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曙光研究所为了加强与合作单位的科研合作,需要派出若干名科技人员前往合作单位开展工作。根据工作要求,研究所领导决定:
(1)在甲和乙两人中至少要派出一人;
(2)在乙与丙两人中至多能派出一人;
(3)如果派出丁,则丙和戊两人都要派出;
(4)在甲、乙、丙、丁、戊等5人中至少应派出3人。
据此,可以推出必定会派出:
A:乙
B:丙
C:丁
D:戊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假设乙不派出,由(1)知派出甲,由(3)(4)得派出丙、戊,无法推出丁是否派出,故乙不必然派出,排除。
B项,假设丙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可以派出甲乙戊,排除。
C项,假设丁不派出,派出甲戊,再从乙丙中挑一个,排除。
D项,假设戊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由(2)知乙丙至少有一个不派出,只能派出两人,此时与(4)矛盾,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2题
2、【判断推理】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A:王某家传的青花瓷器在展览会上被专家估价为200万元
B:李某买了一辆载重10吨的货车跑运营,每年收入8万元以上
C:赵某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公司给予10万元的奖励
D:高某在闹市有一间房屋,某厂家在房顶安放了广告牌,并支付给他一定费用
正确答案:D
解析:财产性收入定义的关键信息: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A项,家传的青花瓷器被估价200万元,但估价不属于收入,不符合定义。
B项,用货车跑运营获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而非财产性收入,既不是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租金,也不是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不符合定义。
C项,公司给予的奖励,并不是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不符合定义。
D项,让别人在自家房顶放置广告牌,并收取费用,是家庭拥有的不动产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某国议员认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发生通货膨胀,那么人民就会遭受损失。人民遭受损失,就会使政府失去人心。政府只有得人心,国家才能和谐稳定。”
根据该议员的观点,以下除了哪项,均可以推出?
A:只要提高工人工资,政府就会失去人心
B: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政府就会失去人心
C:提高工人工资,且政府得人心
D:国家和谐稳定与提高工人工资不能并存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①提高工资→通货膨胀→利益受损→失去人心;②国家稳定→得到人心→利益不受损→不会通货膨胀→不提高工资。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前则肯后,否后则否前,由①可知A、B两项正确,C项错误;由②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4、【判断推理】按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罢免代表采用:
A:记名表决方式
B:口头表决方式
C:举手表决方式
D:无记名表决方式
正确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罢免代表采用无记名的表决方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7题
5、【判断推理】
均衡化的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结构指引下的农地制度设置能够强化农业要素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农业要素供给,因此,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的均衡化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下选项的逻辑推理结构与题干最为相似的是:
A:
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的认识论本身就是审美化的。因此中国美学研究不能执守西方现代科学为美学划定的边界
B:
方言体系保存越完整的地方,往往宗族性就越强大,地方文化也越发相对闭合。因此,地方文化相对闭合的地方,方言体系往往能够完整保存
C:
产业结构的转型给人们的职业流动创造了机会,职业流动有利于劳动者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有利于人们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宜居程度也随之有了巨大提升。因此,城市宜居程度的普遍提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
正确答案:C
解析:
题干推理结构:A(均衡化的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结构指引下的农地制度设置)⇒B(强化农业要素供给),B⇒C(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A⇒C。
A项的推理结构:A(传统中国的认识论)⇒B(审美化的),因此,C(中国美学研究)⇒非D(执守西方现代科学为美学划定的边界)。与题干推理结构不相似。
B项的推理结构:A(方言体系保存完整)⇒B(宗族性强大)且C(地方文化相对闭合),因此C⇒A。与题干推理结构不相似。
C项的推理结构:A(产业结构的转型)⇒B(职业流动),B⇒C(劳动者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因此,A⇒C。与题干推理结构相似。
D项的推理结构:A(改革开放)⇒B(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且C(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宜居程度提升),因此,C⇒A。与题干推理结构不相似。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6、【判断推理】最近一项研究证明了学习和睡眠的关系,研究人员在《自然》的合作刊物《学习科学》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出睡眠质量、时间以及睡眠习惯的持续性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充足的睡眠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
以下除哪项外都是上述断定的逻辑推论?
