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
A:跑步:使人健康的方式:强壮
B:语言:心灵的桥梁:汉语
C:月亮:天空中的小船:天体
D:舞蹈:流动的符号:表演
正确答案:B
解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是一本书。
A项,跑步是使人健康的方式,强壮不是跑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语言是心灵的桥梁,汉语是一种语言,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月亮是天空中的小船,月亮是一种天体,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D项,舞蹈是流动的符号,舞蹈是一种表演,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2、【判断推理】
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但在当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他们仍然会将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
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
B:
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
C:
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
D:
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黏性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观点:普通消费者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人们也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
A项,指出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但传媒普及的知识未必会被消费者看到,消费者也未必会对这些专业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B项,指出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说明消费者可以通过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即使企业蒙受“不白之冤”,也可以澄清,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黏性,说明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9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
3、【判断推理】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
A:青年:中年:老年
B:晨曦:骄阳:夕阳
C:高原:深山:沟壑
D:月相:月满:月亏
正确答案:A
解析: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是并列关系,且按时间顺序排列;青年、中年和老年是并列关系,且按时间顺序排列。B项晨曦和骄阳都指阳光,而夕阳指的是太阳。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4、【判断推理】语码转换:指说话人在同一对话过程中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进行交流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语码转换的是:
A:约翰先生在中国生活多年,与单位同事交谈时总是坚持用汉语,有时实在不知道怎样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会夹杂三两个英语单词
B:马经理接待来访客户,用普通话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公司的情况。得知客户中有两位陕西老乡后,当即操起陕西话与他们攀谈了几句
C: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陈教授用英语作报告时带了一股浓浓的四川口音,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外国学者几乎都没有听懂他的发言
D:来到留学生宿舍后,班主任方老师询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当他发现一个学生流露出不解的神情时,立刻又用英语解释了一番
正确答案:C
解析:语码转换定义的关键信息:在同一对话过程中,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进行交流。
A项,约翰先生与单位同事交谈时使用汉语并夹杂着三两个英语单词,符合定义。
B项,马经理在与客户交谈时使用了普通话与陕西话,符合定义。
C项,陈教授作英语报告带了一股浓浓的四川口音,整个过程中只用了英语一种语言,不符合定义。
D项,班主任在询问留学生生活情况时,使用了汉语和英语,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2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8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08题
5、【判断推理】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因为兰州的海拔高于天津,因此,兰州的大气压强比天津小。
以下哪项中的推理与题干的最为类似?
A: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产品质量越好并且广告投入越多,产品销量就越大。甲公司投入的广告费比乙公司多,因此,甲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乙公司大
B:一个人年龄越大,他就变得越成熟。老张的年龄比他的儿子大,因此,老张比他的儿子成熟
C:一棵树的年头越长,它的年轮越多。老张院子中槐树的年头比老李家的槐树年头长,因此,老张家的槐树比老李家的年轮多
D:一种语言的词汇量越大,越难学。英语比意大利语难学,因此,英语的词汇量比意大利语大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因为海拔高,所以压强小。因为兰州海拔高于天津,所以兰州压强比天津小。
A项,因为质量好且广告投入多,所以销量大。因为甲广告投入多于乙,所以甲的销量大于乙。忽略了产品质量好,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B项,一个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成熟,说的是同一个人的情况。而后面将老张同其儿子作比较,是两个人的情况,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C项,因为年头长,所以年轮多。老张家槐树比老李家槐树年头长,所以比老李家的槐树年轮多。与题干推理形式最相似。
D项,词汇量越大越难学,英语比意大利语难学,所以英语词汇量比意大利语大。推理与题干推理逻辑顺序不符。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6、【判断推理】某市公安机关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噪声污染,发布了禁止出售烟花爆竹禁令,今年该市没有市民被烟花爆竹炸伤,这说明,该禁令得到了有效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该市消防部门出警次数比往年多
B:市民看到有人燃放烟花爆竹
C:警方收到有人家中堆放大量烟花爆竹的举报
D:警方捣毁了几个生产烟花爆竹的窝点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没有市民被烟花爆竹炸伤。题干论点:禁令得到了有效实施。
A项,出警多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火灾,不能质疑题干论证。
B项,有烟花爆竹不代表有人销售烟花爆竹,不能削弱题干。
C项,收到有人家中堆放烟花爆竹的举报不代表有人销售烟花爆竹,不能削弱题干。
D项,警方捣毁生产烟花爆竹的窝点,说明无人销售是因为货源被捣毁,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6题
7、【判断推理】玻璃:透明
A:花卉:颜色
B:钻石:坚硬
C:天空:阴沉
D:绿叶:生机
正确答案:B
解析:玻璃是透明的,透明是玻璃的属性。
A项,花卉有颜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钻石是坚硬的,坚硬是钻石的属性,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天空是阴沉的,但阴沉并不是天空的属性,天空还可以是晴朗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绿叶代表生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8、【判断推理】随意挑选一组人去听一位演讲者对一大群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众所做的行政伦理学讲演。再随意挑选另一组人去听这位讲演者对一小群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听众所做的同样内容的讲演。前一组人认为,该讲演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却认为,他的表达模糊、冗长。
题干中的信息最能够反驳以下哪一项断言?
