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1638

发布时间:2023-04-28 20:41     浏览量:28

1、【判断推理】税收中性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尽可能减少税收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运用到税收中性原则的是:

A:出台政策要求企业多纳税

B:减免征收外资企业所得税

C:税率不与收入水平相挂钩

D:提高企业营业税的起征点

正确答案:C

解析:税收中性原则定义的关键信息:尽可能减少税收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
A项,要求企业多纳税,是通过增加税收影响市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减免外资企业所得税,是通过税收影响市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收入水平与市场密不可分,税率不与收入水平相挂钩,体现出尽可能减少税收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符合定义。
D项,提高企业营业税的起征点,是通过减少税收影响市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9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1题

2、【判断推理】水电站:电车

A:油田:汽车

B:风车:台灯

C:核电站:核潜艇

D:水库:水龙头

正确答案:A

解析:水电站可以发电,电能是电车的动力来源。
A项,油田可以产油,石油是汽车是动力来源,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风车可以用于发电、提水灌溉等,电能可以为台灯提供能源,但并非动力来源,而A项的汽车和题干的电车均为交通工具,因此该项与题干的关系不如A项紧密。
C项,核电站可以发电,但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水库可以供水,但其与水龙头不存在提供动力来源的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3、【判断推理】(       ) 对于 风险 相当于 精兵简政 对于 (       )

A:亡羊补牢 效率

B:枕戈待旦 业绩

C:克己奉公 资源

D:曲突徙薪 成本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目的是降低风险;精兵简政形容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目的是提高效率。前者体现降低,后者体现提高,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与风险无关;精兵简政与业绩无关,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克己奉公形容严格要求自己,奉行公事,与风险无关;精兵简政的目的是节约资源,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目的是降低风险;精兵简政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96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05题

4、【判断推理】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我们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的是:

A:如果实行依法治国,我们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B:如果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我们的事业就能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

C:如果不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D: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就不能实行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推理关系为:①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实行依法治国;②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③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上述推理可以构成连锁推理,即④不实行依法治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事业没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为“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其他均为无效推理。
A项的推理关系为“实行依法治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否定④的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是无效推理,排除。
B项的推理关系为“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事业拥有牢固的政治基础”,通过否定④的前件推出否定的后件,是无效推理,排除。
C项的推理关系为“不实行依法治国→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通过肯定④的前件推出肯定的后件,是正确推理,当选。
D项的推理关系为“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不能实行依法治国”,通过肯定④的后件推出肯定的前件,是无效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3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9题

5、【判断推理】谷子大约在5000万年前开始从水稻中分化出来,分化之后的基因组结构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研究人员发现谷子的2号和9号染色体分别由水稻的7号和9号、3号和10号染色体融合而成。同时,他们发现这两次融合事件也发生在高粱的染色体中,由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两次染色体融合事件应该发生在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之前。
上述推理需要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发生在谷子从水稻中分化出来之后

B:高粱与谷子之间的共线性小于高粱和水稻之间的共线性

C:3号和10号染色体融合之后不大可能再分离开来

D:谷子由水稻分化出来之后又发生了一次染色体融合事件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谷子的染色体中发生的两次融合事件也发生在高粱的染色体中→这两次染色体融合事件是发生在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之前。
A项,指出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发生在谷子从水稻中分化出来之后,如果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发生在谷子从水稻种分化出来之前,则高粱的染色体中并不会发生这两次融合事件,否定A项无法得出结论,故A项是上述推理所需的前提,保留。
B项,指出高粱与谷子之间的共线性小于高粱和水稻之间的共线性,共线性的大小与融合事件发生时间的早晚无关,故B项不是上述推理所需的前提,排除。
C项,指出3号和10号染色体融合之后不大可能再分离开,这两个染色体融合后是否分离与融合事件发生时间的早晚无关,故C项不是上述推理所需的前提,排除。
D项,指出谷子由水稻分化出来之后又发生了一次染色体融合事件,新发生的染色体融合事件与题干的两次融合事件无关,故D项不是上述推理所需前提,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6、【判断推理】受欢迎的公众指的是组织盼望与其建立和发展关系,对方也有相应的需求,主动与组织建立关系的公众。被要求的公众是指组织单方面希望建立和发展关系,而对方则缺乏相应的热情,需要组织去努力争取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是指组织方面不愿接触,力图躲避,但对方想建立和发展关系并穷追不舍的公众。
如果我们把企业看做是组织的话,对于企业来说,不受欢迎的公众是:

A:政府主管部门

B:慕名而来的应聘者 

C:企业的竞争者

D:

揭发企业不法行为的记者

正确答案:C

解析:D项企业不愿接触、力图躲避,但记者却试图与企业建立联系,属于不受欢迎的公众。A项是被要求的公众,B项是受欢迎的公众,C项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者都没有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愿望。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多态现象:指同种生物的个体对于某些形态、性质所表现的多样性的状态。
下列属于多态现象的一项是: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C:普通的马大多单色,而斑马是黑白相间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正确答案:B

解析:多态现象的定义要点是:同种生物的个体。A项“扑朔”和“迷离”都是具体的动作,而不是对形态、性质表现出的状态,C项普通马和斑马不是同种生物,D不涉及性质的多样化,只有B是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信号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耳膜

A:手机 神经

B:电线 录音

C:天线 声波

D:网络 音乐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手机可以发射或接收信号,耳膜和神经没有类似的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信号和电线没有必然联系,录音和耳膜也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天线可以接收信号,耳膜可以接收声波。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网络可以传输信号,耳膜可以接收音乐的声波,而非接收音乐。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       ) 对于 裁判 相当于 案件 对于 (       )

A:比赛 法官

B:黑哨 上诉

C:球员 法庭

D:比分 律师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裁判对比赛进行判决,法官对案件进行审判,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黑哨是体育比赛中裁判违反公平性原则的行为,针对案件进行上诉,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球员是裁判的评判对象,在法庭上审理案件,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裁判的判决会影响比分,案件由律师代理,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6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5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

10、【判断推理】

老鹰:树枝:天空

A:

蜜蜂:蜂箱:花丛


B:

蟒蛇:山涧:森林


C:

蚊子:沟渠:野外


D:

鲈鱼:江河:海洋


正确答案:A

解析:

树枝和天空一般分别是老鹰栖息和捕食的场所,老鹰在树枝上栖息,在天空中捕猎。

A项,蜂箱和花丛一般分别是蜜蜂栖息和采食的场所,蜜蜂在蜂箱中栖息,在花丛中采蜜,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山涧和森林均可以作为蟒蛇栖息和捕食的场所,二者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沟渠和野外均可以作为蚊子栖息和捕食的场所,二者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鲈鱼是淡水鱼,不能在海洋中生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6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