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杜牧《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地区可能处于春季
B:作者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C:“画屏”上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D:“流萤”因体内含有荧光素而发光
正确答案:C
解析:
解析:A项说法正确。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题干“银烛秋光冷画屏”中的“秋光”点明诗人创作时为秋天,而诗人创作地点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可见此时南半球可能为春季。
B项说法正确。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都主张实践,对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晚唐诗歌的高峰。因为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被并称为“李杜”,后人便将李商隐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C项说法错误。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杜牧为唐代诗人,其所作诗歌中的“画屏”显然不可能出现明代画家唐伯虎的题词。
D项说法正确。“萤”即萤火虫。“流萤”是指到处乱飞的萤火虫。萤火虫生来带有发光细胞,其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两者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萤火虫自身的发光器。
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下列毛泽东诗词名句,描写的情境属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是: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出自《西江月·井冈山》,描写的是黄洋界保卫战;B项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渡江战役;C项出自《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35年,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D项出自《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描写的是红军长征结束的喜悦心情。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故本题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望向大海,很多时间我们会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这是因为:
A:海水本身就是绿色和蓝色的
B:只有绿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C:只有蓝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D:蓝光和绿光都不能被海水吸收
正确答案:D
解析: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绿光、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绿光、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绿色。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72题
4、【常识判断】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来看,下列杯子的使用方法对人体最没有危害的是:
A:用玻璃杯喝冰橙汁
B:用不锈钢杯喝碳酸饮料
C:用塑料杯盛放刚烧开的水
D:用内壁涂有彩釉的陶瓷杯喝热姜汁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当选。玻璃杯由无机硅酸盐类烧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其在烧制的过程中不生成有机的化学物质,在使用时不用担心化学物质会被摄入人体。此外,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不易残留污渍。
B项不选。不锈钢材质对于酸性饮料不具有防腐蚀特性。长时间使用不锈钢水杯装碳酸饮料不仅会腐蚀水杯内壁,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项不选。塑料杯不建议用来盛放开水,因为制作塑料杯的主要材料聚碳酸酯(PC)含有双酚A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遇热后就会分解出来。
D项不选。陶瓷杯内壁若涂有彩釉,当杯子盛入开水或者酸、碱性偏高的饮料时,彩釉中的铅等重金属元素就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甲机关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但后来被乙机关撤销,其职权由丙机关继续行使,甲的行政赔偿责任应当由哪个机关承担?
A:甲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B:乙机关
C:丙机关
D:乙机关和丙机关
正确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4题
6、【常识判断】下面诗词与其出处、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诗句出自《春夜喜雨》,但其作者是杜甫。
C项错误。诗句出自《菊花》,但其作者是元稹。
D项错误。诗句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不是《凉州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7、【常识判断】下列关于交通安全设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设有救生筏的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会自动将救生筏释放
B:汽车安全气囊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
C:随着飞机的问世,原本用于杂技场上的降落伞开始进入航空领域
D:黑匣子的作用,类似于计算机里的硬盘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救生筏既可自动充胀成形,供遇险人员乘坐,如果船舶下沉太快,来不及将筏抛入水中,当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救生筏架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会自动脱钩,释放出救生筏。
B项正确。一般说来,只有在车辆正面一定角度范围内才是打开安全气囊的有效碰撞范围,后碰、侧碰、翻转都不会引发安全气囊打开。系好安全带是安全气囊发挥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C项不正确。18世纪30年代,随着气球的问世,为了保障浮空人员的安全,杂技场上的降落伞开始进入航空领域。飞机问世后,为了飞行人员在飞机失事时救生,降落伞又经过多次改进。
D项正确。“黑匣子”的核心就是一块芯片,芯片就像一块硬盘,用来记录各种数据,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读取。芯片被4层功能不同的外罩层层包裹,这4层外罩是不锈钢外壳,防碰撞减震层,防腐油层以及恒温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关于明朝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势达到全胜,疆域辽阔
C:明初定都于顺天府,后迁都至应天府
D:清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
B项说法正确。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势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民变。
C项说法错误。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
D项说法正确。清修《明史》中评价明朝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人在运动时要流汗的原因是:
A:防止身体过度疲劳
B:使体温保持正常
C:维持皮肤清洁
D:排泄多余的水分
正确答案:B
解析:人在运动时体内葡萄糖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热,出汗是为了由蒸发汗液降低体温,使体温保持正常。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年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十弱冠
B:四十不惑
C:五十花甲
D:八十耄耋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项正确。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后作四十岁的代称。
C项错误。花甲一词出自我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花甲、耳顺指代六十岁,天命之年指人进入了五十岁。
D项正确。耄耋,八九十岁。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