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686

发布时间:2023-05-06 3:33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书:纸:笔

A:河:水:海

B:枪:子弹:炮

C:林:树:木

D:饭:米:青菜

正确答案:D

解析:纸经过加工可以制成书,纸和笔都是文具。
A项,水不用加工就可以形成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子弹和枪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树不用加工就可以形成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米经过加工可以做成饭,米和青菜都是食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A:恐龙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

B:恐龙化石内还有很多相应的解毒元素

C:这批恐龙化石都是老年恐龙,属于自然死亡

D:在恐龙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论据:研究人员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的有毒元素含量比现代陆生动物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
A项,说明恐龙骨骼化石中的有毒元素含量高可能是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形成的,即恐龙不一定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B项,恐龙化石内含有解毒元素,说明恐龙中毒后可能被解毒,那么恐龙不一定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C项,直接说明这些恐龙属于自然死亡,而不是死于慢性中毒,削弱了题干结论,可以质疑。
D项,植物化石内有毒元素含量的多少与恐龙是否死于中毒无明显关系,属于无关项,不能质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3、【判断推理】投资市场相反理论是指投资市场本身并不创造新的价值,没有增值,甚至可以说是减值。如果一个投资者在投资行动时同多数投资者相同,那么他一定不是获利最大的,因为不可能多人获利;要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定要同多数人的行动不一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符合投资市场相反理论的是:

A:“只要你和多数投资者意见相左,致富机会永远存在”

B:“在市场投资者爆满的时候,我们再离场”

C:“已经跌这么多了,该到底了”

D:“人弃我取,别人恐惧我贪婪”

正确答案:C

解析:投资市场相反理论定义的关键信息:要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定要同多数人的行动不一致。
A项,说的是要和多数投资者意见相左,才有致富的机会,符合定义。
B项,说的是在市场投资者爆满的时候,做出和大家不一样的选择,即离场,符合定义。
C项,说的是对股市行情的一个预判,并不能说明和大家的行动是否一致,不符合定义。
D项,说的是和多数人的行动不一致,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90题

4、【判断推理】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可分为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种。描述性规范表明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的,它简单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指令性规范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被人们赞同或者是反对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描述性规范的是:

A:节约用水标语

B:实验室守则

C:安全生产标准

D:人生规划

正确答案:A

解析:描述性规范的定义要点:①群体规范的一种;②简单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和适合的。
A项,节约用水标语,是对节约用水的一种倡议,是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属于描述性规范。
B项,实验室守则,是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指令性规范。
C项,安全生产标准,是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指令性规范。
D项,人生规划,并不是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不属于群体规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8题

5、【判断推理】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有两个特点: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感的模糊化。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境不属于去个性化的是:

A:网站论坛里面,一些匿名网友随意转发不实信息

B:路上老人跌倒,很多人在旁围观但无人伸出援手

C:足球比赛现场,球迷为裁判是否误判而争执打闹

D:某大型集会时,两小偷趁乱偷走价值连城的古董

正确答案:D

解析:去个性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丧失。身份的隐匿和责任感的模糊化是其两个特点。
A项,匿名网友转发不实信息,符合去个性化的特点。
B项,很多人旁观但不伸出援手,责任感丧失,也符合去个性化的定义。
C项,球迷争执打闹也是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出现的行为,符合去个性化的定义。
D项,小偷偷东西并不是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的结果,也不存在责任感的模糊化,不属于去个性化。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6、【判断推理】企业:员工:经理

A:军队:士兵:首长

B:机关:公务员:领导

C:学校:学生:教授

D:医院:护士:大夫

正确答案:A

解析:在企业中,经理领导员工,且经理是领导职位的具体名称。
A项,在军队中,首长领导士兵,且首长是领导职位的具体名称。
B项,在机关里,领导管理公务员,但领导是统称,并非具体的名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在学校里,教授教育学生,并非领导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在医院里,大夫和护士共同救治病人,并非领导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8题

7、【判断推理】当心脏发生“停工”时,很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而身边如果有同伴懂得心肺复苏术(CPR)并迅速实施,就有抢救的机会。美国某大学查阅过去三年的人口资料,发现心脏骤停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发街区,CPR的实施率通常偏低。为降低猝死发生率,他们建议针对这些街区的居民推出一项CPR培训计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影响这一计划的实际效果?

A:心脏骤停主要发生在晚间,特别是吃晚饭的时候

B: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人一般都有基础疾病在先

C:CPR的学习并不只是理论学习,还需要反复地练习

D:CPR实施率低的社区通常是地广人稀的低密度社区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为降低猝死发生率,他们建议针对这些街区的居民推出一项CPR培训计划。论据:身边如果有同伴懂得心肺复苏术(CPR)并迅速实施,就有抢救的机会。
A项,心脏骤停的时间,与CPR培训计划的实施没有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人一般都有基础疾病在先,但基础疾病对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是否有影响,无法得知,属于不明确项。
C项,指出CPR培训计划的难点所在,但是这些是可以克服的,故不影响计划的实际效果。
D项,社区密度低说明社区人少,那么在心脏骤停后很可能身边没有同伴及时实施CPR,从而影响了CPR的实际效果。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8、【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个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乙、丙两个人去了

B:甲一个人去了

C: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D:四个人都去了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丙的话可知丙一定会去,排除B;再由乙的话得出乙肯定不去,排除A、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1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6题

9、【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中风幸存者进行分组实验。他们让一组中风幸存者在研究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户外健步走锻炼。另一组不进行运动,而是接受治疗性按摩。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持续6分钟的测试中,步行组的人比按摩组的人走得更远,能比后者多走17.6%。研究者认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步行组的平均年龄为72岁,按摩组的平均年龄为65岁

B:与按摩组相比,体质的改善使得步行组中风幸存者生活质量更高

C:步行组中风幸存者还服用了相关治疗药物,按摩组停服了相关药物

D:研究证明,对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幸存者来说,接受按摩的效果更佳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两组中风幸存者进行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A项,年龄大小属于无关项。
B项,承认了运动的作用,对论证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作用。
C项,指出两组人员除了运动外还存在吃药与否这一不同,据此得出题干的结论并不恰当,削弱了题干论证。
D项,涉及的是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者,也与题干结论无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人文科学:物理

A:工业:重工业

B:薄荷糖:牛奶糖

C:茶叶:红茶

D:北方人:湖北人

正确答案:D

解析:物理不属于人文科学。
A项,重工业属于工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薄荷糖和牛奶糖可以是交叉关系,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红茶属于茶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湖北人不属于北方人,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68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6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