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674

发布时间:2023-05-04 13:25     浏览量:26

1、【判断推理】熟石灰:Ca(OH)2

A:钡餐:BaSO4

B:纯碱:NaHCO3

C:CO2:干冰

D:生石灰:CaCO3

正确答案:A

解析: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H)2
A项,钡餐的主要成分为是BaSO4,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干冰的化学式是CO2,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前后顺序不一致。
D项,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2、【判断推理】铁:铁锈

A:生石灰:碳酸钙

B:水:水蒸气

C:砷:砒霜

D:小麦:面粉

正确答案:C

解析:铁锈是三氧化二铁,为铁的氧化物。
A项,碳酸钙由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砒霜是三氧化二砷,为砷的氧化物,和题干关系一致。
D项,小麦由面粉研磨而成,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3、【判断推理】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A:昙花一现:惊鸿一瞥

B:魂不附体:失魂落魄

C: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D:朽木难雕:孺子可教

正确答案:B

解析:羔羊跪乳指的是小羊羔吃奶时总是跪着,仿佛是在感谢母羊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乌鸦反哺指的是乌鸦长大后,会本能地喂养照顾自己的母亲。两者是近义关系,常用来形容感恩父母,孝敬长辈。
A项,昙花一现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惊鸿一瞥指的是身形轻盈娇艳的女子摄人心魄的目光。两者形容的事物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魂不附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两者都可形容人失常的样子,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锋芒毕露意思是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两者形容的事物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指腐烂的木头很难雕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无法挽救。孺子可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两者表述的意思相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8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3题

4、【判断推理】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反复无常。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违反信赖保护原则的是:

A:某市政府规定对于能够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的个人进行奖励,赵某引荐某国企业到该市进行投资,但事后市政府拒绝给付奖励

B:某省工商局规定外地啤酒进入本地销售必须事先获得该局许可,同时应当缴纳特别经营费,后来该规定因涉嫌行政垄断被废除

C:某市公安局拟对钱某作出处以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后经调查证实钱某的行为并未违法,因此未进行处罚

D:某市环保局认为其下级部门对孙某作出的五万元处罚过重,改为罚款五千元

正确答案:A

解析:信赖保护原则定义的关键信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
A项,市政府没有按照规定给付奖励,即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没有守信用,明显违反了信赖保护原则。
B项,废除了涉嫌行政垄断的规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C项,根据调查后的事实情况调整处理决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D项,调整下级部门的处罚决定,并非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随意变更,没有违反信赖保护原则,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5、【判断推理】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角色混淆的是:

A:幼小儿童用对待家人的行动来对待客人,不会说委婉的礼貌语

B:为父母者未尽到教育好子女的责任而导致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

C:某科研所研究员常常在家中与家人谈论科研中的问题

D:下级在非工作场合,对上级毕恭毕敬

正确答案:B

解析:角色混淆定义的要点:①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②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
A项,幼小儿童用对待家人的行动来对待客人的行为,符合定义要点。
B项,父母未尽到教育好子女的责任并不是他们混淆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C项,研究员没有认清作为家人和员工的不同角色,在家中谈论科研问题,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D项,下级在非工作场合也对上级毕恭毕敬,也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检测系统X和检测系统Y尽管依据的原理不同,但都能检测出所有的产品缺陷,而它们也都会错误地淘汰3%无瑕疵产品。由于错误淘汰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同时安装两套系统,并且只淘汰两套系统都认为有瑕疵的产品就可以省钱。
以上论述,需要建立在下面哪项假设上?

A:接受一个次品所造成的损失比淘汰一个无瑕疵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大

B:不论采用哪一系统,第二次检测只需要对第一次没被淘汰的产品进行检验

C:在同等价格范围的产品中,X系统和Y系统是市场上最少出错的检测系统

D:系统X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的产品与系统Y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产品不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X和Y检测系统能检测所有产品的缺陷,也会错误地淘汰3%无瑕疵产品→通过同时安装两套系统,并且只淘汰两套系统都认为有瑕疵的产品就可以省钱。
A项,指出错误淘汰的损失比接受次品的损失小,与两套系统同时工作是否能减少错误淘汰率无关,不是论证成立的假设,排除。
B项,涉及两次检测,与两套系统同时工作无关,不是论证成立的假设,排除。
C项,指出X和Y检测系统相较于其他同价位产品的优势,与两套系统同时工作的作用无关,不是论证成立的假设,排除。
D项,指出X和Y检测系统错误淘汰的产品不尽相同,如果两套系统错误淘汰的产品是相同的,那么它们同时工作和单独工作时错误淘汰的产品相同,安装两套系统就无法降低错误淘汰率,不能达到省钱的目的,否定D项结论不成立,是论证成立的假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9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1题

7、【判断推理】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
②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
③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
④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

A:①

B:

①②③

C: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前件为“认识错误”,后件为“改正错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肢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知,只有当前件假和后件真时,该命题才为假,即只有“没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才为假,即②为假,其它情况都可能出现,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①③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

微信群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教学


A:

符号  黑板


B:

点赞  教师


C:

社交  教室


D:

红包  奖励


正确答案:C

解析:

代入A项,微信群和符号没有必然的联系,黑板是一种教学用具,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微信群里可以给别人点赞,教学是教师的工作内容,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在微信群中进行社交活动,在教室中进行教学活动,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微信群中可以发红包,教学和奖励没有必然的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74题

9、【判断推理】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A: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B: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

C: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D: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据: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题干结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
A项,指出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使用社交媒体,说明不是使用社交媒体使人变得孤独,题干论证属于因果倒置,可以直接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B项,指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越不满意,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C项,指出人们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D项,指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并未涉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感到孤独之间的关系,不能削弱题干研究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5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80题

10、【判断推理】痕迹管理:指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用文字或图片等材料记录、展示工作过程和业绩,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的监督管理手段。
下列不属于痕迹管理的是:

A:李先生被派往分公司调研,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手机上装了多个工作APP,必须随时关注上边的各种信息,还得及时把现场工作照上传给公司领导

B: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存储了大量的记录公司各项活动的文字影像资料,为每年的年终总结和工作汇报提供了足够的第一手材料

C:按有关部门规定,申报项目时,除了填写申请书,还须以附件形式提供相应的图片、证书、文件等作为支撑材料,以供评审专家核查

D:某窗帘公司要求安装人员为客户上门服务时,必须把测量、安装、调试、用户评价等每个环节拍成小视频,现场传给部门经理

正确答案:C

解析:痕迹管理的定义要点:①用文字或图片等材料记录、展示工作过程和业绩;②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A项,李先生及时把现场工作照上传给公司领导,属于用文字或图片等材料记录、展示工作过程和业绩,发给公司领导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符合定义。   
B项,人力资源部门存储了大量的记录公司各项活动的文字影像资料,属于用文字或图片等材料记录、展示工作过程和业绩,将其作为每年的年终总结和工作汇报的第一手材料,符合定义。   
C项,填写申请书需要须以附件形式提供相应的图片、证书、文件等作为支撑材料,这是为了供评审专家核查,而不是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不符合要点②。   
D项,某窗帘公司要求安装人员必须把每个工作环节拍成小视频,现场传给部门经理,属于用文字或图片等材料记录、展示工作过程和业绩,作为绩效考核依据,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11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1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