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关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瑞雪兆丰年”说的是我国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状况
B: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粟的种植,同时也是核桃的重要产地
C: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由此而来
D: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壤贫瘠,适宜发展旱作农业,粟的种植较为普遍,同时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适宜栽植核桃;成都平原两千多年来素有“天府之国”之称,都江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华北平原缺水严重,另外还有风沙、盐碱的困扰;B、C、D三项说法正确。“瑞雪兆丰年”主要是说冬小麦的种植,以华北地区为主,东北为春小麦种植区,A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
A:大力发展重工业,努力提高农业生产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进入社会主义
C:将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最终全面实现现代化
D: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答案:D
解析: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会遇到生物胁迫,比如食植动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多种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的是:
A:玫瑰长刺
B:睡莲长出宽大的叶子
C:巨魔芋的花散发烂鱼臭虾似的臭气
D:伞形科植物释放特殊气味吸引胡蜂捕食其体上的毛毛虫
正确答案:B
解析:生物胁迫是来自其他种类生物的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指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还有线虫、昆虫和食草动物的侵害以及杂草的侵害等。
A项属于。玫瑰长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叶、花和芽,不让野外的动物或鸟类把它们吃掉,即保护自己不受或少受外界侵害。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
B项不属于。睡莲喜强光,为了增加接收光照的面积,才长出宽大的叶子,这体现的是生物的适应性,其间并未受到其他生物胁迫。其不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
C项属于。世界上最著名的臭味植物为巨魔芋,属天南星科。其开花不久就臭不可闻,使得害虫不能近身,但会有逐臭的苍蝇来访,为之传粉。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
D项属于。当有昆虫取食伞形科植物时,该植物可以释放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吸引天敌来猎捕昆虫。其属于植物防御生物胁迫。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1题
4、【常识判断】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正确答案:C
解析:《汉宫秋》为元代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传统乐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笛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B:唢呐在传统的定调方法里,是以使用的乐器为依据的
C:埙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
D: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其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笛,七孔,竹筩也。”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B项说法正确。唢呐在传统的定调方法里,是以使用的乐器为依据的。不论尺寸长短或木管粗细,一律以全按(把所有的音孔都按上,也就是筒音)称为“本调”。
C项说法错误。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迄今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其因多为陶土烧制而成,亦称陶埙。笙,古代吹奏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埙与笙的外形有很大的区别。
D项说法正确。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在当地通常用来吹奏山歌、农曲等。葫芦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某公立大学以其教学大楼产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B:某乡镇企业以所属土地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C:某农民以所属宅基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D:某国有企业以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正确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由第(一)项的规定可知,B项做法错误;由第(三)项的规定可知,A项做法错误;由第(二)项的规定可知,C项做法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7、【常识判断】每年春天,广州经常出现“返潮”现象,俗称“回南天”。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来到我市,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高,遇到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较低,极易发生( )现象,使地面、墙壁冒“冷汗”。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液化
正确答案:D
解析:A、B、C三项错误。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升华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三项都没有体现出“冷汗”,不符合题意。
D项正确。“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的到来,致使气温回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物体如墙壁、地面就会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出现“回南天”现象。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如果美元贬值,因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B:世界新兴经济体将增加美元储备
C: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上升
D:我国经销商将减少进口美国产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所谓的大宗商品,多半指的是能源(如石油)。当今大宗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来买这些商品,必然会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B项错误。如果美元存在的贬值风险,我们一方面要控制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以规避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
C项错误。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中国商品的价格提高了,美国人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的中国商品减少,不利于增加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D项错误。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购买美国产品,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9、【常识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根据该建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十四五”时期末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B:
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
C:
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再翻一番
D:
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正确答案:D
解析: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项表述错误。该建议指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是指2021年到202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是2035年要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十四五”时期末要实现的目标。
B项表述错误。该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表述错误。
C项表述错误。该建议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该建议并未提及“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再翻一番”。
D项表述正确。该建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题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宗法制
B:明朝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C: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
D:三公九卿制始于汉武帝时期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
B项错误,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C项正确。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
D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