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724

发布时间:2023-05-11 21:23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世界粮食年产量略微超过粮食需求量,可以提供世界人口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食物。那种预计粮食产量不足必将导致世界粮食饥荒的言论全是危言耸听。与其说饥荒是由于粮食产量不足引起的,毋宁说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
以下哪种情形是作者所设想的?

A:将来世界粮食需求量比现在的粮食需求量要小

B:一个好的分配制度也难以防止世界粮食饥荒的出现

C:世界粮食产量将持续增加,可以满足粮食需求

D:现存的粮食供应分配制度没有必要改进

正确答案:C

解析:作者设想:是分配不公而不是粮食产量的不足导致世界粮食饥荒。
A项,粮食需求量的变化与题干中的设想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将该项反向代入,一个好的分配制度能防止世界粮食饥荒的出现,说明了饥荒是由分配制度造成的,题干设想能成立,不是必要假设。
C项,将该项反向代入,如果粮食的产量不能够满足粮食的需求,说明是由粮食产量的不足造成的世界粮食饥荒,而不是分配不公,此时题干设想不成立,是必要假设。
D项,将该项反向代入,现存的粮食供应分配制度有必要改进,说明了饥荒是由分配制度造成的,题干设想能成立,不是必要假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红茶:发酵:保健

A:丝绸:染色:收藏

B:玉镯:磨制:装饰

C:石油:蒸馏:燃烧

D:中药:采摘:治病

正确答案:B

解析:发酵是加工红茶的必要环节,保健是红茶的作用。
A项,收藏不是丝绸的作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磨制是加工玉镯的必要环节,装饰是玉镯的作用,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蒸馏不是加工石油的环节,石油通过蒸馏得到汽油、柴油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采摘不是加工中药的必要环节,有些中药不需要采摘,如蜈蚣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

3、【判断推理】析字,即把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事代替或推演上去。
据此,下列选项中不包含析字的是:

A: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B:来到江南,我又想起了汝,水乡泽国的姑娘,水边的女子

C:那对恋人本已定下婚期,不料却遭遇车祸,让婚礼变成了葬礼

D:今儿我送给这对新人些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当然是祝他们早生贵子

正确答案:C

解析:析字定义的关键信息:把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事代替或推演上去。
A项,从字的“形”方面,将“愁”字拆分为“秋”和“心”两个字,符合定义。
B项,从字的“形”方面,将“汝”字拆分为“水边”和“女子”,符合定义。
C项,恋人的婚礼变成葬礼,没有体现将一个字析为音、形、义三个方面,不符合定义。
D项,从字的“音”方面,将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谐音为“早生贵子”,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据报道,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的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0纳克/升,平均也有303纳克/升,而意大利仅为9纳克/升,美国为120纳克/升,德国为20纳克/升。对此,有专家认为不足为虑。因为绝大多数抗生素对于致病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都在10000纳克/升以上,目前中国江河和土壤中检测到的抗生素浓度都小于各种抗生素对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
以下哪项是上述专家所做论断的假设?

A:抗生素浓度如果低于其对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病菌就不会产生抗药性

B:很多病人就诊后,必须要使用更多的新一代抗生素才能控制感染和病情

C:细菌如果具有抗药性,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就很难用抗生素治愈

D:通过环境摄入的残留抗生素浓度高一些可能反而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目前中国江河和土壤中检测到的抗生素浓度都小于各种抗生素对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推出“目前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高并不足为虑”。题干论证存在跳跃,要使论证成立,就要在“检测到的抗生素浓度小于各种抗生素对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和“浓度高并不足为虑”之间建立联系,因此A项是题干论断所需的假设前提,即指出抗生素浓度低于抑制病菌的最小浓度,病菌就不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即使中国河流的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也不足为虑。
B项,病人就诊后必须使用新一代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和病情,与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的问题无关,不是题干论断所需的假设前提。
C项,说的是细菌具有抗药性的后果,但据此无法得出“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不足为虑”这一结论,不是题干论断所需的假设前提。
D项,通过环境摄入的残留抗生素,与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的问题无关,不是题干论断所需的假设前提。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6题

