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事实行为: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遗嘱
B:发明创造
C:拾得遗失物
D:撰写作品
正确答案:A
解析:事实行为的定义要点:①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②依照法律规定客观上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
A项,遗嘱可根据行为人的意愿进行设立和变更,不符合定义要点。
B项的发明创造、C项的拾得遗失物、D项的撰写作品,均符合事实行为的定义要点。
故答案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3题
2、【判断推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满,不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值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竞选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过程中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从以上议论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只要群众对领导的期望值足够低,即使这个领导在职期间无所作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B: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优秀,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
D:聪明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时不应向群众承诺什么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第一句说明要使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就必须做到:①良好的作为和业绩;②领导的实际表现与群众的期望之间没有差距。
A项,只强调了②,没有考虑①这一因素,不能由题干推出。
B项,只强调了①,没有考虑②这一因素,不能由题干推出。
C项,没有做到②,因此群众可能有不满情绪,该项能由题干推出。
D项,题干只说不应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不代表什么都不需要承诺,该项显然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手术刀:外科医生
A:渔网:渔民
B:讲台:教师
C:打火机:抽烟者
D:望远镜:科学家
正确答案:A
解析:手术刀是外科医生的工作用具。
A项,渔网是渔民的工作用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讲台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而非工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打火机并非工作用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科学家并非职业,其与望远镜并无明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1题
4、【判断推理】某研究小组汇集了140多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脑量数据,以研究灵长类动物大脑体积比其他脊椎动物大得多的原因。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不仅考虑了灵长类动物的社会化因素,如种群规模、社会体系、交配系统等,还研究了它们的饮食习性,即它们是食叶、食果,抑或属于杂食动物。研究人员据此认为,饮食习性是灵长类动物大脑体积大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性对其体型发育有重要影响
B:以往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化因素决定灵长类动物大脑体积的观点只是一种假说
C:研究结果并没有显示出在同种灵长类动物中,水果或树叶摄入量与大脑体积之间存在联系
D:在这140多种灵长类动物中,食果动物的大脑体积,要明显大于食叶动物;杂食动物的大脑体积,也要大于食叶动物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饮食习性是灵长类动物大脑体积大的主要原因。
A项,说的是“饮食习性对其体型发育有重要影响”,而题干要论述的是饮食习性和大脑体积的关系,该项与题干结论无关,排除。
B项,指出“社会化因素决定灵长类动物大脑体积的观点只是一种假说”,但不能说明饮食习性决定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体积,无法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C项,题干论述的是饮食习性与大脑体积的关系,在题干中已说明饮食习性指的是“食叶、食果,抑或属于杂食动物”,与该项中的“水果或树叶摄入量”无关,因此该项无法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食果、食叶、杂食动物的大脑体积不同,说明了饮食习性确实会影响大脑体积,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
5、【判断推理】人们向火星发射了诸多探测器,以期探寻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在探测区域发现火星表面是含大量硫酸盐的酸性土壤,这预示着火星上存在火山活动。另外探测数据表明火星土样还显示出高氯酸盐的迹象,高氯酸盐是一种可担当火星微生物的能量源的化合物;同时在火星表面还发现一个奇怪迹象——还原铁,该迹象表明火星表面曾存在生命。
下列( )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以上论述。
A:在地球上,还原铁一般是通过微生物形成的
B:火山爆发喷发出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氧化成硫酸,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
C:探索发现,在火星表面不存在液态水
D:行星上的铁和撞击它的彗星所携带的有机碳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还原铁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火星上存在火山活动,火星表面曾存在生命。
A项,指出还原铁是由微生物形成的,证明还原铁与生命有关,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了硫酸盐的形成过程,与论证无关,排除。
C项,火星表面是否存在液态水,与论证无关,排除。
D项,指出还原铁是由行星和彗星撞击时形成的,证明还原铁与生命无关,质疑了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6、【判断推理】考古学家在某地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在烧饭的陶罐里,竟然发现了婴儿的尸骨。有人认为,这是用于宗教祭祀。考古学家认为,这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是用来下葬死亡的婴儿的,并非用于宗教祭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考古学家的观点?
