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019

发布时间:2023-06-25 10:09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世人心灵深处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们将这种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称为“救赎”。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当现有的水草用罄时,要找出路永远是寻找外在的绿洲。相反地,中国文化反映了大陆性农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办法不外是就地从自我努力开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进土壤与种子等,以期来年的庄稼生产有质与量的增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形成东西方“救赎”观念差异的背景

B:东西方“救赎”观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内涵不同

C:东西方文化对“救赎”有着不同的认识

D: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提出“救赎”的概念,然后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救赎”是寻找外在的出路,而中国文化是从自我努力开始。而二者的不同缘于一个反映的是游牧民族的感受,一个反映的是大陆性农民的感受。即二者的差异缘于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此表述最相符的为B,当选。
A项“背景”、C项“认识”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D项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2、【言语理解】对于科学家来说,数学公式可以展现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或者将复杂的东西简洁地表达出来,这的确________。但对普通大众中的一些人而言,公式也可能是令人生畏、晦涩难懂的;然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正是公式的________使其变得迷人:即使不能理解公式的含义,我们也可以被它打动,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公式蕴含着一些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含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 严谨

B:独树一帜 深奥

C:无与伦比 周密

D:妙不可言 神秘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时一般与“令人”搭配,且此处用来形容“数学公式”,程度偏重,排除A。“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此处修饰对象为“数学公式”,填入不恰当,排除B。
第二空,冒号后内容是对空缺处公式特点的解释说明,由“有些公式蕴含着一些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含义”可知,“周密”填入不合句意,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6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8题

3、【言语理解】有的摄影者对“后期”的重视几乎超过前期拍摄,作品全都美得不行。当“美” ________的时候,应该是有问题了。就像舞台上极为相似的明星一样,迷信“后期”只会消除自我。这样的作品创作,只是数量的________而已,创作者的个性被模糊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 叠加

B:俯仰可拾 堆砌

C:不胜枚举 积累

D:一成不变 提升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创作者的个性被模糊了”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含贬义,表达只是单纯数量增多。首先排除含褒义的“积累”“提升”,即C、D。“叠加”“堆砌”都含有堆叠的意思,“叠加”为中性词,“堆砌”为贬义词,且“堆砌”含有的大量使用华丽而无用元素的意思与“作品全都美得不行,却个性模糊”的语境也更契合,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4、【言语理解】(1)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借助于电子技术,人们      了多种“电子蛙眼”。
(2)如能      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3)国外已      一种人造卫星跟踪雷达系统,也是模仿鹰眼视觉原理的。
(4)不断改进这种电子蛙眼,并把它      雷达系统中,就可以准确的把预定要搜索的目标同其他物体分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研制出 投入使用 制成 运用到

B:制成 投入使用 研制出 运用到

C:制成 研制出 投入使用 运用到

D:研制出 运用到 制成 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四项均由“制成”“研制出”“投入使用”“运用到”四个词语组成,只是顺序不同。前两句较难排除,可从(3)句入手。“制成”的对象一般为有实体的产品,不能为抽象的“系统”,排除A、D。B、C两项的区别在于(2)(3)句。(2)句,与(1)句的“制成”电子蛙眼呼应,此处应是展望“电子鹰眼”这种新产品,“研制出”更符合此语境 ,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5、【言语理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是国家核心战略资源和社会重要财富。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安全是前提,更是基座。确保数据安全成为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手段。
接下来最不可能讲的是:

A: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B:多措并举保障数据安全

C:通过立法保障数据安全

D: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全场景保护数据安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重要性,然后引出数据安全的话题,强调了数据安全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意义。尾句提出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根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最有可能围绕如何保障数据安全给出解决对策。
B、C、D三项均与对策相关,都可能在下文论述,排除。A项论述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本文已有相关论述,不属于下文话题,故最不可能在下文论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以“探索与发展”为主题的“2007第五媒体高峰论坛”12月26日在北京开幕。近年来,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发展迅猛,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手机用户突破五亿户。手机在从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网站等多种业务形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功能越来越强大,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手机媒体巨大的市场前景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手机的使用日益普遍

B: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C:手机媒体的市场广阔

D:手机成为“第五媒体”

正确答案:C

解析:C。解析:这段话主要内容是说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A项在本段话中没有体现。B项表述片面,不能概括全段。文段中已经告诉我们“近年来,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发展迅猛”,因此D项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大当量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为阵地工程防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美军新研制成功的巨型钻地弹可穿透数十米厚的混凝土防护层或岩石层,被称为“地堡克星”。即便是运用智能遮弹技术将其击爆于防护层表面,其巨大的爆炸能量也足以将地下工程重创或摧毁。在此威胁下,面对防护材料和防护结构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的现实“瓶颈”,战场目标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而依托信息手段的近程拦截防护技术为防御大当量钻地弹药打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这段话主要说的是:

A:阵地工程防护面临全新挑战

B:智能遮弹技术是军事防御的发展趋势

C:近程拦截为军事防御工程带来新希望

D:大当量精确制导武器目前还无法防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大当量精确制导武器给阵地工程防护带来新挑战,接着举美军巨型钻地弹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而”之后给出解决的新办法——依托信息手段的近程拦截防护技术为防御大当量钻地弹药打击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可以采用近程拦截防护技术这一新手段来筑建军事防御工程,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侧重说明新挑战,而文段重点在于介绍面对新挑战的对策,与文段中心不符,排除。B项,由“运用智能遮弹技术将其击爆于防护层表面,其巨大的爆炸能量也足以将地下工程重创或摧毁”可知,智能遮弹技术无法应对大当量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发展趋势”无法推出。D项“目前还无法防御”与末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相悖,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8、【言语理解】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上面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心态决定人生

B: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C: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D:你不能控制环境,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好的心态有何作用。然后指出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好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健康、幸福和财富。由此可知,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D项与此最相符。
A项中的“决定”、B项中的“取决于”过于绝对,均可排除;文段并没有将好心态与智慧进行对比,C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9、【言语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深度________全球经济,发生了不曾________的巨大变化。我们积极抓住战略机遇,主动________,拓展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浪潮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 预想 调节

B:切入 预料 调整

C:融入 预见 调适

D:切入 预见 调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进入”指到了某个范围或某个时期里,或者进入一种状态,例如“进入一个新纪元”。“切入”指 从某个地方 深入进去,可形容文章点明主题。“融入”泛指物质间的彼此接纳,或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与“全球经济”搭配,“融入”更恰当。排除A、B、D。
后两空,“预见”“调适”填入均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9题

10、【言语理解】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某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的质疑。华南虎照:真相________,努力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致 不只

B:不致 不止

C:不至 不只

D:不至 不止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不至”是动词,指不出现、不到达;“不致”是副词,指不会引起某种后果。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为谓语,表示“真相不出现”之意,应选“不至”,排除A、B。第二空,C项“不只”是连词,表示还有其他;“不止”是动词,指不停止。文段表达“真相不查明,努力就不停止”之意,应选“不止”。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