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受影视资本“寒冬”和政策收紧的影响,原创剧集整体规模在2019年出现缩水。有影视数据显示,2019年剧集播出数量整体下降16.6%,从452部缩减至377部,不过某权威影视网站的评分显示,热度前30名剧集的评分均值由2018年的5.96分升至2019年的6.51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剧集数量大幅减少后,排名前列的精品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市场淘汰的是一批非精品剧集。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以上论证?
A:有很多原创剧集的拍摄成本非常低,而且还有进一步的压缩空间
B:针对影视行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限制低俗有害的影视作品
C:2018-2019年,该权威影视网站的评分流程和标准保持一致
D:2018年该权威影视网站对所有原创剧集都有评分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受影视资本“寒冬”和政策收紧的影响,原创剧集整体规模在2019年出现缩水,有影视数据显示,2019年剧集播出数量整体下降16.6%,从452部缩减至377部,不过某权威影视网站的评分显示,热度前30名剧集的评分均值由2018年的5.96分升至2019年的6.51分。题干论点:剧集数量大幅减少后,排名前列的精品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市场淘汰的是一批非精品剧集。
A项,指出很多原创剧集的拍摄成本低,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加强题干论证。
B项,指出针对影视行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限制低俗有害的影视作品,说明因政策方面原因淘汰的剧集并非精品剧集,一定程度加强了题干论证,但资本“寒冬”对原创精品剧集是否有影响无法得知,加强力度较弱。
C项,指出2018-2019年,该权威影视网站的评分流程和标准保持一致,而2019年热度前30名剧集的评分均值相较于2018年上升了,说明精品剧未被淘汰,属于排除他因,有力地加强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2018年该权威影视网站对所有原创剧集都有评分,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加强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
2、【判断推理】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W-3脂肪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人建议,孕妇在孕期服用富含DHA的鱼油补充剂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A:胎儿的DHA来自母亲的饮食,但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目前难以确定
B:DHA补充剂可能降低早产的风险,也可能降低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过敏的风险
C: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4岁时各种因素对发育的影响尚未充分表现,不能可靠评估
D: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该国婴儿出生后常规服用富含DHA的补充剂
正确答案:C
解析:研究者的观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A项,指出不确定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B项,指出DHA补充剂可以降低孩子早产和过敏的风险,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C项,指出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而题干论据是在孩子18个月大和4岁时对其进行测验,因此通过题干论据无法得出题干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间的联系,驳斥了研究者的观点。
D项,指出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而题干论证的内容是母亲妊娠期补充DHA能否使孩子更聪明,该项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A: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B:今日高歌:明朝忧愁
C:三日打鱼:两天晒网
D:春种秋收:夏耕冬藏
正确答案:B
解析:少小发生在老大之前,离家和回乡是反义词。
A项,日落发生在日出之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今日发生在明朝之前,高歌和忧愁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打鱼和晒网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秋收和冬藏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4、【判断推理】诊断:疾病:仪器
A:考查:知识:试题
B:尺子:丈量:长度
C:提高:学习:素质
D:工作:生活:丰富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仪器诊断是否患有疾病。
A项,用试题考查是否掌握知识,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用尺子丈量长度,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通过学习可以提高素质,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工作使生活变得充实,而不是丰富,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5、【判断推理】创造:历史
A:发展:经济
B:和谐:社会
C:发扬:光大
D:生产:积累
正确答案:A
解析:“创造历史”为动宾结构。
A项,“发展经济”为动宾结构,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和谐社会”为偏正结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发扬光大”为成语,“发扬”和“光大”不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生产”和“积累”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6、【判断推理】传统社会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很少,公众的可选择性也很小,公众的兴趣爱好主动或被动地被聚拢到一起;进入现代社会,伴随着文化产业、网络和传媒的快速发展,娱乐方式也从传统的人际直接互动转变为借助于机器的人际间接互动,甚至是人机互动。公众的选择范围在极大扩展的同时,公众因选择的多样性而出现大量分流,随之而来的是共同兴趣爱好的消逝。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证的是:
A:网络社会的来临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
B: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日常交往最多的人可能根本就不在身边
C:现代技术突破了传统差序格局、人际关系不再以地域为基础
D: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搭建联络平台组织相关活动来培养兴趣爱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是由于网络和传媒的快速发展,公众因选择的多样性出现分流,从而导致共同兴趣爱好的消逝。
A项,人们的互动模式的改变,与兴趣爱好无关。
B项,说明由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与兴趣爱好无关。
C项,说的是现代技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与是否会导致共同兴趣爱好消逝无关。
D项,说明可以通过新的平台和方式来培养共同兴趣爱好,直接反驳了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7、【判断推理】某班级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奥数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各有一人。班主任猜测:甲肯定是一等奖,乙肯定不是一等奖,丙肯定不是三等奖。事实上,班主任只猜中了一个。
据此,可推知获得二等奖的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解析:假设第一句猜测为真,甲是一等奖,那么乙肯定不是一等奖,则第二句猜测也为真,与题干中“只猜中了一个”不符,因此第一句猜测为假,即甲不是一等奖。
同理,假设第二句猜测为真,即乙不是一等奖,结合第一句可知,一等奖只能是丙,则第三句猜测也为真,和题干矛盾,因此第二句猜测也为假。
综上可知,第一句、第二句猜测均为假,第三句为真,即乙是一等奖,丙不是三等奖,则丙是二等奖,甲是三等奖。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8、【判断推理】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大学生回忆他们在高中时期的成绩,并告知他们,研究者将会从高中获取其真实成绩,所以撒谎没有任何意义。结果显示:参与者回忆起的成绩有五分之一都和实际不符,而不同等级的成绩,被误记的概率也是不同的。分数越高越不容易记错:得了A的时候总是能准确地被回忆起来,但得了F的时候却难以被想起。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出的是:
A:错误的记忆可以保护我们对公平正义的信念
B:错误的记忆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利于健康
C:人们记忆中的成绩可能比真实的成绩更优秀
D:一般来说,人们最擅长的就是对细节的遗忘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题干中只是让大学生回忆他们在高中时期的成绩,并不涉及“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因此该项无法推出。
B项,题干中只是让大学生回忆他们在高中时期的成绩,“利于健康”在题干中并未提及,因此该项无法推出。
C项,通过得了A的时候总是能准确地被回忆起来,得了F的时候却难以被想起,可以看出,人们更能记住优秀的成绩而难以想起不好的成绩,则记忆中的成绩可能比真实成绩更优秀,因此该项可以推出。
D项,能记住优秀的成绩代表人们并非对所有的细节都会遗忘,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6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1题
9、【判断推理】咽喉:要塞
A:耳目:刺探
B:头脑:智力
C:手脚:捣鬼
D:眉目:头绪
正确答案:D
解析:咽喉的比喻义是要塞。
A项,耳目的比喻义是收集情报的人,其作用是刺探,与题干关系不同,排除。
B项,头脑指思考能力,不能比喻智力,与题干关系不同,排除。
C项,手脚指暗中耍弄的手段,是名词;而捣鬼是动词,并不是手脚的比喻义。与题干关系不同,排除。
D项,眉目的比喻义是头绪,与题干关系相同,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10、【判断推理】升华指的是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涉及升华的是:
A:失恋后的她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
B:他拼命地工作以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C: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了《史记》
D:《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
正确答案:A
解析:升华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②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A项,失恋后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是将失恋后被压抑的情绪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符合定义。
B项,拼命工作以忘掉不愉快的经历,但拼命工作并非建设性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C项,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史记》,但《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并非个体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表现,不符合要点①。
D项,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但杀富济贫并非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