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水下文化遗产是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水下文化遗产的是:
A:澳大利亚沿海历时数百万年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大堡礁
B:我国道光年间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触礁沉没的商船“泰兴号”
C:迪拜于上世纪末在海中以人工岛方式建造的世界第一座七星级观光饭店
D:希腊克里特岛上发掘出的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文化遗迹
正确答案:B
解析:水下文化遗产的定义要点:①位于水下;②人类生存的遗迹。
A项,珊瑚群大碉堡不是人类生存的遗迹,不符合要点②。
B项,触礁沉没的“泰兴号”,是人类生存的遗迹,且位于水下,符合定义要点。
C项,在人工岛上建造的观光饭店不在水下,不符合要点①。
D项,希腊克里特岛上发觉的文化遗迹也不在水下,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2、【判断推理】在一场“请问谁在说谎”的游戏中,四位游戏参与者每人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取一张。
甲说:“我抽中的牌是黑桃。”
乙说:“我抽中的牌是红桃。”
丙说:“我抽中的牌不是红桃。”
丁说:“我抽中的牌是梅花。”
已知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谎。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均有可能说谎
B:可以推知每个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
C:丙有可能抽中方块
D:乙抽中的牌一定是红桃
正确答案:D
解析:已知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谎。假设乙说谎,则其他几人都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丙、丁抽中的牌都不是红桃,则没有人抽中红桃,与题干矛盾,故乙说的肯定为真话,即乙抽中的是红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3、【判断推理】一项对某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社交软件的基层工作人员罹患糖尿病、精神疾病、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概率均显著低于不使用社交软件的。据此,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社交软件的使用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管理人员的结论?
A: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会引发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多种健康问题
B: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
C: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身心健康的人才在工作之余使用社交软件
D: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在四十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不使用社交软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使用社交软件的基层工作人员罹患糖尿病、精神疾病、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概率均显著低于不使用社交软件的。管理人员的结论:社交软件的使用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
A项,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B项,该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C项,指出身心健康的人才在工作之余使用社交软件,说明身心健康是使用社交软件的原因,而非使用社交软件使人健康,则题干结论属于因果倒置,可以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D项,该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在四十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不使用社交软件,并未涉及使用社交软件是否有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健康,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管理人员的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96题
4、【判断推理】大李认识张先生的朋友小王,而小王又认识大李的朋友林女士。凡认识小王的都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凡认识林女士的都是江苏人。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江苏人是:
A:大李
B:小王
C:张先生
D:林女士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凡认识林女士的都是江苏人”可知小王和大李是江苏人;根据“凡认识小王的都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可知大李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2题
5、【判断推理】社会整合:是指调整或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使社会体系中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各个部分之间互相顺应,形成均衡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整合的是:
A: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B: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C: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D: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整合定义的关键信息:调整或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
A项,产生新的社会阶层未体现调整或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符合定义。
B项,地区间的文化交融,有利于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互理解,促进交流,减少矛盾和冲突,促进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符合定义。
C项,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调整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符合定义。
D项,指导“三农”工作,有利于协调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6、【判断推理】公司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小张又迟到了。公司王经理批评他说:“小张,你为什么又迟到啦?”小张解释说:“因为来晚了,所以迟到了。”
以下哪项陈述正确描述了上文推论中的错误?
A:使用了一种原则上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假的前提
B:把对一类事物中的个别种类断定为真的结论推广到这类事物的所有种类
C:使用了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
D:把所需要做出解释的现象本身作为对那种现象的一种解释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来晚了是迟到的表现,王经理要求小张解释迟到的原因,而小张的解释只是指出了迟到的表现形式,因此D项恰当地指出了题干中的逻辑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7、【判断推理】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
B:此现象在20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
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
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得到全球变暖不严重的结论。
A项,解释了地球表面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内在原因,说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的缘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热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发生了位置转移,则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削弱了题干论述。
B项,说的是以前的情况,属于诉诸过去,但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不代表现在仍会出现类似情况,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强。
C项,尽管指出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但二氧化碳只是温室效应的一个因素,无法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说明全球变暖是否严重,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较弱。
D项,描述了近期情况,但并未与之前的情况作对比,不知道全球变暖是否严重,无法削弱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3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8、【判断推理】米:粒
A:枕:头
B:车:辆
C:衣:服
D:窗:帘
正确答案:B
解析:米的计量单位是粒。
A项,枕的计量单位是个,而不是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车的计量单位是辆,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衣的计量单位是件,而不是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窗的计量单位是扇,而不是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0题
9、【判断推理】在协调运行的社会中,社会对个人倾向施加限制,使每个人都可以隐约地感受到实现个人志向的极大限制。这样,所有社会成员就有了共同的目标,社会得以稳定有序。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个人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
以下属于“失范”行为的是:
A:学生逃学,老师惩罚学生
B:女性遭遇家庭暴力
C:某人总担心失业
D:张三在网络注册信息泄露了
正确答案:B
解析:失范定义的关键信息:社会对个人倾向施加限制,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放任个人自行其是。
A项,明显不符合题干定义。
B项,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与定义无关。
D项,并不涉及个人倾向。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10、【判断推理】小张准备在下周去观看一场比赛。但她忘了具体是哪天,便分别询问了甲、乙、丙、丁和戊,他们五人的回答如下:
甲:肯定是在双休日。
乙:是周二、周四、周六的其中一天。
丙:就是周一。
丁:绝对是周一、周三、周五、周日的其中一天。
戊:肯定是周五。
甲、乙、丙、丁和戊只有一个人说对了,那么比赛时间是:
A:周一
B:周三
C:周五
D:周六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乙和丁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题干指出“只有一个人说对了”,则其他三人的话均为假,由甲、丙、戊的话可知,比赛不在双休日、周一和周五,即比赛只能在周二、周三、周四中的一天,只有B项正确。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64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6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