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639

发布时间:2023-04-29 2:17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水熊虫是一种小型水生动物,又称缓步动物。水熊虫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它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极端压力环境中生存。缓步动物的奇特能力促使研究人员对其基因组展开调查。目前,对缓步动物的第一次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缓步动物演化过程中,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不同物种基因组之间的DNA转移),从其他物种中获得了大量基因。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

A:基因检测发现水熊虫体内有一种基因,其蛋白质能够抵抗人类培养细胞内的DNA损伤

B:水熊虫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长时间生存,在冰冻30多年之后也能成功复苏

C:水熊虫从祖先那里继承所有基因,体内遗传物质中没有发现来自植物或者微生物的

D:水熊虫体内遗传物质存在一种非常奇怪的“混搭”法,正是这种“混搭”才使水熊虫以更复杂的方式生长和发育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观点:在缓步动物演化过程中,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从其他物种中获得了大量基因。
A项,指出“水熊虫体内有一种基因,其蛋白质能够抵抗人类培养细胞内的DNA损伤”,但与水熊虫是否从其他物种中获得了大量基因无关,无法质疑题干观点,排除。
B项,指出了水熊虫的特性,但与水熊虫是否从其他物种中获得了大量基因无关,无法质疑题干观点,排除。
C项,直接指出水熊虫体内没有来自其他物种的遗传物质,说明其没有从其他物种中获得大量基因,质疑了题干观点。
D项,只是提到水熊虫体内基因可以“混搭”,并未提到其体内是否有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2、【判断推理】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脑活动。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实验者由此得出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焦虑程度高的女性与其他女性相比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

B:女性焦虑时,大脑会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而无法专注

C:女性焦虑容易引起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D:有研究显示,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是正相关的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对照实验发现,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A项,指出实验初始设置有问题,给出其他原因,即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差异,可以削弱,保留。
B项,指出女性焦虑时大脑无法专注,这样容易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加强项,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女性焦虑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而题干论述的是女性焦虑会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二者论述话题不一致,无关项,不能削弱,排除。
D项,指出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正相关,加强项,不能削弱,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3、【判断推理】可恢复性评价是指,突发事件后、应急管理结束前,对事件的现状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的能力的评价以及完成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的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可恢复性评价的是:

A:卫生部估计H1N1流感疫苗研发所需时间

B:汶川地震后,民政部向灾区发放救灾物资

C:上级指示48小时内解决因大雪封路而滞留车站的乘客的交通问题

D: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估计交通事故造成的堵车时间

正确答案:D

解析:可恢复性评价的定义要点:①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②评价。
A项,流感疫苗研发所需时间不是完成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不符合要点①。
B项,民政部向灾区发放的救灾物资也不是完成恢复所需要的资源,不符合要点①。
C项,48小时内解决因大雪封路产生的问题,没有涉及到评价,不符合要点②。
D项,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交管部门预估的堵车时间,符合全部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稻谷:粮食:种植

A:钢笔:文具:绘画

B:水果:西瓜:切割

C:人才:资源:培养

D:煤炭:石油:挖掘

正确答案:C

解析:稻谷是一种粮食,种植稻谷。
A项,钢笔是一种文具,用钢笔来绘画,与题干的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西瓜是一种水果,但水果和西瓜的位置颠倒,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人才是一种资源,培养人才,与题干的关系一致。
D项,煤炭和石油都属于资源,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65题

5、【判断推理】纵向整合是指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的整合,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某种资源,保障供应,如收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或拥有某种渠道、扩大销售等。横向整合是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经营相似业务、提供相同劳务的企业间的合并,其主要目的是把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横向整合的是:

A:老张为保证其酒店食材供应质量,建设了一个蔬菜和渔场养殖基地

B:因经济不景气、楼市疲软,某房地产商开始进军电子商务领域

C:某公司为拓展业务,与某高校联合,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D:某著名奶制品生产商收购了一家乳品公司85%的股份

正确答案:D

解析:横向整合定义的关键信息: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经营相似业务、提供相同劳务。   
A项,为保证酒店食材而建设蔬菜和渔场养殖基地,酒店和养殖基地并非相似业务,该项不属于横向整合。实际上该项属于纵向整合,养殖基地是酒店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符合“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的整合”这一关键信息。   
B项,房地产商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两者并非相似业务,不属于横向整合。   
C项,公司与高校联合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公司和学校并非相似业务,该项不属于横向整合。实际上该项是典型的纵向整合,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企业,学校相当于公司的上游,符合“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的整合”这一关键信息。   
D项,奶制品生产商收购乳品公司,两者生产和销售相似的产品、经营相似业务,因此该项属于横向整合。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指甲:指甲钳

A:头发:发卡

B:铅笔:铅笔盒

C:手:手套

D:胡子:剃须刀

正确答案:D

解析:用指甲钳修剪指甲。
A项,用发卡固定头发,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B项,用铅笔盒装铅笔,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C项,用手套保护双手,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D项,用剃须刀修剪胡子,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在使用遣词造句法时,应确保补充的文字尽量相同,只有D项与题干补充的文字完全一致,其他三项所补充的文字都与题干不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7、【判断推理】客车:载客

A:电影:观众

B:歌曲:戏曲

C:货车:运输

D:音乐:播放

正确答案:C

解析:客车是用来载客的,货车是用来运输的。故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鸡蛋:孵箱

A:细胞:器官

B:胚胎:孕育

C:受精卵:子宫

D:养分:土壤

正确答案:C

解析:鸡蛋在孵箱里孵化。
A项,器官由细胞组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胚胎是孕育的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受精卵在子宫里成长,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土壤中含有养分,是包含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9、【判断推理】研究人员为了验证一种长寿新药的效果,用两组小白兔进行了试验。他们对无差别的两组小白兔注射了新药,然后将其中一组关在笼子中饲养,另一组放在自然环境中饲养。结果发现,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小白兔的平均寿命比笼子中饲养的小白兔延长了1/10。研究人员由此认为,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发挥新药的功能。
以下哪项最有可能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假设?

A:关在笼子中的小白兔生活得不愉快

B:注射了新药之后的小白兔生活得更轻松

C: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小白兔生活得更轻松

D:新药功能的发挥和实验对象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小白兔的平均寿命比笼子中饲养的小白兔长”,得出“轻松的环境有利于发挥新药的功能”这一结论。题干论证在“自然环境”和“轻松的环境”之间明显存在跳跃,需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关在笼子中的小白兔生活不愉快,并没有说明笼子中的环境是否为轻松的环境,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B项,并未涉及小白兔生活的环境是否轻松,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C项,直接指出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小白兔生活得更轻松,在“自然环境”与“轻松的环境”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D项,只是说新药功能的发挥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并不明确,无法得知轻松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新药功能的发挥,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6题

10、【判断推理】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
②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
③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
④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

A:①

B:

①②③

C: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前件为“认识错误”,后件为“改正错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肢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知,只有当前件假和后件真时,该命题才为假,即只有“没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才为假,即②为假,其它情况都可能出现,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①③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