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733

发布时间:2023-05-13 4:47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食物过敏是在摄入食物时由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免疫应答,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以下食物成分容易引起过敏的是: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正确答案:B

解析: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纤维素难以消化吸收,维生素是有机小分子,脂肪只有水解为小分子才能被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大分子)未经分解,通过膜动转运,便因细胞膜变形而直接被摄入细胞内。因此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将其视为入侵的外来物,即抗原时,会展开一连串的防御反应,当防御反应过强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故选B。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27题

2、【判断推理】平板版画:铜板版画

A:单色版画:佛教版画

B:石板版画:木板版画

C:现代版画:传统版画

D:凹版版画:凸版版画

正确答案:A

解析:平板版画是按照版画制作方法进行分类的,铜板版画是按照版画使用材料进行分类的,二者的分类方式不同。
A项,单色版画是按照版画颜色进行分类的,佛教版画是按照版画内容进行分类的,二者的分类方式不同,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石板版画和木板版画都是按照版画使用材料进行分类的,二者的分类方式相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现代版画和传统版画都是按照版画时间进行分类的,二者的分类方式相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凹版版画和凸版版画都是按照版画制作方法进行分类的,二者的分类方式相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

3、【判断推理】有人认为,每年的考研人数反映了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为如果当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会使更多人选择读研作为缓冲,导致考研人数增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无法有效削弱上述观点?

A:在职考研的非应届生比例越来越大

B:越来越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

C:研究生的招生总量逐年增加

D:大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都会考研、找工作两手抓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根据“如果当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会使更多人选择读研作为缓冲,导致考研人数增加”,得出考研人数反映了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A项,指出在职考研的非应届毕业生比例越来越大,说明不能根据考研人数来判断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B项,指出选择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但与考研人数是否能反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无关,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C项,指出考研人数增多可能是受招生总量增加的影响,而非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即考研人数并不能反映就业情况,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D项,指出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会考研、找工作两手抓,说明考研人数并不能说明就业情况,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垃圾:资源

A:成本:收入

B:挑战:机会

C:沟通:情绪

D:疾病:疫苗

正确答案:B

解析:垃圾合理利用可以转变为资源。
A项,成本和收入相对,不会转化为收入,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挑战合理看待也可以转化为机会,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通过沟通可以平复情绪,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部分疾病可通过疫苗预防,但疾病不会转变为疫苗,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类别化是指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这种感知和判断不仅基于现实社会中社会体制的不同分类标准,也基于自身与他人的社会比较过程。类别化分为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社会类别化是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把他人分为不同群体类别的主观心理过程。自我类别化指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是通过类别化而得以实现的,是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类别化的是:

A:只要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了,因此,重要的是首先做好自己

B:小明打算应聘公司某职位,而其父母则认为他更适合做公务员

C:同学们都说小倩长得像明星,做主播肯定有前途

D:王医生常常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

正确答案:D

解析:类别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对自身或他人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自我类别化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到群体的过程通过类别化实现;②通过“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
A项,个人的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就自然提高,不涉及类别化的过程,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明打算应聘某公司的职位,而父母认为他更适合做公务员,并未体现小明及其父母对小明所处位置判断是基于什么标准,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倩长得像明星而被同学们认为做主播更有前途,属于个体基于共享的相似性被分为不同的群体,属于社会类别化,不符合要点②。
D项,王医生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无比自豪,是因为医生的身份自豪,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体现了“去个性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

6、【判断推理】

不粘锅常见的不粘涂层为特氟龙涂层。全氟辛酸铵是特氟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含量极微的一种加工助剂。数据表明,高剂量的全氟辛酸铵有可能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甲状腺疾病及不育。特氟龙在常温及常态下具有非常稳定的理化性质,使用特氟龙不粘涂层的炊具在常温至260℃的温度范围内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当温度超过260℃时,涂层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当温度超过350℃时会发生分解。正常烹调时,水的沸点是100℃,温度较高的爆炒通常也只是200℃左右,即使采用油炸的方式,油温也不会超过250℃。然而,如果在炒菜时喜欢把锅烧干、烧红后再加油,锅内温度就容易超过260℃。

由此无法推出的是:

A: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不粘锅来烧开水和煮粥

B:

烹饪时不粘涂层分解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

C:

炒菜时应避免把不粘锅烧干、烧红后再加油

D:

正常烹调通常无需担心不粘锅释放有害物质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根据题干可知,烧开水和煮粥时,不粘锅的温度不会超过260℃,此时不粘锅的涂层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不粘锅来烧开水和煮粥,可以由题干推出。

B项,题干只是说“高剂量的全氟辛酸铵有可能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并非一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且不粘涂层中的全氟辛酸铵含量也无法得知,无法由题干推出。

C项,根据题干可知,如果把不粘锅烧干、烧红后再加油,锅内的温度就容易超过260℃,此时不粘涂层会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因此,炒菜时应避免把不粘锅烧干、烧红后再放油,可以由题干推出。

D项,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烹调时,不粘锅的温度不会超过260℃,此时不粘锅的涂层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正常烹调通常无须担心不粘锅释放有害物质,可以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6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1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6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1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7、【判断推理】市场集中度:指某行业在市场结构中的集中程度,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下列属于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现象是:

A:某城市的大部分菜市场附近都会有糕点店

B:某地拥有大量皮鞋生产厂家

C:日用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多设在珠三角和长三角

D:某小商品市场附近的青岩村在网络零售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正确答案:A

解析:市场集中度的定义要点:①某行业;②集中程度。
A项,糕点店与菜市场并不是同一行业,且不是很多糕点店集中于同一菜市场旁边,因此该项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B项,某地拥有大量皮鞋生产厂家,是同一行业在某一地区高度集中的情况,市场集中度较高,排除。
C项,日用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多设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同一行业在某一地区高度集中的情况,市场集中度较高,排除。
D项,某小商品市场附近的青岩村在网络零售市场占据大份额,是同一行业在某一地区高度集中的情况,市场集中度较高,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甲和乙都有可能受邀参加某专家论坛。现在,甲得知了以下消息:
(1)论坛主办方决定,至少邀请甲或乙中的一位。
(2)论坛主办方决定不邀请甲。
(3)论坛主办方一定会邀请甲。
(4)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
假如上述消息中,两条为真,两条为假,则:

A: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甲,不邀请乙

B: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不邀请甲

C:论坛主办方决定同时邀请甲和乙

D:论坛主办方决定既不邀请甲,也不邀请乙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条件可知,(2)和(3)为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根据“两条为真,两条为假”可知,(1)和(4)也必为一真一假。如果(4)为真则(1)也为真,因此(4)为假、(1)为真,即不邀请乙,邀请甲。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人民币:美元:兑换

A:现金:支票:货币

B:写作:绘画:文字

C:诗词:音乐:旋律

D:中文:英文:翻译

正确答案:D

解析:人民币和美元是并列关系,两者均为货币,可以相互兑换。
A项,现金和支票是并列关系,两者均为货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写作和绘画是并列关系,写作需要运用文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诗词可以用音乐的形式传达,音乐有旋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中文和英文是并列关系,两者均为语言,可以相互翻译。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62题

10、【判断推理】国富论:亚当·斯密

A:中山装:孙中山

B:西厢记:红娘

C:加拿大:白求恩

D:史记:司马迁

正确答案:D

解析:《国富论》的作者是亚当·斯密。
A项,中山装是服装,并非文学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红娘是该作品中的人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