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2203

发布时间:2023-07-21 23:09     浏览量:15

1、【判断推理】奇虾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大型无脊椎海洋动物,是目前已知最庞大的寒武纪动物。化石表明这种动物口器有十几排牙齿,直径有25厘米,粪便化石长10厘米、粗5厘米。由此推测,奇虾体长可能超过2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寒武纪时期,海洋虾类食物充足

B:25厘米直径的巨口奇虾可掠食当时的任何大型生物

C:对于大型无脊椎动物而言,牙齿越多身体越长

D:寒武纪时期的海洋虾类,其牙齿和体长有比较固定的构成比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寒武纪时期最庞大的动物奇虾口器有十几排牙齿等情况推出奇虾体长可能超过2米。
A项,食物充足不能推出体长大小,不能支持题干推测。
B项,能否猎食大型生物与体长无关,不能支持题干推测。
C项,由“牙齿越多身体越长”也无法确定奇虾的具体长度。
D项,指出牙齿和体长有固定的构成比例,在牙齿和体长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可以由十几排牙齿推测出体长可能超过2米,最能支持题干推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2、【判断推理】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破窗效应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一条街道有些许纸屑,人们最终会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随处丢弃

D: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主人更换玻璃,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正确答案:C

解析:破窗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会诱使人们效仿,变本加厉。
A项,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并非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B项,指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不符合定义。
C项,有纸屑放任不管,导致人们变本加厉,都不注重保护环境而乱扔垃圾,符合定义。
D项,打破窗户更换玻璃,推动社会就业,并未体现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4题

3、【判断推理】协同治理:指政府部门为了达成公共利益的目标,通过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的工作模式。
下列属于协同治理的是:

A:某市辖区内有多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管辖一片区域,有的街道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公益服务的绿色通道

B:某高校学生会多次组织大学生深入周边社区,开展心理咨询、消防安全讲座、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表彰

C:为创建卫生城市,某市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卫生防疫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环卫工人和城管人员各司其职,积极工作

D:某市为确保城市公交畅通安全,每个公交站台都配有治安巡查员,这些人员中既有职能部门的,也有志愿者协会成员,还有退休者

正确答案:D

解析:协同治理的定义要点:①通过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②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A项,说的是街道办的情况,街道办是政府组织,不符合要点①。
B项,学生会开展公益活动,并非社会管理活动,不符合要点②。
C项,某市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通力合作,均为政府组织,不符合要点①。
D项,治安巡查员中包括职能部门人员、志愿者协会成员、退休者等,即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8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7题,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

4、【判断推理】刘红发现在每次考试前喝高浓度加蜂蜜的枸杞茶,她发挥得就特别好,答题速度快,准确率高。因此,她认为要么是蜂蜜要么是枸杞含有的化学成分对她考试发挥好起了重要作用。
以下哪项为真,能削弱刘红上述的结论?
①刘红喝高浓度加蜂蜜的大枣茶后考试发挥的效果和喝高浓度加蜂蜜的枸杞茶考试发挥的效果一样
②刘红喝咖啡后考试发挥的效果与喝高浓度加蜂蜜的枸杞茶考试发挥的效果一样好
③李明考试发挥的效果比刘红好,但是李明从不在考试前喝高浓度加蜂蜜的枸杞茶

A:①②③

B:①

C:③

D:②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是一个选言命题,其两个肢命题为:蜂蜜的化学成分对她考试发挥好起了重要作用;枸杞的化学成分对她考试发挥好起了重要作用。
①只否定了其中一个选言肢,不能否定整个选言命题。
②否定了两个选言肢,则选言命题为假。
③与命题无关。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7题

5、【判断推理】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

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

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②小说出版之后,作者无力改动,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完成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但小说本身是否有缺陷没有提及,无法推出。
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小说写完之前,作者总是力求其完美无缺,再结合细节信息②,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所以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可以推出。
C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但并不代表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价,无法推出。
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小说出版后,作者无力改动,但并不是代表作者与小说无关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

6、【判断推理】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了解他所在社区的人们喜欢的纯牛奶是伊利还是蒙牛。他找了些喜欢纯牛奶的人,要他们通过品尝指出喜好。杯子上不贴签,以免商标引发明显的偏见,于是将伊利的杯子标志为“M”,将蒙牛的杯子标志为“Q”,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更喜欢蒙牛的牛奶,而非伊利牛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参加者受到了一定的暗示,觉得自己的回答会被认真对待

