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食物:食品
A:拘泥:拘谨
B:达到:到达
C:发挥:发扬
D:矿产:矿石
正确答案:D
解析:食品是食物的一种。
A项,拘泥指不知变通或拘束,拘谨指拘束谨慎,二者不存在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达到指到达、达成、得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到达多指到了某一地点或某一阶段,二者表述含义不同,不存在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发扬指发展和提倡,二者表述含义不同,不存在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矿石是矿产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4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4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2、【判断推理】一般来说,科学实验中主要涉及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自变量是指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作的变量。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小麦供给量受当地采购价格的影响,小麦供给量是控制变量,采购价格是因变量
B:研究不同税率对稀土出口量的影响,稀土出口量是自变量,税率是因变量
C:研究气候条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气候条件是因变量,害虫影响是控制变量
D:研究制糖厂营业额受糖产量的影响,糖的单价是控制变量,糖产量是自变量
正确答案:D
解析:自变量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实验者操作的变量。因变量定义的关键信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定义的关键信息: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
A项,研究小麦供给量受当地采购价格的影响,即小麦供给量随着采购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小麦供给量是因变量,采购价格是自变量,该项说法错误。
B项,研究不同税率对稀土出口量的影响,即稀土出口量随着税率的变化而变化,稀土出口量是因变量,税率是自变量,该项说法错误。
C项,研究气候条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即棉花产量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棉花产量是因变量,气候条件是自变量,该项说法错误。
D项,研究制糖厂营业额受糖产量的影响,即营业额随着糖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营业额是因变量,糖产量是自变量,糖的单价是实验中除糖产量以外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属于控制变量,该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86题
3、【判断推理】某单位提出单位节能减排的A、B、C三种方案,其中开车上班的员工都选择了C方案,坐地铁上班的员工都选择了B方案,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中没人选C方案,坐地铁的员工都还没有驾照,王先生坐公交车上班同时也没有驾照。
由此可以推出:
A:王先生选择了B方案
B:选择B方案的员工都没有驾照
C:坐公交车上班且选择了A方案的都有驾照
D: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有可能都选了A方案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题干只能推出王先生不选择C方案,但具体选择哪种方案无法确定,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中说“坐地铁上班的员工都选择了B方案”和“坐地铁的员工都还没有驾照”,但无法确定“选择B方案”和“没有驾照”之间的关系,该项无法得出。
C项,题干中说“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中没人选C方案”,但无法推知他们是否选择了A方案以及有无驾照,该项无法推出。
D项,说的是一种可能性,且题干只说“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中没人选C方案”,并未说明这些人是否会选择B方案,则他们有可能都选了A方案,该项能够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谬论:结论
A:纠纷:纠葛
B:相识:见识
C:承认:否认
D:否决:表决
正确答案:D
解析:谬论为结论的情况之一。
A项,纠纷和纠葛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相识并不是见识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承认和否认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否决为表决的情况之一,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3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3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3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3题
5、【判断推理】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A:红楼梦:明
B:水浒传:清
C:西游记:宋
D:资治通鉴:宋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文学作品的写作时间。《红楼梦》是清代作品,《水浒传》是明代作品,《西游记》是明代作品,《资治通鉴》是宋代作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国会:议员
A:论坛:网民
B:监狱:犯人
C:法院:法官
D:企业:工会
正确答案:A
解析:议员在国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国会并非议员的工作地点。
A项,网民在论坛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论坛并非网民的工作地点。
B项,犯人在监狱服刑,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法官在法院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企业和工会均属于机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2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7、【判断推理】有70个病人,都患难治病R,并服用过同样的常规药物。这些病人被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第一组服用用于治疗R的试验药物K素,第二组服用不含K素的安慰剂。10年后的统计显示,两组都有34人死亡。因此,这种药物是无效的。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更年长
