因为具备丰满的情节而伟大,即肯定了题干假言命题后件中的一个联言肢,无法推出肯定的前件,错误。
B项,只关注个人世界的作品是否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错误。
C项,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正确。
D项,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