A:这些婴儿均是非正常死亡的
B:这些婴儿尸骨的头部均朝向同一方位
C:这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排列整齐
D:这些婴儿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古学家认为婴儿并非用于宗教祭祀。
A项,指出这些婴儿均是非正常死亡,具有祭祀的特征,说明其有可能被用于宗教祭祀,削弱了考古学家的观点。
B项,指出这些婴儿尸骨的头部均朝向同一方位,具有祭祀的特征,说明其有可能被用于宗教祭祀,削弱了考古学家的观点。
C项,指出这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排列整齐,具有祭祀的特征,说明其有可能被用于宗教祭祀,削弱了考古学家的观点。
D项,指出这些婴儿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说明其并非在祭祀中被杀,削弱了祭祀的可能性,即支持了考古学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7、【判断推理】应激本身没有致痛能力,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应激与疼痛慢性化的发生正相关,即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下的人群,其疼痛症状更易迁延,进而发展为慢性疼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调查结果?
A:长期应激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使人的疼痛抑制系统的功能被削弱
B:具有焦虑倾向的人,其应激水平往往较高,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也会更高
C:吸烟使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对疼痛感知的影响与应激相似
D:如果能有效缓解应激,保持心态平和,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将会降低50%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调查结果:长期应激易导致慢性疼痛。
A项,解释了长期应激会导致疼痛慢性化的内在原理,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B项,通过举例说明应激水平高会使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但与A项相比,没有解释内在原理的支持力度强,排除。
C项,说的是吸烟对疼痛感知的影响与应激相似,并未说明应激是否会导致慢性疼痛,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通过举反面事例来说明缓解应激会使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但与A项相比,没有解释内在原理的支持力度强,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8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3题
8、【判断推理】瑕疵担保责任是指依法律规定,在交易活动中当事人一方移转财产(或权利)给另一方时,应担保该财产(或权利)无瑕疵,若移转的财产(或权利)有瑕疵,则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乙公司不需要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是:
A: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了四台不锈钢水箱,后一台水箱发生爆裂,经鉴定水箱钢板厚度偏薄,焊接质量较差,与国家标准要求不符
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甲支付50万元获得乙公司旗下6个专利产品,后甲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产品版权属于丙公司所有
C: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将名下的股权全额转让给乙公司,协议签订不久,乙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申请破产
D:甲公司租赁乙公司的厂房开办化工厂,后房屋漏雨,甲公司安排工人杨某到屋顶更换石棉瓦,结果杨某在更换过程中因房屋大梁突然断裂从高处坠落受伤
正确答案:C
解析:瑕疵担保责任定义的关键信息:交易活动中,当事人一方转移给另一方有瑕疵的财产时,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A项,乙公司由于钢板厚度偏薄导致水箱发生爆裂,是移转的财产有瑕疵,乙公司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B项,乙公司给甲公司的6个专利产品有一个版权属于丙公司,是移转的权利有瑕疵,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C项,乙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申请破产,不属于转移给另一方的财产有瑕疵,不符合定义。
D项,乙公司的房屋漏雨且房屋大梁断裂导致甲公司的杨某受伤,是移转的财产有瑕疵,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2题
9、【判断推理】身份证:身份
A:毕业证:学位
B:房产证:房屋
C:结婚证:配偶
D:执业证:资格
正确答案:D
解析:身份证是对身份的证明。
A项,学位由学位证来证明,而非毕业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房产证可以证明房屋的所有权,但房屋是实物,而题干的身份是抽象概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结婚证是对婚姻关系的证明,配偶双方都持有结婚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执业证是对资格的证明,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10、【判断推理】光的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某海边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B: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用鱼叉去叉它,却叉不到
C: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再从镜面上照到学生的脸上,学生会感到刺眼
D:当你站在岸边,看见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
正确答案:C
解析:光的折射的定义要点:①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②方向发生偏折。
A项,海市蜃楼是由于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方向发生偏折,属于折射。
B项,由于光线从水射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都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C项,学生感到刺眼是由于光的反射,不符合定义要点。
D项,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