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常考题集2213

发布时间:2023-07-23 6:52     浏览量:7

1、【常识判断】关于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菜和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乳酸菌的发酵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

C:细菌有完整的能量代谢系统,可以独立地生长繁殖

D:木耳是真菌的一种,常生长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说法错误。腐乳的发酵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比如青霉、曲霉、毛霉、酵母等,其中毛霉是主要的参与者。乳酸菌并没有参与腐乳的发酵过程。酸菜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是乳酸菌。
B项说法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活细胞通常就会变成结晶体。
C项说法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但是有进行代谢的完整的酶系统,可以独立生长和繁殖。
D项说法正确。木耳是真菌的一种,常生长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6题

2、【常识判断】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及改革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

B:桑弘羊改革——盐铁专营,铸币权归中央

C:王安石变法——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实行连坐之法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对应正确。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推动君主立宪的道路。B项对应正确。汉朝的桑弘羊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盐铁官府专营,铸币权归中央、均输平准等。C项对应错误。明代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不是王安石的改革内容。D项对应正确。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封疆;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实行连坐之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等为主要内容的变法。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洗涤用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加酶洗衣粉,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B:使用酸性的洗发液可以有效去除头发上的油脂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是为了减少对皮肤和衣物的伤害

D:洗洁精借助表面活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污物进行溶解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酶的活性受到抵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达到最适宜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减弱,温度过高,酶将失去活性,影响洗涤效果。
B项说法错误。头发上的油脂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但此反应是可逆的,即在相同条件下,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会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油脂,所以使用酸性的洗发液不能有效去除头发上的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碱性的洗发液才可以有效去除头发上的油脂。
C项说法错误。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迅速繁殖。藻类耗尽水中的氧气,使水生动植物死亡,大量的藻类也因缺氧而死亡腐烂,水质变坏。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主要是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环境。
D项说法正确。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有机分子,它一头亲水、一头亲油的特殊结构,使得它既能溶于水又能瓦解油渍。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它的去污原理是靠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对各种油腻污渍等进行溶解、乳化、分散、悬浮,随后通过清水漂洗从餐具表面分离出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3题

4、【常识判断】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辛味药:连翘、杏仁

B:甘味药:当归、人参

C:酸味药:陈皮、黄连

D:苦味药:黄柏、乌梅

正确答案:B

解析:中药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A项错误。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连翘与杏仁都属于苦味药。
B项正确。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当归与人参都属于甘味药。
C项错误。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陈皮与黄连属于苦味药。
D项错误。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黄柏属于苦味药,乌梅属于酸味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5、【常识判断】对有关古代税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朝采用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

B:宋朝王安石采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措施直接缓解了政府财政收入困难

C: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力役改为雇役。政府雇人代役,全部简并为一条

D: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的措施使得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关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元780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以户税和地税为标准,分夏、秋两季征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A项说法正确。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王安石变法中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符合题意;而保甲法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与税法无关,B项说法错误。明朝嘉靖时期开始实行“一条鞭法”,将赋役、方物、土贡等合为一条,按亩征收,又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C项说法正确。公元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使得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关,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

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B: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D: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错误。被农药污染的食品煮熟后仍有污染,不能食用。
B项错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C项错误。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D项正确。确认自己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素吸收;用手帕、布带或绳索立即在伤口近心端3~5厘米处捆绑,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但每隔20分钟松绑2~3分钟,以免肢体缺血坏死。经紧急救治后,应迅速到医院抢救。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极其丰富,从表面上看,不同的生物之间似乎并没有相同之处,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以下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由单细胞构成

B:需要能量才能生存

C:具有生命周期

D:新陈代谢

正确答案:A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8、【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先秦诸子百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孙武是兵家思想代表人物

B:老子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

C: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荀子的学生

D: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创始人为墨翟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叙述正确。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著有《孙子兵法》。
B项叙述错误。“内圣外王”是道家和儒家共同倡导的思想。“内圣外王”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
C项叙述正确。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荀子的学生。
D项叙述正确。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学派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钜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下列表述体现了坚持底线思维的是:

A:政治建设方面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B:经济建设方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C:文化建设方面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D:外交战略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确答案:A

解析: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也是认识把握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需要学习科学理论,增强大局意识,常怀忧患之心,坚定战略意志,弘扬斗争精神。
A项当选。“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与题干中“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主旨一致,体现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坚持底线思维的体现。
B、C、D三项不选。“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朝着好的局面发展的目标,并非“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不符合底线思维的概念,未体现坚持底线思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6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5题

10、【常识判断】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但《诗经》有“其桐其椅”,这里的“椅”是指:

A:一种车

B:一种床

C:一种席子

D:一种树木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正确。“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出自《诗经》中的《小雅·湛露》,意为“那些同类的梧桐山桐,一树比一树果实累累”。此处的“椅”指的是山桐子木,即梓树中有美丽花纹者。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7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