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31

发布时间:2023-09-08 21:09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面对流行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取舍、组合,使精神状态得以________,在遭遇生活的坚硬时更富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放松 柔性

B:改变 韧性

C:缓冲 耐性

D:调适 弹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取舍、组合”是一个不断调节、改变的过程,第一空所填词语含义应与此相关,“放松”“缓冲”不符合句意,排除A、C。“韧性”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弹性”比喻事物依实际需要可加以调整、变通的性质。“弹性”更能与前文表达的“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取舍、组合”的意思形成对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4题

2、【言语理解】指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运动员们训练态度很努力,为的是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C:经过近一年零三天的调查,他们终于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D:王老师在课堂的演讲中,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训练态度”与“很努力”搭配不当,可改为“训练很努力”或“训练态度认真”;C项“近”为模糊的时间概念,“一年零三天”为准确的时间概念,二者矛盾;D项介词赘余,应改为“王老师的课堂演讲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西湖南线开放,作为原居住于此的居民旧地重游,(       )想起往事。
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       )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得例外。

A:难免 诚然

B:难免 当然

C:不免 当然

D:不免 诚然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近义词辨析。“不免”即免不了、禁不住、不由得,后面一般不能跟否定式;“难免”即难以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式也可以跟肯定式,一般要带“会”或“不会”。根据①句句意,应选“不免”。“当然”指应当这样、合乎事理或情理;“诚然”是指固然,引起下文的转折。②句没有转折的意思,故应选“当然”。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毫无疑问,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必不可少,但在一些________情况下,我们需要抛开生物节律的________,长时间保持清醒状态,头悬梁、锥刺股固然可行,但过于________,这时人们就不得不借助一些促清醒的药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外 局限 得不偿失

B:非常 限制 矫揉造作

C:特殊 安排 强人所难

D:极端 束缚 触目惊心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第三空所填词语应是对“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行为的描述。“得不偿失”指得到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强人所难”指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难做的事。“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严重情况引起的内心震动。结合词义和语境可知,“触目惊心”填入最恰当。
第一空填入“极端”、第二空填入“束缚”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3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5、【言语理解】AI应用于医疗服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机器医生的表现看起来神奇,但在AI专家眼里,这些医疗应用都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识别范畴,而大数据支持的图像识别技术,机器的表现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人类,在医学影像领域展现实力属于正常发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AI在医学图像识别领域的进展

B:AI用于医学图像识别已趋成熟

C:AI在医学上的表现已超越人类

D:AI必将全面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AI用于医疗服务已有很长时间,接着通过专家指出进一步论述这些应用都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识别范畴,而图像识别技术早已发展成熟。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AI在医学图像识别技术方面已经成熟。B项与此相符。
A项的“进展”较为模糊,不如B项“已趋成熟”的表述准确,排除A。
C项“已超越人类”、D项“必将”不是文段论述重点,且本身表述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7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0题

6、【言语理解】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追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三空,对应后文的“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可知“不满”“非议”与句意不符,排除C、D。
第一空,“推崇”与“仰慕”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推崇”侧重于“崇”,表示一种尊敬的态度;“仰慕”侧重于“慕”,表示一种羡慕的心情。对于“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后世的态度显然是“推崇”,而不是“仰慕”,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7、【言语理解】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       )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       )的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       )总结。

A:奠基性 创造性 开拓性

B:奠基性 深刻性 科学性

C:根本性 全面性 实践性

D:根本性 先进性 时代性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社会主义、党、发展这三个问题可知,这是个由宏观到微观的变化过程,故邓小平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这一宏观问题的基础性回答,“奠基性”符合题意;对党的建设问题、发展问题,之前没有任何理论给予明确的解释说明,因此“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总结都具有开创性,故“创造性”、“开拓性”符合句意,A项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段文字表达了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念中的:

A:系统观

B:价值观

C:生产观

D:环保观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怎样看待自然资源,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看待人自身的发展。而“怎样看待”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选择层面的问题。因此“价值观”与此最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乡间的地和农民一样,没有多少闲歇的时间。翻松土地,把菜籽点进土里,覆上一层草木灰,洒些水。这些菜籽并不贪睡,吸足水分,拱出地面,冒芽,吐绿,      地挤在一起。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密密匝匝

B:热热闹闹

C:林林总总

D:郁郁葱葱

正确答案:A

解析:密密匝匝: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四个选项中“密密匝匝”最能体现嫩菜芽密集地“挤”在一起的样子。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在谈论人类艺术史时,人们往往更看重语言,尤其是作为文本的语言。因为人们习惯地以为,视觉是直观的、具体的和感性的,缺乏深刻而复杂的意蕴。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人在使用和理解文字之前就在创造和接触图像了,人类与图像的关系史在时间长度上远超人与文字的关系史。图像的表现与传达不仅由来已久,而且人们通常会发现,很多时候对于视觉艺术的体会与解读,其难度不亚于对语言文字的把握,甚至更为复杂。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人们对图像在艺术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B:对艺术史的讨论不应局限于语言层面

C:图像的复杂性导致视觉艺术作品难以被理解

D:人类的视觉系统比语言系统发展更为充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人们在谈论艺术史时,更看重作为文本的语言,认为视觉缺乏深刻而复杂的意蕴。接着以“但”转折,说明人们对图像的认识比对语言的认识更早,且解读视觉艺术比把握语言更有难度。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人们对艺术史中图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A项正确。
B项未提到“图像”这一主题词,排除。C项,“图像的复杂性”与“视觉艺术作品难以被理解”并无因果关系,排除。D项,文段未涉及视觉系统与语言系统发展的比较,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