B: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寿命比第一组的小两岁
C: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病情更严重
D: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死亡年份比第一组的早两年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研究发现得出结论“这种药物是无效的”。
A项,题干未说明实验前两组人员的年龄,第二组活着的更年长,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B项,死亡病人的寿命长短并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C项,题干未说明实验前两组人员的病情,第二组活着的病人病情是否更严重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在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死亡年份比第一组的早两年,即说明这种药物延缓了患者的死亡时间,是有效的,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短命政策指地方政府制定的事关群众权益却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或受到普遍反对,一出台很快就被迫终止的政策措施。
下列不属于短命政策的是:
A:某市交管部门出台“闯黄灯视为违反交通规则,记6分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5天后该部门举行发布会宣布“不予执行”
B:某市推出购房新政策:毕业未满5年的高中毕业生在市区购房实行“零首付”,因为不符合有关政策,几天后就被上级叫停
C:南方某市推出在市区范围内的“禁摩令”后,大批人员集体离职,摩的司机纷纷上访,很快,这一政策被宣布“暂停执行”
D:北方某市交通局宣布风景优美的县级设卡收费,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没到月底,这一收费政策就寿终正寝
正确答案:B
解析:短命政策的定义要点:①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或受到普遍反对;②一出台很快被终止。
A项,某市交管部门出台的这一规定无法得到社会公众认可,5天后宣布“不予执行”,即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B项,被叫停是因为不符合有关政策,并没有体现公众不认可或反对,不符合要点①。
C项,某市出台的规定受到公众普遍反对,并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D项,某市交通局出台的规定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受到普遍反对,不到一个月就寿终正寝,即很快被终止。符合题干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
9、【判断推理】每一个博弈中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不止一个竞争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构成了该企业的策略集。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无论竞争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自己均可最大获益的策略,则称其为占优策略,与之相对的其他策略则为劣势策略。现有两家公司甲和乙在考虑是否通过广告进行商品促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甲乙都做广告,两者的收益都是最大的,那么做广告就是甲乙的占优策略
B:乙做广告或不做广告,甲做广告的利润额都最大,那么做广告是甲的占优策略
C:甲做广告或不做广告,乙做广告的利润额都不大,那么不做广告是乙的占优策略
D:如果甲不做广告而乙做广告的话,甲的利润额最大,那么不做广告是甲的占优策略
正确答案:B
解析:占优策略定义的关键信息:无论竞争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自己均可最大获益。
A项,说的是甲乙都做广告的情况,不涉及甲乙不做广告时两者的收益情况,无法判断甲乙的占优策略是什么,该项错误。
B项,无论乙做不做广告,甲做广告的利润额都最大,即无论乙采取什么策略,甲做广告均可最大获益,则做广告是甲的占优策略,该项正确。
C项,无论甲做什么,乙做广告的利润额都不大,则做广告是乙的劣势策略,但不知道乙不做广告的利润额比做广告的利润额高还是低,因此无法判断不做广告是否为乙的占优策略,该项错误。
D项,甲在自己不做广告而乙做广告时获得最大利润额,并非乙采取任何策略甲都能最大获益,因此无法判断不做广告是否为甲的占优策略,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人们已经知道:如果果蝇体内的w基因发挥作用,雄性果蝇就不会向雌性果蝇求爱,转而追求同性。因此果蝇的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最近,研究人员培养出w基因发挥作用的雄性果蝇,然后利用这种果蝇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社会因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发现?
A: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只要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雌性果蝇,显示出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B: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雄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C: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可以进行一天以上的集体饲养,雄性果蝇就开始追逐其他雄性果蝇,显示出同性恋的求爱行为;但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D:如果这种果蝇羽化后是一只只隔离饲养的,若干天后,果蝇就开始表现出对其他雌性果蝇的求爱行为;如果这种雄性果蝇羽化成虫后是集体饲养的,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为: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社会因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项,“追逐其他雌性果蝇”说明遗传因素没有起作用,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发现。
B项,“集体饲养则不会出现此种行为”说明社会因素没有发挥促进作用,也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C项,说明果蝇羽化为成虫后是否进行集体饲养的经历,会对它们是否出现同性恋行为产生影响,这说明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影响着果蝇的行为,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D项,说明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都没有发挥作用,不能支持研究人员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