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1696

发布时间:2023-05-07 19:26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________总有踪迹可循。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________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路径 导致 服务

B:趋势 引发 指导

C:轨迹 带来 解释

D:方向 造成 设想

正确答案:B

解析:前两空,所给词语较难辨析,可选择从第三空入手分析。
第三空,对应“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未来学家所起到的是为未来的人们指明正确方向的作用,“指导”填入最能表达未来学家的这一作用。
验证前两空,第一空,“趋势”所表达的大的方向、走势的意思也与“格局”并列恰当。第二空,信息技术、互联网是引起巨大变革的导火索,“引发”填入也能准确表达这一含义,且“引发变革”搭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1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5题

2、【言语理解】虽然“发展”和“增长”在有些场合被替换使用,但其确切含义是有区别的。“增长”通常指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发展”则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社会进步,包括投入产出、产业形态、收入分配、消费方式、社会福利、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改善。
对于上面语段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

B:“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发展”强调的是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

C:“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注重“有多好”

D:“发展”以“增长”为核心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段中“‘增长’通常指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或产出的增长”可知,“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即注重“有多少”;由文段中“‘发展’则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社会进步,包括投入产出、产业形态、收入分配、消费方式、社会福利、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改善” 可知,“发展”以“增长”为核心,强调“质”的提高,注重“有多好”。由此可知,B、C、D三项均表述正确。A项“不可能”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1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3、【言语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世界经济”。C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不如D项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7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3题

4、【言语理解】来自不同的语言群体和文化的人需要彼此交流,就必须寻找交流工具。在一个层面上,他们可以依赖受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可以熟练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来做口译和笔译。但这是不方便的,花费的时间和代价是昂贵的。因此,在整个历史上,不断出现通用语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拉丁语,在西方几个世纪中是法语,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是斯瓦希里语,20世纪后半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英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翻译作为交流工具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B:通用语言是处理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

C:交流工具会因时代和层次需求而变化

D: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指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便,依赖翻译并不方便,后由“因此”引出文段的论述中心——通用语言,与此相关的只有B、D。文段未论述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D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5、【言语理解】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加热后食物中维生素损失的比例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有人对各种食物在“生”“熟”状态下维生素含量的统计,接着由“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表达的转折含义可知,文段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在强调这个“有意义的印象”。“:”后是对这个印象的具体论述,分别介绍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在加热后的损失率。由“受温度影响不大”“10%左右”“16%”“26%”“基本上也在这个范围之内”“大致在10%~25%之间”这些词语可知,食物加热后维生素的损失率并不算大,即C项所提及的“破坏是有限的”。
A项“没有差异”说法有误。B项“不同维生素”不是文段论述重点,文段比较的是加热前后维生素的差异。D项没有体现出“有意义的印象”的内涵,没有突出文段强调的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3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3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6、【言语理解】①该卷长525厘米,宽25.5厘米,是北宋晚期张择端所画
②当时京师风俗,清明节日要出城上坟祭扫,同时也是群众性郊游的日子
③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徽宗年间游学于京师
④这时四郊景色正好,东郊沿汴河一带游人尤其多,“上河”成为一时风尚
⑤《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描绘清明节日前往汴河一带游览所见到的情景,十分细致而生动
⑥所谓“上河”就是前往汴河游览的意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④⑥②①

B:⑤①③②④⑥

C:③②⑤⑥①④

D:⑤②⑥④①③

正确答案:B

解析:①中提到“张择端”,而③是对“张择端”的介绍,由语言逻辑可知①③相连。①中“该卷长……”是在介绍⑤中的《清明上河图》,故⑤①相连。选项中符合⑤①③三句相连这一顺序的只有B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7题

7、【言语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虽然________,但“模拟人类智慧”这一理念本身却并不________。因此,该理念就很容易被一些________的思想先驱者转化为一些艺术形象,由此形成对于技术形态本身的“抢跑”态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奥 超前 敏感

B:先进 抽象 前卫

C:艰深 晦涩 敏锐

D:高端 艰涩 睿智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和第二空,由转折词“但”可知,转折前后句意相反,两个空缺处所填词语语义相近。“深奥”指(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超前”指超越目前正常条件的。两者词义无关,排除A。“先进”指进步比较快,水平比较高,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的;“抽象”指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跟“具体”相对)。二者不是近义词,排除B。“艰深”指高深而难以理解;“晦涩”指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二者语义相近,C项当选。“高端”指的是等级、档次、价位等在同类中较高的,“艰涩”指隐晦难懂。二者词义无关,排除D。
验证第三空,“敏锐”与后文“先驱者”“抢跑”照应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中国民间可能隐藏着7000个梅西”,有外媒如此形容足改方案激发的人才潜能。但仅以发掘球星、培养职业球员为标尺,反倒背离了校园足球的真谛。让足球真正扎根,取决于孩子们的“获得感”,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剥离足球功利性,潜移默化植入兴趣,校园足球才有发展后劲

B:校园足球可以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为“体教结合”注入动力

C:让足球进校园,可以迅速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夯实足球人才根基

D:校园足球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外媒对足改方案的评论,然后以“但”转折,反驳了外媒的观点,并引出“快乐足球比精英足球更有生命力”的观点。A项为文段重点的概括,符合文意。B项的“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管理体制”、C项的“撬动学校体育改革”在文段中均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D项的“决定”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9、【言语理解】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这都在情理之中,因为思想的创造需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对抗俗世的气概与意志,所以“________”并非思想家的缺陷,也绝非衡量思想之深度、广度乃至力度的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危言耸听

B:虚张声势

C:夸夸其谈

D:豪言壮语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句中“启蒙”思想家的特点是“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换而言之,即常出惊人之语。“危言耸听”指故意说惊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害怕。“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唬别人。“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豪言壮语”指豪迈雄壮而充满英雄气概的语言。根据词义可知,四个选项中“危言耸听”填入最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10、【言语理解】在读书时,围绕着某个问题、某种原有优势进行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知今不知古,就罕能清理出事物的原委;知古不知今,就罕能悟透事物的意义;知中不知外,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封闭起来;知外不知中,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失去根,变得虚浮空泛。古今中外在某一问题上进行互参,是读书深入以后应该追求的通则。
这段文字强调了读书的真谛是:

A:日积月累

B:融会贯通

C:博古通今

D:博采众长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读书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接着阐述了只知古、今、中、外其中之一的弊端;最后进行总结,古今中外在某一个问题上进行互参,是读书深入以后应追求的通则。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读书不能囿于一隅,对某一问题应结合多方面的知识进行考量、理解。
A项“日积月累”文中未提及,C项“博古通今”比较片面,B、D两项相比,B项“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博采众长”指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比较而言,“融会贯通”与文段尾句的“进行互参”更对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