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事实上,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正面的新闻舆论监督也可能转化为不良的新闻审判,为此,我们有必要________新闻媒体的职业与定位,避免新闻对司法活动的过度________,从而形成正常的新闻舆论氛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厘清 干涉
B:厘清 干预
C:理清 干涉
D:理清 干预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厘清”指整理清楚,常与“关系”“原则”“任务”等搭配。“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等。根据句意,此处应填“厘清”,排除C、D。
第二空,“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但无“干涉”权力,应选“干预”。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2、【言语理解】个人认为,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选择,市场来当裁判员。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的品种都很多,都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没有必要由标准来越俎代庖。欧、美、日法规当中低速电动车标准里面都没有限定电池,未排斥铅酸电池,而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因此,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不应该限制铅酸电池。
文中“越俎代庖”的“庖”指的是:
A:装有铅酸电池的中国品牌低速电动车畅销国外的事实
B:欧、美、日法规里的中低速电动车标准
C:市场以及企业的总体设计
D:国内对低速电动车的限定
正确答案:C
解析:“越俎代庖”中的“越”意为跨过,“俎”指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指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根据就近原则,重点关注“越俎代庖”前后文内容,前文是说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而没有必要由政府制定的电动车标准来确定,故此处的“庖”指的应是“市场以及企业的总体设计”,C项符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言语理解】必须承认,我们在给年轻人贴上“个性”标签的同时,其实多少也暗含着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主观评价。问题是,哪一代人不都是从________的青年时代,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都需要经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________,这种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________的。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稀里糊涂 蜕变 顺顺当当
B:稀里糊涂 改变 风平浪静
C:懵懵懂懂 改变 风平浪静
D:懵懵懂懂 蜕变 顺顺当当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此处所填词语应能形容“青年时代”,且语气是客观陈述,不含贬义。“稀里糊涂”指不明白或不认真;“懵懵懂懂”形容年幼或者刚开始接触事物时不太明白的状态。两词相较,前者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B。
第二空,“改变”指变化,“蜕变”泛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从学生到职业人”体现的是身份上彻底的改变,“蜕变”填入更恰当。排除C。
验证第三空,“顺顺当当”填入也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题
4、【言语理解】《史记》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其语言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后世的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对《史记》从语言、内容、风格、结构等各个侧面来加以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 继承
B:改良 扬弃
C:传承 规范
D:研究 抛弃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句意可知,“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三者之间应为顺承关系。第二空,“利用”与“规范”“抛弃”之间不构成顺承关系,排除C、D。“改良、扬弃”之间为并列关系,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5、【言语理解】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的占有率曾经达到45%,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曾经在市场上达到了32.2%。2011年在全行业下降2.45%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其中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下降到30.7%,自主品牌广义乘用车从45%下降到42%。今年以来,这一下滑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降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B:自主品牌汽车面临严峻挑战
C: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D:自主品牌汽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说明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意在说明自主品牌汽车面临严峻挑战。B项表述正确。A项只是对文段表面问题的表述,不如B项深刻。C项“未来竞争”、D项“机遇”文段均未涉及。由此可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地球并非太阳系中唯一有水的星球,木卫二所拥有的水资源就比地球还多,堪称一颗________的“水球”。不过,与其邻居木卫三相比,木卫二就________了,通过研究木卫三上极光的微小偏移,科学家推断木卫三拥有巨大的地下海洋,液态水的含量可能是地球的30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货真价实 差强人意
B:实至名归 自愧弗如
C:不折不扣 相形见绌
D:彻头彻尾 微不足道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前文提到木卫二的水资源比地球多,因此应填入表示木卫二能称得上“水球”的词。“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一般用于“……实至名归”,其后不加成分,排除B。“彻头彻尾”指从头到尾,完完全全。木卫二并非完全被水覆盖,填入程度过重,排除D。第二空,后文提到“木卫三”的水资源更多,所填词语应表示木卫二的水资源比不上木卫三之意。“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句意强调的是比不上,“差强人意”与句意不符,排除A。验证C,“不折不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二者填入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25题
7、【言语理解】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有效( ),( )区位条件、生态资源、人文积淀等优势。
A:途径 发扬
B:路径 发扬
C:途径 发挥
D:路径 发挥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发扬”多与作风、传统等搭配;“发挥”多与优势、潜能等搭配。此处应选“发挥”,排除A、B两项。第一空,“路径”多指道路,“途径”多指方法,此处用“途径”恰当。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改革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过去不太尊重地方剧种,现在去尽力保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继续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能不能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再分到一个已经没有太多希望、两年也没有一个观众的剧团里面去?有没有可能让他们汲取一些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剧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为当代人所喜欢?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A:要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需要有所舍弃
B:一味地保护不利于改革和创新
C:没有观众的剧团应该汲取一些新鲜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
D:濒临灭绝的剧种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论述了保护对于改革来说不一定是好事。然后明确提到要想将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就不能所有的东西都一味地保留,换言之,就是要有所舍弃。最后以年轻艺术家被分到无人问津的剧团为例,指出这种保护没有意义,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汲取新的元素,创造出为当代人喜欢的新剧种。A项表述与文意一致,当选。
B项缺少主体。C、D两项属于文段的举例内容,不是主要内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9、【言语理解】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因质地坚细、敲之有金石之声而得名。帝制结束后,金砖不再被需要,制作手艺________民间。20世纪80年代,砖瓦匠人金梅泉通过摸索,初步恢复了金砖的古法制作,令金砖“________”,该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落 死而复生
B:流落 柳暗花明
C:流传 重见天日
D:散失 卷土重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空缺前“金砖不再被需要”可知,金砖制作手艺慢慢消失了。“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与文意相悖,排除C。第二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为贬义词,不能形容金砖,排除D。“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死而复生”指死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表示失而复得。“死而复生”填入更能描述金砖技艺从散失到恢复这一过程的难得,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8题
10、【言语理解】同样的一些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大学课堂上,同一句,有的教师讲出会赢得一片掌声,有的教师讲出则会招致一片嘘声。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可见,重要的往往不是有人讲了什么话,而是这些话是由什么人讲的。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
A:否定过度的名人效应
B:批评群众的盲从心理
C:抨击言行不一的虚伪作风
D:抨击为名利而钻营的现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引入一种现象,然后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原因“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意在说明说话人的言论应与行为保持一致,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