B:参加实验者中很多人都没有同时喝过这两种牛奶,甚至其中30%的参加实验者只喝过其中一种牛奶

C:多数参加者对于伊利牛奶和蒙牛牛奶的市场占有情况是了解的,并且经过研究证明,他们普遍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心态

D:在对参加实验的人所进行的另外一个对照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这些实验中的大部分更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大喜欢M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超过一半的人更喜欢蒙牛的牛奶,而非伊利牛奶。题干论据:选择字母Q的人比选择字母M的人多。  
A项,参加者认为自己的回答会被认真对待,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结果的准确性,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很多人都没同时喝过两种牛奶,证明了他们是根据喜好做出的选择,加强了结论。  
C项,虽然人们有同情弱者的心态,但由于参加者不知道哪个是伊利,也不能削弱结论。  
D项,指出实验结果是由于参加者更多的喜欢英文字母Q,而不是因为喜欢蒙牛的牛奶,即实验结果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7、【判断推理】冰:水

A:木:炭

B:桑田:沧海

C:犬:獒

D:火:灰

正确答案:A

解析:冰经过一定变化(加热)后会化成水。
A项,木经过一定变化后会变成炭,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桑田泛指田畴,沧海指大海,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獒是犬的一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灰是物质被火烧过后的产物,不是火变成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

8、【判断推理】已知:
①任何在三环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的最低限速是80千米/时
②电动助动车的最高速度是45千米/时
③小张的轿车号牌尾号是单号,只能在单日才被允许驶入三环路
④今天是10月11日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________项断定也一定为真。
Ⅰ.如果小张某天驾驶轿车的速度超过了80千米/小时,那么当日一定是单日
Ⅱ.电动助动车不允许驶入三环路
Ⅲ.今天小张的轿车仍然有可能不被允许驶入三环路

A:Ⅰ、Ⅱ、Ⅲ

B:Ⅰ和Ⅲ

C:Ⅰ和Ⅱ

D:Ⅱ和Ⅲ

正确答案:D

解析:①可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三环路上行驶→最低限速是80千米/时;②可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电动助动车→最高速度45千米/时;③可转化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单日←小张的轿车被允许驶入三环路。
Ⅰ,肯定①的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不一定为真;
Ⅱ,肯定②的前件可得肯定的后件,再根据否定①的后件可得否定的前件,则电动助动车不能驶入三环,因此Ⅱ一定为真。
Ⅲ,由条件③可知,小张的轿车只能在单日才被允许驶入三环路,但并不表示只要是单日就一定被允许驶入三环路,由条件④可知,今天是单日,所以今天小张的轿车有可能不被允许驶入三环路,因此Ⅲ一定为真。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9、【判断推理】升华指的是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涉及升华的是:

A:失恋后的她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

B:他拼命地工作以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C: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了《史记》

D:《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

正确答案:A

解析:升华的定义要点:①个体将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②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A项,失恋后写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长诗,是将失恋后被压抑的情绪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符合定义。
B项,拼命工作以忘掉不愉快的经历,但拼命工作并非建设性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C项,司马迁遭遇宫刑后写出《史记》,但《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并非个体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表现,不符合要点①。
D项,林冲被逼上梁山,从此杀富济贫,但杀富济贫并非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10、【判断推理】当前,很多高校规定研究生毕业之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并将其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校方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有利于提高其学术水平,增强其学术能力,既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然而,最近某高校取消了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的规定,受到许多研究生导师的认同。他们认为,这一规定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

A:该校的研究生素质高,即使学校不做规定,大部分研究生也会想方设法发表论文

B:该校曾有极少数研究生为了学位而肆意抄袭、买卖论文,严重影响学校声誉

C:该校许多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修改学生的投稿论文

D:该校过去用论文发表要求来代替培养过程监督,导致学生难以沉下心来研究学问

正确答案:D

解析: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这一规定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A项,指出该校大部分研究生会想方设法发表论文,与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这一规定是否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无关,不能支持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
B项,指出该校曾有极少数研究生为了学位而肆意抄袭、买卖论文,严重影响学校声誉,与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这一规定是否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无关,不能支持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
C项,指出该校许多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修改学生的投稿论文,与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这一规定是否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无关,不能支持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
D项,指出该校过去用论文发表要求来代替培养过程监督,导致学生难以沉下心来研究学问,说明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这一规定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因此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与学位获得资格挂钩的规定更有利于培养该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可以支持研究生导师们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9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