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021

发布时间:2023-06-25 16:1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世界遗产指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和自然财产。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遗产点也不能________。事实上,申遗成功后,遗产点每年都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监测报告,如地质与环境监测、气象环境监测等,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督,按照高标准来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 规划

B:故步自封 管理

C:高枕无忧 保护

D:沾沾自喜 建设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后文提到申遗成功后,遗产点每年都要提交详细报告,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督。也就是说,世界文化遗产这个称号并不是永久性的,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如果后续保护不到位,可能会有摘牌风险。“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就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高枕无忧”指平安无事,不用担忧。A、C两项皆符合文意。B项“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D项“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二者均不能表达申遗成功就万事大吉,后续不用努力的意思,排除B、D。
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不是怎么规划,“保护”填入更恰当,且“保护文化遗产”为习惯搭配,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应该看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障碍就是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创新驱动全面转型、开放促进进步不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更是根本出路。尽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能否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建成的大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创新和开放共同构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点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

C: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先决条件,开放是带来进步的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引出创新和开放的重要性,即“创新驱动全面转型、开放促进进步不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更是根本出路”,接着以“尽管……但……”对其做进一步说明。故文段意在强调创新和开放对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有重要意义。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
B、C两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非文段主旨所在,排除;D项未提到“创新”和“开放”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3、【言语理解】“多”与“少”,两者之间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对立存在,而恰恰是“量变”与“质变”之间的一个________。一味追求多,或一味追求少,都有可能把事物引向________的另一面。因而,在看待“多”与“少”上,也要有辩证的观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状态 意料之外

B:中间过程 无法控制

C:相对状态 难以接受

D:演变过程 截然相反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不仅仅是……而恰恰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对立存在”构成反对对应关系,表示“多”与“少”并非对立关系,“独立状态”“相对状态”均表示“对立”,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A、C。
第二空,由“另一面”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一味追求多或少,都有可能会把事物引向与其相对的反面,“无法控制”不能体现“另一面”的特点,排除B。“截然相反”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4题

4、【言语理解】当家中有人做客时,自己的孩子坐在凳子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乱动,结果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了下去,然后哇哇大哭。这时,许多父母会斥责孩子:“看个动画片都不老实,自己把自己摔了还有脸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批评很可能只是父母在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摔倒的孩子正处于伤心中,无法领会父母批评背后的“深意”,只能听到父母的呵斥,因而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事实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众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形成及发展。一味地打骂、呵斥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在外人面前“丢了人”,还会使孩子形成“某件坏事的出现是自己活该”的消极思维。
对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堂前教子”可能适得其反

B:当众批评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C: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内心很愤怒,则教育意义不大

D:家里有客人时,最好不要斥责孩子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以家中有客人时孩子从凳子上摔下去大哭,父母呵斥孩子的例子,引出对父母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行为危害的探讨。B项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是当众批评孩子危害的一方面表现,概括不全面;C项脱离了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话题;D项“家里有客人”只是文段举的“当众批评孩子”的一种情况。A项的“堂前教子”是对“当众批评孩子”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5、【言语理解】“一带一路”更是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准确________沿线国家发展,________沿线国家人民的现实诉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 助力 响应

B:坚持 助力 回应

C:秉承 对接 回应

D:坚持 对接 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坚持”一般用来形容意志,不能形容“理念”,且“秉承理念”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助力”侧重外力推动,“对接”侧重直接联系。“一带一路”是国家间直接合作,用“对接”恰当,排除A。
第三空,“响应”与“诉求”搭配不当,“回应诉求”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6、【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B: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有歧义,“背着”的对象不明,可能是总经理一个人,也可能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C项有歧义,可以理解为祁爱群很高兴,也可以理解为援藏干部很高兴。D项有歧义,可以理解为黄昆患病住院,也可以理解为黄昆和姚明都患病住院。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7、【言语理解】①精神不集中,就容易出________。
②这座城市的许多道路还________着新中国成立前的街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差错 延用

B:差错 沿用

C:差池 沿用

D:差池 延用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差错”侧重于错误,“差池”侧重于意外。分析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容易出错,应填“差错”,排除C、D。
②句,汉语中无“延用”一词。“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8、【言语理解】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A: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B: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C: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D: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尾句提到: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由前文得不出这个结论,所以下文应该会对这个结论进行解释,即为什么说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故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9、【言语理解】“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             ,我却独爱此两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

B:难以忘却

C:盈篇满籍

D:罄竹难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多如牛毛”是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难以忘却”指记忆深刻,难以忘记。“盈篇满籍”指写满了篇章和书籍,形容内容多和丰富。“罄竹难书”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C项明显好过A、D项。B项和后面的“独爱”相矛盾,并且与前文不搭配。C项合适。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然后介绍了蒙古人通过战术、火器等的综合运用,突破了城墙的防御,最终使得城墙失去作用从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文段围绕“城墙”展开,选项中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6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6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