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市政府的震后恢复重建的招标政策是标的最低投标人可以中标。有人认为,如果执行这项政策,一些中标者会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这不仅会导致追加建设投资后果,而且会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如果我们要杜绝“豆腐渣工程”,就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政策。
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
重建损毁的建筑的需求可以为该市居民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B:
该市的建筑合同很少具体规定建筑材料质量和雇工要求
C:
该政策还包括:那些标书达到严格质量标准,并且具有一定资质的建筑公司才能投标
D:
如果建筑设计有缺陷,即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和一流的工程质量建成的建筑也有危险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结论是“要杜绝‘豆腐渣工程’,就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政策”,而得出结论的论据是“执行最低投标人可以中标的政策,中标者会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下”。
C项说只有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才能投标,因此中标的一定是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也就不会造成题干所说的后果。C项反驳了论据,从而达到了削弱题干论证的效果。A、B、D项都与整个论证过程及结论和论据没有关系,不能对论证进行削弱。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
以前很多科学家相信,人类来自非洲。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发现了早期灵长类动物4个物种的化石,这些物种可能生活在3900万年前,但它们与同期或者更早在非洲生活的物种都不相同,这表明它们是在其他地方进化后才到达非洲的。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物种源于亚洲,然后从亚洲迁移到了非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这4个物种来自灵长类家族中不同的分支,它们拥有同一个祖先
B:
科学家们在亚洲发现了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C:
进化成这4个早期灵长类动物的物种需花费很长时间,但在非洲却找不到其进化痕迹
D:
3900万年前,在非洲没有物种能与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相抗衡,因此它们有了一段繁盛的发展时期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论据:科学家们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发现了早期灵长类动物4个物种的化石,这些物种可能生活在3900万年前,但它们与同期或者更早在非洲生活的物种都不相同,这表明它们是在其他地方进化后才到达非洲的。题干结论:科学家们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发现的4种早期灵长类动物源于亚洲,然后从亚洲迁移到了非洲。
A项,指出这4个物种拥有同一个祖先,与题干结论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学家们在亚洲发现了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说明这些物种在亚洲的生活期可能早于非洲,即这些物种可能是从亚洲迁移到了非洲,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进化成这4个早期灵长类动物的物种需花费很长时间,在非洲却找不到其进化痕迹,与题干结论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3900万年前,在非洲没有物种能与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相抗衡,因此它们有了一段繁盛的发展时期,与题干结论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11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21题
3、【判断推理】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素和肾上腺功能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到最低限度。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很多昆虫,不是以“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
B: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醒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精神和体力
C: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眠期间脉搏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达5℃
D: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一两只小熊,这是冬眠时生产的仔
正确答案:B
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得出的结论是“冬眠对动物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故本题选B。
B项刺猬睡200多天,而且醒来后还需很长时间恢复原来的精神和体力,显然与结论不符,削弱了题干结论。而A、C、D三项都与题干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
舆论碰瓷:用出格的言行举止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以引起舆论关注的逐利行为。
下列属于舆论碰瓷的是:
A:
张教授发现一部新出的著作与自己的专著内容多有雷同,就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接受了一些媒体的专访
B:
蒋某经常对妻子实施家暴,妻子将遭遇向蒋某单位和社区领导作了反映,不料妻子故意将事情闹大,让他没脸做人
C:
沉寂多年的某歌星,最近在娱乐网站不时爆出自己与多人的暧昧关系,引发了圈内外的轩然大波后,突然宣布已准备好重返歌坛
D:
某厂拖欠工人数月工资,工人多次讨要无果,到政府信访部门反映。有关部门准备约谈厂领导,厂长出面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正确答案:C
解析:
舆论碰瓷的定义要点:①用出格的言行举止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②引起舆论关注;③逐利行为。
A项,张教授因为他人作品与自己作品内容雷同,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符合要点①。
B项,蒋某妻子因为蒋某家暴而将事情闹大,并非为了逐利,不符合要点③。
C项,沉寂多年的某歌星为了复出,而大肆爆料个人隐私,引起圈内外关注,符合定义。
D项,工人讨薪无果后到信访部门反映,并不是用出格的言行故意挑起事端或争议,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5题
5、【判断推理】头:脚
A:白天:黑夜
B:男人:女人
C:好:孬
D:红:蓝
正确答案:D
解析:头和脚是反对关系。
A项,白天和黑夜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男人和女人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好和孬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红和蓝是反对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6、【判断推理】N中学在进行高考免试学生的推荐时,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位同学入围。在7人中,有3位同学是女生,4位同学是男生;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岁,而另3位同学年龄则为17岁。已知,甲、丙和戊年龄相同,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最后,只有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
据此,可以推出获得推荐资格的是:
A:庚
B:戊
C:乙
D:甲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甲、丙和戊年龄相同”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可知乙或庚的年龄与甲、丙、戊三人相同,可以推出甲、丙、戊三人的年龄为18岁;同理,由“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可以推出乙、丁、己是男生。因此,17岁的女生只能为庚。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0题
7、【判断推理】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
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
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
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
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
A: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
B: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
C: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D: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正确答案:A
解析:由①和②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不可能同时是第一名和第三名,排除B;由①和③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都不是第二名,排除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8、【判断推理】某市电视台推出了一个面向老年观众的养生节目。这个节目在试播时组织了许多老年人观看,获得一致好评。但在正式播出后,收视率非常不理想。
以下最能够解释上述矛盾现象的一项是:
A:一些老年人认为节目内容对于养生作用不大
B:节目的包装过于娱乐化,与老年人的需求不符
C:看电视时间过长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D:节目播出时间过晚,此时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休息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要解释的是试播时期的好评与播出后收视率不理想的矛盾。
A项,一些老年人认为节目对养生作用不大,与节目受到一致好评矛盾,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B项,节目与老年人的需求不符,也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C项,看电视时间长对老年人身体不利,题干并未说明节目时间长,所以并不能说明看这个养生节目对老年人身体不利,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D项,由于选择的播出时段不适合老年人观看,从而影响了收视率,解释了这一矛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摄影:相机
A:编辑:图片
B:烹饪:灶具
C:旅游:导游
D:驾驶:汽车
正确答案:B
解析:相机是摄影的一种工具。
A项,编辑图片,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灶具是烹饪的一种工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旅游需要导游,但导游并不是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驾驶汽车,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且不断深化与拓展,呈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阅读本是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私事,但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阅读成为一件能够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数字阅读的行为习惯、推广方式及平台等也都在发生变化。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统计显示,去年实体书店的销量下降了30%左右
B:数据显示,去年电子书的购买率下降了10%左右
C:数字阅读的“智能”元素改变了传统阅读的本质
D:社交媒体本身能为数字阅读找到更直接的分享对象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呈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论据:阅读从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私事,变为能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
A项,实体书店的销量下降,不代表数字阅读量上升,无法说明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未体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B项,电子书的购买率下降,说明数字阅读量下降,但无法说明阅读方式、阅读途径更加多元化,并未体现出数字阅读的新态势,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C项,传统阅读的本质与题干论证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论点无关,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D项,指出社交媒体能为数字阅读找到更直接的分享对象,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数字阅读能够成为与他人共享、交流的事情,支持了论据,从而支持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