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015

发布时间:2023-06-24 22:17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市场放缓,有实力的车企调整对策,使得自主品牌车企在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趋于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________,越走越好;也有一些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已到________的地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如破竹 如履薄冰

B:所向披靡 进退维谷

C: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D:激流勇进 骑虎难下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备选的四个词语填入似乎都可说通,不易区分,可先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进退维谷”比喻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断,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一些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是说企业发展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而不是进退两难的境况中,“进退维谷”填入不恰当,“骑虎难下”也与句意不符,排除B、D。
第一空,“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由“趋于成熟”“越走越好”可知,“势如破竹”填入更符合语境,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2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4题

2、【言语理解】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                                    有何意义?
①出儒入道 ②那上下的求索
③以人生的认识终 ④从历史的追问起
⑤乃真历史主义者也 ⑥否则那追寻的叩问

A:①④②⑤③⑥

B:⑥①②④③⑤

C:④③①⑤⑥②

D:⑤③④①②⑥

正确答案:C

解析:这种类型的题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去把握,“起”在前,“终”在后,故④在③前,排除D。“他们”后接“否则”不合适,故⑥不宜排在第一位,排除B。⑥中的“那”与②中的“那”紧密相连,⑥应在②前,故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①⑤⑥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只有________勤俭节约,________铺张浪费之歪风________,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厉行 提防 漫延

B:力行 防止 漫延

C:力行 防备 蔓延

D:厉行 防范 蔓延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只有……才……”可知,题意为要严格执行勤俭节约。“力行”侧重指亲自实践。“厉行”侧重指严格执行。“厉行”填入符合题意。排除B、C。第二空,“提防”指小心别人使坏,出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防范”指采取措施防止不利情况和结果出现或发生。题意为要通过执行勤俭节约,防止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以免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防范”填入更符合题意,排除A。将D项代入第三空验证,“蔓延”指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多用于抽象事物的扩展。填入也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23题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届民族运动会选择在广州举办,不仅在该赛事的办赛途径和方向上体现了新意,而且在促进不同地区的相互交流学习上起到积极作用。

B: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灭亡。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与作家不同,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摄影家与作家不同,他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制止网络暴力,加强、完善相关制度性建设刻不容缓。________,每一个口出恶言之人都是推动网暴潮水前进的一部分。反过来讲,在评判热点人物和事件时保持善意和理智,哪怕只是做到少说不说,这样的人每多一个,抵御网暴的堤坝就能高一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言籍籍

B:众口铄金

C:三人成虎

D:流言蜚语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意可知,“每一个口出恶言之人都是推动网暴潮水前进的一部分”是对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所填词语应表达每个人说的话都可能对网络暴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之意。“人言籍籍”指人们议论纷纷。其不能体现人们的话对网络暴力起到的推动作用,排除A。“众口铄金”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其填入能表达起推动作用之意,且能与后文构成呼应。“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其侧重指把谣言当作事实,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C。“流言蜚语”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其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文字是文化的一种________,它的产生________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汉字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________和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载体 标志 思维

B:积淀 象征 思想

C:标志 证明 精神

D:符号 说明 观念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通常是一种事物沉淀变成更厚重的事物,应该是文字积淀成文化,而非文化积淀成文字,排除B。
第二空,由句子可知,文字的产生对社会文明而言有划时代的意义,则填入“说明”一词太过平淡,体现不出这种重大意义,排除D
第三空,由“和”可知,填入词语与“精神”构成并列关系,故不可再选“精神”,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7、【言语理解】《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时节,麦类、谷物等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采食野菜来度过饥荒,自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置疑

B:顺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理所当然

正确答案:B

解析:由“麦类、谷物……尚未成熟……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可知,此处是说农作物还没有熟,人们采食野菜来度过饥荒是很自然的事情。所填词语应含自然发生之意。A项,“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B项,“顺理成章”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其填入符合句意。C项,“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文段没有体现具有某种条件,其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D项,“理所当然”指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文段强调的是自然发生,并非从道理上来说怎样,其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

8、【言语理解】对人类来说,太阳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太阳息息相关。但是,当大量的太阳活动伴随着如日冕物质抛射、质子事件发生时,就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因此,________________,成为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目前,世界上对太阳大气的观测,国外太阳望远镜最多可同时实现6波段层析成像,并且仅局限于可见光波段。在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科研攻关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7波段太阳层析成像系统。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波段最多的多波段层析成像系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太阳活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B:记录不同波段的图像以了解太阳活动的演化过程

C:如何建立精确的太阳大气模型

D:加强对太阳活动产生机理的研究

正确答案:D

解析:前文强调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危害,因此科学家的研究也应与“太阳活动”相关,首先排除C。联系后文中国科学院在太阳望远镜上的科研攻关成果,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如何避免”,A项填入衔接不当,排除。B项的“记录不同波段的图像”只是研究太阳活动的一种方式,不应成为各国科学家的共同追求,排除。研究太阳活动“产生机理”是避免太阳活动危害的前提,D项填入衔接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9、【言语理解】平衡好情怀与创新改编之间的关系,能使经典乐曲焕发________的魅力,我们也希望记忆中的歌声除了那些________的经典,还有不断诞生的新曲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久不衰 百听不厌

B:生生不息 脍炙人口

C:历久弥新 耳熟能详

D:耳目一新 喜闻乐见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平衡好情怀与创新改编之间的关系”“不断诞生的新曲目”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对经典乐曲进行创新改编后带来的一种结果,即能让经典乐曲不断焕发新的魅力。“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不能体现经典乐曲会不断焕发新的魅力的含义,排除A。 “生生不息”指事物不断地发展、产生,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B。“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其填入符合句意,当选。“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其常见用法为“让人耳目一新”“令人耳目一新”,放在此处用法不正确,排除D。
验证第二空,“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其填入能体现经典曲目的特点,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心为志,笔为情,见此壮阔之情,他要尽吐胸中________。他以训练有素的书写线条写其枝干,直取其势,气脉贯穿,进而求其________,疏密交错,并能灵活应用泼墨、破墨、渴墨诸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在形的基础上,求其笔韵、墨韵、水韵,有时浓墨焦墨,有时淡墨渴墨,能浑然一体,又能层次分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块垒 参差向背

B:胸臆 浓淡均匀

C:情愫 上下起伏

D:丘壑 高低错落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吐尽胸中________”可知,此处应表尽情宣泄情感之意。“块垒”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A项填入符合文意。“胸臆”填入会与空前的“胸中”重复,排除B。“情愫”意为本心、真情实意,C项填入符合文意。“丘壑”比喻深远的意境;画家或作家创作艺术品时心中的构思和布局。不能用来形容“他”的感受,排除D。
第二空,“参差向背”是书法术语,用于形容运笔的长短和融会贯通。用在此处形容书写线条,比“上下起伏”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