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664

发布时间:2023-05-02 19:03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奥数只训练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题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观点?

A:只要获得省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二等奖以上,就有机会被重点大学免试录取

B:很多奥数竞赛获奖后被保送到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里考试成绩也很好

C:有五名在中学奥数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后来到国外留学

D:数学系的博士生有不少在读中学时都参加过奥数竞赛

正确答案:D

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观点是奥数做得好只代表做题能力好而不代表研究能力好。A、B、C三项都没有涉及到研究能力,因此不能削弱题干观点;D项数学系的博士生主要做数学研究,这些人参加过奥数竞赛,说明奥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研究能力,削弱了题干的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乙: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红的。丙: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
由此可以推断:

A:第一个盒子内的皮球是蓝色的

B:第三个盒子内的皮球不是黄色的

C:第四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白色的

D:第五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红色的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每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观察每个人的话可知,第一个盒子只有丙进行了猜测,肯定正确,因此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A项错误;丙的前半句为真,后半句为假,第五盒不是白的。只有丙和戊对第五盒进行猜测,所以戊的后半句为真,第五盒是紫的,D项错误。进而可知第二盒不是紫的,甲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第三盒是黄的,B项错误。进而可知第三盒不是蓝的,丁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第四盒是白的,C项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孙的座位不可能是以下哪项?

A:第三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B、C三项都可能成立。
代入D项,孙在第六位时,根据(3)可知李排在第八位,根据(5)可知王没有位置排了,矛盾。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9题,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5题

4、【判断推理】培养设计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很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为设计系学生开设中西方艺术史课程。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修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与未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在审美情趣上无显著差异

B:有没有审美情趣对于学生能否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关系不大

C: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与设计出的作品的精美程度成正比

D:并不是所有学习过中西方艺术史课程的学生均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推理是:为了培养审美情趣而应该开设中西方艺术史课程。
A项,说明修不修习中西方艺术史课程对审美情趣没有显著影响,即开设课程是没有意义的,反驳了题干观点。
B项能否设计出优秀的作品、C项努力程度和作品的精美程度、D项杰出的设计师题干都未涉及,属于无关项,不能削弱。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某舞蹈队现有三名女队员王虹、张静和高薇,她们是好朋友,来自不同省份,或者来自甘肃,或者来自山东,或者来自广西。高薇见过张静的姐姐,高薇的国标舞比来自广西的队员跳得好。来自山东的队员是独生女,其国标舞是三人中跳得最不好的。
由此可以推出:

A:王虹来自甘肃,张静来自广西

B:张静来自广西,高薇来自甘肃

C:高薇国标舞跳得最好,张静跳得最不好

D:王虹国标舞跳得最不好,张静跳得最好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由“高薇的国标舞比来自广西的队员跳得好”和“来自山东的国标舞是三人中跳得最不好的”可知,高薇既不是来自广西,也不是来自山东,则高薇来自甘肃;由“高薇见过张静的姐姐”和“来自山东的队员是独生女”可知,张静不是来自山东,则张静来自广西,进而可知王虹来自山东。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6、【判断推理】有限:无限

A:奇数:偶数

B:陆地:海洋

C:正数:负数

D:远亲:近邻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哲学中有限和无限是矛盾关系。
A项,在整数中奇数和偶数是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陆地和海洋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即地球除陆地和海洋外还有其他的组成部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正数和负数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即实数除了正数和负数外还有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远亲和近邻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一套或隐或显的心理账户系统,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心理会计现象的是:

A:整日忧心忡忡的小李将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

B: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

C: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但他总是去离家更近的银行取款

D:小刘因公司奖励出游某地感觉不错,后来自费重游此地却感觉不佳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会计的定义要点:①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加以编码分类;②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A项,将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保险,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陈已经有了买相机的钱,但还是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后再买,即在心里把现在的钱和奖金进行了划分和分类,现在钱已经足够但不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去银行取款,不涉及心理会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两次旅游没有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账户,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8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4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2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8、【判断推理】(       ) 之于 实事求是 相当于 南辕北辙 之于 (       )

A:按图索骥 方枘圆凿

B:上下求索 左顾右盼

C:量体裁衣 背道而驰

D:刻舟求剑 声东击西

正确答案:C

解析: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代入A项,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与实事求是没有明显逻辑关系;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与南辕北辙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上下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与实事求是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与南辕北辙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与实事求是为近义关系;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与南辕北辙为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与实事求是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声东击西指为了迷惑敌人,表面上宣扬要攻打这一边,其实是攻打另一边,与南辕北辙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73题

9、【判断推理】茶壶:紫砂:雕刻

A:房门:木材:油漆

B:夹克:布料:制作

C:电线:金属:生产

D:马路:柏油:铺设

正确答案:A

解析:紫砂是制作茶壶的一种原材料,雕刻是为了对茶壶进行装饰。
A项,木材是制作房门的一种原材料,油漆是为了对房门进行装饰,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布料是制作夹克的一种原材料,但制作是指生产夹克,不是对夹克进行装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金属是制作电线的一种原材料,但生产是指制造电线的过程,不是对电线的装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柏油马路是由沥青混凝土铺成的,柏油是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不是制作马路的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10、【判断推理】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

B:此现象在20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

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

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得到全球变暖不严重的结论。
A项,解释了地球表面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内在原因,说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的缘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热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发生了位置转移,则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削弱了题干论述。
B项,说的是以前的情况,属于诉诸过去,但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不代表现在仍会出现类似情况,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强。
C项,尽管指出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但二氧化碳只是温室效应的一个因素,无法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说明全球变暖是否严重,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较弱。
D项,描述了近期情况,但并未与之前的情况作对比,不知道全球变暖是否严重,无法削弱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3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