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1694

发布时间:2023-05-07 10:20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是总理事会,争端解决的程序是:

A:成立专家小组→磋商→上诉机构审议→通过专家组报告→争端解决机构裁决→执行和监督

B:磋商→成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组报告→上诉机构审议→争端解决机构裁决→执行和监督

C:上诉机构审议→争端解决机构裁决→执行和监督→磋商→成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组报告

D:争端解决机构裁决→上诉机构审议→成立专家小组→磋商→通过专家组报告→执行和监督

正确答案:B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依次是磋商、成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组报告、上诉机构审议、争端解决机构裁决、执行和监督。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4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14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2、【常识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

B: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说法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等等。
C项说法错误。“四个全面”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在经济学领域的代表作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国富论》

D:《道德情操论》

正确答案:C

解析:A、B两项错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均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C项正确。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D项错误。《道德情操论》也是亚当·斯密的作品,但不是其经济代表作。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4、【常识判断】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D

解析:《魏玛宪法》是现代宪法的源头。魏玛宪法首次详细规定了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专门做了规定,有“经济宪法”之称。故A正确;宪法是根本大法,其中对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自然构成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例如我国宪法就直接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B正确;《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正确;《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项说法明显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陕西境内秦岭以北的河流皆属该流域

B:以“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为突出特点

C:该流域下游常因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

D:“泾渭分明”的现象发生在该流域的上游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陕西境内的水系以秦岭为界,秦岭以南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秦岭以北的河流属黄河流域。

B项说法正确。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且该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

C项说法正确。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便开始筑堤防洪,使得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最终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黄河就会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D项说法错误。“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和渭河都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河流,主要流经陕西地区。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陕西汇合流入黄河。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水的清浊分明。自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黄河上游,自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因此,“泾渭分明”的现象发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而不是上游。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题

6、【常识判断】近几年,随着“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调研的重点,也越来越多地转向“谋划振兴”。下列出现在总书记地方考察讲话中的特色产业与其走访地区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贵州

B:把沙县小吃打造成富民特色产业——广东

C: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福建

D: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山西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对应正确。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曾强调,“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B项对应错误。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
C项对应正确。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D项对应正确。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宣誓制度在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得到修改

B:自我国宪法颁布以来,共公布了五次宪法修正案

C: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首次明确全国人大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D: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根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四十条的规定,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B项正确。我国自宪法颁布以来,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
C项错误。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C项中“首次”“设立”说法错误。
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5题

8、【常识判断】赵某以要债为名驾车堵住甲公司的大门,致使甲公司的车辆无法进出,辖区派出所派警察孙某前去处理。孙某以扰乱企业生产秩序为由,对赵某处以150元的罚款。下列关于该行政处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处罚决定书可当场制作并交付赵某

B:该处罚决定书应按预定格式填写

C:该处罚决定书须加盖公安机关印章

D:该处罚决定必须报公安机关备案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B、D两项正确,C项错误。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9、【常识判断】下列人员有资格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是:

A:张某,14周岁,已是3家公司的股东

B:薛某,因创业失败对外负债1000万,到期未清偿

C:周某,曾因犯贿赂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刚过3年

D:李某,曾任投资咨询公司董事,该公司已经被责令关闭2年

正确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2022年)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此可知,A项中14周岁的张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本条第一项的情形,不得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B项属于本条第五项的情形,C项属于本条第二项的情形,均不得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D项中李某为被责令关闭公司的董事,而非法定代表人,其有资格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促进

正确答案:C

解析: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故A正确;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道德是约定俗成的规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法规约束作用。故B正确;“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是正确的,但违法行为也不一定都违反道德,譬如违反程序法的行为,一般不在道德的规范范围内,因此根本算不上违反道德,C项错误。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