5、【判断推理】为了让居者有其屋,某市筹集资金推进保障房建设,明年该市保障房建设将迎来完工的高潮。目前,保障房申请资格如何限定引起市民普遍关注,有人认为,保障房是政府筹资建设的,因此只能让本市居民购买,对于非本市户籍的人口,不应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
以下最能够质疑这一观点的是:

A: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财政外,还有大量的商业资本

B:该市非户籍常住人口为政府财政上缴了大量税费

C:该市户籍人口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非户籍人口

D:该市的常住人口有一半以上均为非户籍人口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保障房是政府筹资建设的”得出结论“保障房只能让本市居民购买,对于非本市户籍的人口,不应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  
A项,只是说资金还有大量的商业资本,但与非本市户籍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非户籍常住人口为政府财政上缴了大量税费,即政府的筹资包括非户籍人口的税费,从而削弱了结论。  
C项,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收入水平与题干结论无关。  
D项,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与题干结论无关。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57题

6、【判断推理】隐性就业指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处于相关部门就业统计范围之外的工作状态。
下列不属于隐性就业的是:

A:颜某辞去工作后,一边带孩子一边经营一家奶粉网店

B:某教授受多家培训学校之邀,在工作之余常去指导授课

C:小陈离开公司后专门为电商店铺提供平台搭建和维护服务

D:酷爱写作的小王,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家报社的自由撰稿人

正确答案:B

解析:隐性就业定义的关键信息: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
A项,辞去工作经营网店,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教授是有固定职业的,其在相关部门就业统计范围之内,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离开公司后为电商店铺提供服务,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D项,大学毕业后成了自由撰稿人,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8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5题

7、【判断推理】密码锁:保密

A:打卡器:考勤

B:防火墙:黑客

C:监视器:摄像

D:微博:手机

正确答案:A

解析:密码锁可以用来保密。
A项,打卡器可以用来考勤。
B项,防火墙是防止黑客入侵,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监视器通过摄像机监控,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可以用手机发微博,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出行:雾霾:口罩

A:休息:沙发:电视

B:超车:公路:路标

C:勘探:野外:地图

D:娱乐:海滨:游泳

正确答案:C

解析:出行遇到雾霾需要戴口罩。
A项,躺在沙发上一边休息一边看电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在公路上超车时需注意路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勘探到了野外需要看地图,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在海滨游泳是一项娱乐活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12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9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2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0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9、【判断推理】人为环境异常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显著变化,破坏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关系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为环境异常的是:

A:某地沿河工业园区近来订单大量增加,废水排放量也随之激增,结果造成河流下游的鱼虾大量死亡,沿岸庄稼成片枯死

B:某地火山爆发喷出的有毒元素散落到地表,改变了土壤中原有化学成分,形成了高氟、高汞的土壤,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C:某地地下贮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近日附近村庄的井水变得浑浊,并伴有刺鼻气味,经检测含有大量重金属,不宜饮用

D:某地因地震出现地表下陷,暴雨过后,部分区域严重积水,致使这些区域农田里的农作物、果园里的果树发生烂根枯萎

正确答案:A

解析:人为环境异常的定义要点:因人类行为造成自然环境显著变化。
A项,工业园区废水排放(人类行为),造成鱼虾死亡和庄家枯死(自然环境显著变化),符合定义。
B项,火山喷发不属于人类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石油让水不宜饮用,不属于人类行为,不符合定义。
D项,地震不属于人类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9题

10、【判断推理】纺织:布匹

A:矿石:金属

B:努力:收获

C:工作:奉献

D:耕种:粮食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过纺织可以得到布匹,布匹是具体的事物。
A项,通过冶炼矿石可以得到金属,题干中的纺织是动词,而该项中的矿石是名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收获,但收获并非具体的事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工作中需要奉献,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耕种可以得到粮食,粮食是具体的事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3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