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137

发布时间:2023-07-12 11:12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膳食指南本身不是科学研究,它是政府组织专家,对过去几年中公开发表的涉及饮食与健康的科学文献进行的汇总与梳理。不同的文献研究的对象、方式和考察的健康指标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指南的制定是把这些不同的研究进行统一的考察,然后根据证据的强弱做出“推荐”,这些推荐只是根据目前的证据所能做出的合理“判断”,而不是对该问题的“盖棺定论”。
下列说法与文段不符的是:

A:膳食指南受到当下研究成果的制约

B:膳食指南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往往会产生变动

C:膳食指南所做的推荐其实不具有参考价值

D:不同的研究者有时对同一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文段最后一句话“这些推荐只是根据目前的证据所能做出的合理‘判断’,而不是对该问题的‘盖棺定论’”可推出。
B项,由“对过去几年中公开发表的涉及饮食与健康的科学文献进行的汇总与梳理”可推出。
C项,“不具有参考价值”由文段无法推出,且与常识相悖,当选。
D项,由“不同的文献研究的对象、方式和考察的健康指标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可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5题

2、【言语理解】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回顾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________,欧盟采取得当的________,有效地控制住了危机的蔓延与发展,从而在最近几年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的佳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 办法

B:历程 措施

C:经历 手段

D:经过 举措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的事情,只能用于修饰人,排除C。“经过”指过程、经历。一般用于形容某一具体事件,排除D。
第二空,“办法”比较口语化,不符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文的用语风格,排除A。在官方用语中,“回顾……历程”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0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3、【言语理解】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健康的伤害更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B:灾害天气中各种尺寸颗粒物的致病机理

C:重金属等会溶解于血液中危及人体健康

D:灰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伤害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为主旨句,指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下面用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值来比较论证,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故文段强调的是对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伤害,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文段论述的灰霾天气对人体的伤害,B、C两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A项是对灰霾天危害论述的内容之一。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4、【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正确答案:B

解析:B项“自己”指代不明,既可指代“首长”,也可指代“我”。其他选项无歧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5、【言语理解】在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60后”________,指点江山,________;“70后”________,常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________,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A:激扬文字 一泻千里 讷言敏行 深思熟虑

B:好为人师 胸有成竹 谨言慎行 袖手旁观

C:深思熟虑 激扬文字 敏锐多思 袖手旁观

D:激扬文字 胸有成竹 袖手旁观 深思熟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固定搭配,据此可快速锁定C。验证C项,“深思熟虑”对应“60后”的老成持重,“敏锐多思”对应“70后”常制造深度话题的深刻,“从不袖手旁观”对应“80后”参与度高的活跃,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6、【言语理解】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

B:首当其冲

C:理所当然

D:无可置疑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词义与句意不符,可首先排除B。“理所当然”“无可置疑”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而不能作主语,排除C、D。“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切要办的要事,可作主语。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7、【言语理解】天文学家们宣布,他们通过太空望远镜_______到了三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环境似乎很适宜生命存在。而且,其中一颗的表面可能_______着大片海洋,因此它_______与地球一样,呈现出美丽而迷人的蓝色。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行星。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但却带着哲学意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观察 覆盖 也许

B:观测 覆盖 也许

C:观测 存在 一定

D:观察 存在 可能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观测”指观察测量,多指有距离的事物。“观察”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或考查,多指近距离的。用太空望远镜对行星进行研究,用“观测”更适合,排除A、D。第三空,由第二空前的“可能”可知“一定”用在此处太绝对,排除C。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题

8、【言语理解】①终究发展是一个长远的事业,而环境恶化的治理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②生存环境,给人类社会提出了严正警告: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发展
③厚厚的指灰,似在解释着沙尘暴的逼人气势到底有多凶猛
④更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治理污染——污染治理,反复无穷。孰轻孰重,谁人不知啊
⑤窗台上落满尘埃,手指在上面轻轻一划,如同艺术家作沙画一般,清晰非常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①③

B:⑤③②①④

C:③④⑤①②

D:⑤②③①④

正确答案:B

解析:由⑤“窗台上落满尘埃,手指在上面轻轻一划”、③“厚厚的指灰”可知,两句论述内容紧密相关,且⑤在前,③在后,由此可直接锁定B。验证B项,⑤③由窗台的尘埃划出的指灰引出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②进一步点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发展,①④具体说明如何正确看待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9、【言语理解】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             。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             
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
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
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
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开头提出了鉴赏和研究两个概念,先分析的是“鉴赏”,接下来要分析的自然是“研究”,为了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前面的形式为“鉴赏是……”,后面应为“研究……”,而不是“……是研究”。并且②比①语气要重,更能突出研究的特点。所以第一空应选②。排除AD项。第二空要填的内容要和前文照应,“观花的游人”可以随意的评论与谈话,对应的是“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植物学家”需要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对应的是“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一本好的社会科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________,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微知著

B:管中窥豹

C:一叶知秋

D:洞若观火

正确答案:A

解析:“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洞若观火”形容对事物观察得清楚明白。“管中窥豹”“洞若观火”与“琐屑的生活细节”不能构成对应关系,排除B、D。“一叶知秋”侧重于由局部推知未来。描述“好的社会科学著作”,用“见微知著”更恰当,且能与“琐屑的生活细节”相对应,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