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32

发布时间:2023-07-26 2:41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________内容。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更理性健康的舆论空间,为互联网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________,但更少不了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扬长避短,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干预 添砖加瓦

B:决定 保驾护航

C:影响 遮风挡雨

D:代替 披荆斩棘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作为技术的算法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让其完全处于主宰地位。“干预”指过问,“影响”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二者语义程度过轻,排除A、C。“决定”指做出主张,“代替”指某物代某物起作用,B、D两项符合题意。
第二空,“保驾护航”指保护某事物让其能正常发展;“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完善法律法规、净化舆论空间都是为了让信息传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1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6题

2、【言语理解】政府当然应该接受批评,但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不是谣言。如城管,你可以批评授权过度,也可以批评一些地区没有将城管纳入体制编制带来的执法倾向的不当。但在网上整天发一些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准确事实描述的图片故事,就不是一种正常的批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政府应该接受人民的合理批评

B:只有走正规的渠道,批评政府才能奏效

C:批评政府应该有理有据,遵循事实

D:批评政府不能靠煽动民众情绪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论点“政府当然应该接受批评,但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不是谣言”,其后以具体事例展开论述,佐证此论点。C项“批评政府应该有理有据,遵循事实”与论点符合,当选。
A项说法无误,,但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B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得出。D项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

3、【言语理解】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

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可推出。
B项,由“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可知,中西方的“差异”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并达到和谐的,且“难以为继”的说法无法从文中推知。
C项,由“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可推出。
D项,由“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可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科学家都在开展地球科学研究。最近,有科学家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提出缓解温室效应的两种方案。其中一种方案是在稍低于卷云自然形成的上层大气中加入微小的沙尘颗粒,以________卷云的形成。卷云不同于会反射阳光的白云,而更像覆盖在地球上的毯子,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地球也就越来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减少 冷

B:增加 冷

C:减少 热

D:增加 热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可知,热量无法向太空辐射,地球则会越来越“热”,排除A、B。第一空,分析可知,卷云阻碍了热量向太空辐射,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则需要“减少”卷云,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3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28题

5、【言语理解】①在丹麦、瑞士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③④①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⑥②④①⑤③

正确答案:C

解析:⑥有指示代词“这”,一般不放段首,由此可排除A、D。②末尾的“动物”与④开头的“动物”互相呼应,形成顶真结构,故④应紧跟在②后面,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6、【言语理解】穿越八百载风雨,大足的千手观音已“________”。幸得文物修复师的双双妙手,方令这尊“大足石刻的精华”保有________的希望。可惜,妙手救得了石像,却难以医治这一行当________的顽疾。文物修复师队伍极为窘迫的现状之下,是我们对于文物命运的担忧,更是对于文物修复技艺如何传承的追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病入骨髓 否极泰来 难以为继

B:病入膏肓 重现风采 后继乏人

C:病骨支离 重见天日 后继无人

D:病魔缠身 枯木逢春 青黄不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已”“保有……希望”可知千手观音到了很难挽救的地步。“病骨支离”形容病体十分衰弱。“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两者均未体现“难以挽救”之意,排除C、D。“病入膏肓”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也比喻情况严重,无法挽回。“病入骨髓”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等。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否极泰来”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此处说的是“大足的千手观音”这一文物的修复问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排除A。“重现风采”指重新显现原来的风度神采。填入符合题意。将B项代入第三空验证,“后继乏人”指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与文物修复师极为缺乏的语境相照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7、【言语理解】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了能在激光脉冲照射下收缩的肌肉细胞。这种被称为“生物综合设计”的仿生学新理念除了________自然生物进行设计,还直接使用了真正的肌肉组织,不但融合了生物组织的优点并跳过仿生肌肉阶段,将目标专注于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轻量、低耗的肌肉组织控制系统,同时也模糊了自然物和机械装置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参考 界限

B:对比 概念

C:模仿 功能

D:根据 差异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仿生学新理念是仿照自然生物进行设计的,填“参考”或“模仿”恰当,排除B、D。
第二空,与“模糊”搭配,“界限”比“功能”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木器和石器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类型材料——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但历史的发展很不均衡,数千年中,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没有什么大的变迁。但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对已知物施加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即使是游离状态的金、银、汞等,人们也都开发了一些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的提纯方法。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有机材料几乎都是直接取之于生物

B:石器是无机材料家族的原生态成员

C:陶瓷、金属是人类创造的无机材料

D:人造材料未来将全面取代有机材料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有机材料除了木器以外,就是毛皮、秸秆这些可以从生物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
B项,由“除了石器之外,全是依靠人类智慧对已知物施加化学变化之后创造出的新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
C项,由“无机材料发展出了陶器、瓷器、金属、玻璃等人造材料”可推出,表述正确。
D项,无中生有,且“将全面取代”说法过于绝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3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3题

9、【言语理解】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______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______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缺口”不能与“严峻”搭配,排除C。
第一空,“流失”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与句意不符,排除D。 “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充裕”表示充足富裕。“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需求不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的应是人才是否足够的问题,故应填“充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10、【言语理解】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①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③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④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C

解析:结合文段,文中主要论述的是人的欲望问题,四个画线句子中,①、②、④句中都提到了人的欲望,③句中则描述的是“度”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5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