A: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
B:如果第二组人听了该讲演者的第一次讲演,他们所作出的判断将会很不相同
C:同一个社会行为,当被置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评价时,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判断
D:一个人对某位讲演者的讲演质量的评判,会受到其他人对这次讲演的反应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两组人的比较可以发现,讲演者两次讲演的内容和方式相同,不同的是听众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不同的,而结果是两组人对讲演者的评判却不同。由此就可以得出对讲演者评判不同的原因在于听众注意力的不同而不是讲演者的讲演内容和方式。也就反驳了“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这一观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定义:
①信心:指一个人对自身信仰的坚定,可包括宗教与非宗教的信仰,是对于尚未见到事物的信念和凭据,它包括相信和敢于将自己完全委托两个层面。
②恒心:指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也指持久不变的意志。
③爱心:指同情、怜悯之心,包括相应的一定行动,如对象为人类时,就基于彼此都是人类的认识而同情怜悯,如对象为非人类时,则基于彼此都是动物或生命的认识而同情怜悯。
典型例证:
(1)小秦认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只要拥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就应该感到自豪,毕竟自己还是挺厉害的嘛。
(2)老李体检时发现“三高”,医生提醒他要坚持锻炼,于是老李不论三伏三九都坚持每天晨练一小时,结果“三高”果真都不“高”了。
(3)张某与妻子离婚后承担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不久张某因抢劫被逮捕,孩子无人照料,民警小戴主动为张某照看孩子。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A:例证(3)(2)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B: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③相符
C: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D: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正确答案:A
解析:信心定义的关键信息:对自身信仰的坚定。
恒心定义的关键信息: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也指持久不变的意志。
爱心定义的关键信息:同情、怜悯之心。
例证(1),小秦认为自己还是挺厉害的,体现了对自身信仰的坚定,符合信心定义。
例证(2),老李不论三伏三九都坚持每天晨练一小时,结果“三高”果真都不“高”了,体现了坚持达到目的的决心,符合恒心定义。
例证(3),民警小戴主动为张某照看孩子,体现了民警对孩子的同情,符合爱心定义。
综上,判断不正确的是A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9题
10、【判断推理】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的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是:
A:
甲从乙处购买汽车一辆,在甲没有支付价款前,乙不交付汽车
B:
甲、乙约定各自出资100万成立丙公司,甲没有出资前,乙也不予出资
C:
甲向乙借用了相机,随后乙向甲借用了手机,甲未归还相机,乙不归还手机
D:
甲、乙约定甲免费赠送乙一幅名画,在乙没有支付运费之前,甲不予交付给乙
正确答案:A
解析:
同时履行抗辩权定义的关键信息: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的请求。
A项,甲从乙处购买汽车一辆,此时甲乙互负债务,在甲没有支付价款前,乙不交付汽车,即乙方在甲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的请求,符合定义。
B项,甲、乙约定各自出资100万成立丙公司,甲没有出资前,乙也不予出资,此时甲乙并未互负债务,不符合定义。
C项,甲向乙借用了相机,随后乙向甲借用了手机,甲未归还相机,乙不归还手机,此时甲、乙并未互负债务,不符合定义。
D项,甲、乙约定甲免费赠送乙一幅名画,说明甲、乙并未互负债务,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备注:成立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有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这一要件,而C项中甲欠乙的相机和乙欠甲的手机并非基于同一双务合同,因此并不算互负债务。)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9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