A:睡眠充足、早起早睡、作息规律的学生普遍都拥有较好的成绩
B:绝大多数高中生都面临着睡眠不足的困扰,为了学习,他们很多人会选择课间或体育课的时间进行“补觉”
C:睡眠时间不足,而且也不可能补足,可以在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上下功夫
D: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形成固定的作息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睡眠时间短带来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断定:睡眠质量、时间以及睡眠习惯的持续性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充足的睡眠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
A项,根据睡眠时间和睡眠习惯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可推知,睡眠充足、作息规律的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成绩,可以作为题干断定的推论。
B项,正是因为充足的睡眠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所以绝大多数高中生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在课间或者体育课补觉,以保持足够的睡眠,从而使学习更顺利,可以作为题干断定的推论。
C项,正是因为睡眠质量、时间以及睡眠习惯的持续性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所以在睡眠时间不可能补足的情况下,可以在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上下功夫,可以作为题干断定的推论。
D项,指出形成固定的作息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睡眠时间短带来的影响,而题干中只是说“睡眠质量、时间以及睡眠习惯的持续性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并没有表达固定的作息时间能弥补睡眠时间短带来的影响,“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属于过度推断,不能作为题干断定的推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
7、【判断推理】2007年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试点工作,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角度看,金融租赁行业在降低传统实体企业的固定成本、助力实体企业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A: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
B: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
C: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
D: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A项,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B项,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说明金融租赁行业已经在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质疑了题干观点。
C项,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同样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D项,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同样指出了金融租赁业本身的劣势,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8、【判断推理】近年来,尤其在一线城市,购买一手新房而非二手房的购房者的比例已经下跌了。部分购房者认为这缘于一手新房价格的上涨。作为价格上涨的依据,他们利用数据证明,即使通过通货膨胀调整,一手新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上述购房者的论断缺乏说服力的是:
A:购买的新房的价值下降得比二手房的价值快得多
B:新房的购房者比例的下降一定表示二手房购房者的比例已然增加
C:二手房的销售相对增加可能由所有购房者中仅仅小份额的购房者的决定来解释
D:数据显示,二手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购买一手新房而非二手房的购房者的比例已经下跌了。部分购房者认为这缘于一手新房价格的上涨。题干论据:一手新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
A项,文段讨论的是一手房和二手房购买比例和房价的关系,一手房和二手房的价值与文段无关,属无关项。
B项,新房购买比例和二手房购买比例之间的关系与文段论述无关,属无关项。
C项,二手房销售相对增加的原因文段未涉及,属无关项。
D项,二手房购买者所付的购房款也远远高于几年前的房价,即二者都增加了,所以不能由此得出一手新房购买者比例下降是由于一手新房价格上涨造成的,质疑了购房者的论断。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9、【判断推理】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唐代时期在总结前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封建立法达到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亚洲其他封建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无法推出的是:
A:《法经》的内容为唐代的立法所继承和发展
B:《法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律法典
C:《永徽律疏》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之作,因此研究中华法系必须研读该法律
D:《唐律疏议》代表了中国封建立法的最高水平,并对明清法律产生很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中“唐代时期在总结前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徽律疏》”可以推出A项正确;而由题干“《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封建立法达到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亚洲其他封建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推出C项和D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说明《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能推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律法典,故B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法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天生的美食家一般都是中等身材、方圆脸、眼睛明亮、额头小、鼻子低,嘴唇丰满、四方下巴;而天生没有口福的人一般是瘦长脸型,眼睛和鼻子都较大,不管他身高如何,他总是给人一种瘦长的感觉。这一关于“美食家面相”的观点也是如今大多数人对“美食家”的直观印象。可是,贪食与肥胖虽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却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
B:肥胖的人一般都很贪食
C:有的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
D: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题干中对天生的美食家的身材和相貌的描述,不能推出美食家一般都很肥胖,排除。
B项,题干中说贪食与肥胖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该项无法推出,排除。
C项,题干中说懂吃又善吃的瘦子比比皆是,即有些瘦子既懂吃又善吃,但无法推出有些瘦子既不懂吃又不善吃,排除。
D项,可以由题干最后一句话推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