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704

发布时间:2023-05-08 22:16     浏览量:26

1、【常识判断】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脂类和蛋白质

正确答案:B

解析: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2、【常识判断】下列不属于金融市场的是:

A:拍卖市场

B:期货市场

C:股票市场

D:外汇市场

正确答案:A

解析: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主要包括期货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

2020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以下关于量子科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量子”是一个天文学概念,是光传播的最小单位

B:

量子革命催生了激光、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

C: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信息进行加密,具有传统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安全性

D:

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量子比特既可处于“0”和“1”,也可处于“0”和“1”两种状态的叠加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说法错误。“量子”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即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连续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其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B项说法正确。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晶体管、激光、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C项说法正确。量子通信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传统通信技术不可比拟的安全性。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信息进行加密,具有不可克隆、不可窃听的特性。若加密信息在到达预定接收者途中被窃取,信息将会被破坏,预定接收者就能够发现。

D项说法正确。对于经典计算机,参与逻辑计算的比特为“0”和“1”两个态,并通过经典算法来实现对信息的线性处理,这种经典的系统被称为二进制系统。而量子计算则采用量子比特,除了可以处于“0”和“1”两个态之外,还可以处于由二者叠加构成的更多的态。二者叠加构成的态是叠加态,是“0”和“1”两种状态不可分解的相干叠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8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3题

4、【常识判断】

下列与森林水文效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增大了下渗率


B:

同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直接蒸发量小于林内土壤


C:

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增大了土壤的渗蓄能力


D:

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说法正确。林冠和枯枝落叶层的截留作用减少了直接落入地面的降水,这就削减了雨滴对土壤表层的溅击强度,避免了土壤板结,从而增大了下渗率。

B项说法错误。由于林中遮蔽、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紊动扩散受限制,加之林地土壤有枯枝落叶覆盖,土壤疏松,非毛管性孔隙多,阻滞了土壤水分向大气散发,故林内土壤直接蒸发所占比重最小。它小于同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的直接蒸发量,一般只相当于无林地土壤直接蒸发量的2/5~4/5。

C项说法正确。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对土壤有良好的改造作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团粒结构及非毛管孔隙率,提高土壤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因此林地比非林地有更高的渗蓄能力。

D项说法正确。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由于森林吸收部分辐射能,加之植被根系埋深可达1.5~3米,给植物散发提供了更多的水分,故林地总覆盖中,植物散发量占比最大。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5题

5、【常识判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C:从海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正确答案:A

解析: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可用作饰物,A项说法错误。“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B项说法正确。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项说法错误。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C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蚯蚓活动使土壤松弛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竹节虫外形酷似竹节

正确答案:B

解析:枯叶蝶形似枯叶,不易被觉察,便于自我保护。仙人掌的叶退化是为了减少水汽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便于在沙漠环境生存。竹节虫外形酷似竹节,同样是为了不易被觉察进行自我保护。A、C、D三项都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诗句与其所反映的天气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对流雨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季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升温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赤道附近或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因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使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对流雨历时短,范围小,但强度大,常伴有风暴、雷电。“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对流雨的生动写照。
B项正确。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域内,受夏季风影响小。诗句中“春风”指季风。
C项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降温的天气现象。
D项正确。在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梅雨的天气特点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13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13题

8、【常识判断】每年春天,广州经常出现“返潮”现象,俗称“回南天”。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来到我市,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高,遇到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较低,极易发生(       )现象,使地面、墙壁冒“冷汗”。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液化

正确答案:D

解析:A、B、C三项错误。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升华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三项都没有体现出“冷汗”,不符合题意。
D项正确。“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的到来,致使气温回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物体如墙壁、地面就会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出现“回南天”现象。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全色中的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B:当发现有人触电,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

C:汽车前窗倾斜是出于安全的需要

D: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者氧气

正确答案:D

解析: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各表示的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停止信号以及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蓝色——表示指令及必须遵守的规定,如必须佩带某种防护用品的种种标志以及指引车辆行驶的标志都涂以蓝色;黄色——表示警告、注意,各种警告譬如“注意安全、当心触电”等都用黄色表示;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如车间内部的安全通道、消防设备等用绿色表示。A项说法正确。
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上前救援,否者容易触电。所以应尽快找到电闸,先切断电源。B项说法正确。
汽车前窗倾斜是为了防止挡风玻璃上反射的影像,影响司机的视线,造成危险。C项说法正确。
食品的变质的原理是食品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变形,在食品袋内充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气等惰性气体,可以阻止食物氧化受潮变质。D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水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放热,结冰时吸热

B: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

C:结冰和蒸发时都吸热

D:结冰和蒸发时都放热

正确答案:B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即蒸发)时,分子间需要克服相互作用的力,因而要吸收能量(即吸热);反之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会放出能量(即放热)。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