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杜牧《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地区可能处于春季
B:作者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C:“画屏”上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D:“流萤”因体内含有荧光素而发光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题干“银烛秋光冷画屏”中的“秋光”点明诗人创作时为秋天,而诗人创作地点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可见此时南半球可能为春季。
B项说法正确。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都主张实践,对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晚唐诗歌的高峰。因为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被并称为“李杜”,后人便将李商隐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C项说法错误。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杜牧为唐代诗人,其所作诗歌中的“画屏”显然不可能出现明代画家唐伯虎的题词。
D项说法正确。“萤”即萤火虫。“流萤”是指到处乱飞的萤火虫。萤火虫生来带有发光细胞,其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两者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萤火虫自身的发光器。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题
2、【常识判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关于撤回上诉的正确说法是:
A:民事上诉人可以任意撤回上诉,这是其有处分权利的表现
B:民事上诉人在上诉被人民法院受理后就不能撤回上诉
C:民事上诉人只有在人民法院认定其上诉理由不充分时,方可撤回上诉
D:民事上诉人可申请撤回上诉,但是否准许由二审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裁定
正确答案:D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17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关于中国的谦称、敬称,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令爱—对方的妻子
B:拙荆—自己的妻子
C:舍弟—自己的弟弟
D:先父—自己过世的父亲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令爱,敬辞,敬称他人的女儿,多用于称呼对方的女儿。
B项正确。拙荆,古人指自己的妻子,有自谦的意思。
C项正确。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
D项正确。先父,又称先公、亡父,多用于称呼自己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2020年10月28日,某地24名居民网购了进口冷链食品,后该批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24名居民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12月11日,该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承认处理不当,罚款由原行政处罚机关撤销。这起事件中,公安机关的罚款行为主要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哪一项原则?
A:处罚法定原则
B: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
C:一事不再罚原则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当选。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具体含义包括依据法定、主体法定、职权法定以及程序法定。本题中,24名居民购买的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其行为本身并不存在违法事实,公安机关罚款200元的行为无法律依据,违反了处罚法定原则。
B项不选。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主要是指保护相对人的一系列程序权利,既包括行政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权、申辩权、被告知权等,也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的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和请求国家赔偿权等。本题未体现这一原则。
C项不选。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题未体现这一原则。
D项不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处罚机关和执法人员应当在说明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处罚,让被处罚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和承担责任的必然性。本题未体现这一原则。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4题
5、【常识判断】光纤通讯为人类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巨大通信容量和超高速率。被称为“光纤之父”的是:
A:贝尔
B:朱棣文
C:茨沃里金
D:高锟
正确答案:D
解析:发明光纤电缆的,是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6、【常识判断】明代名臣于谦曾写下《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是: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
B:利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的过程
C:石灰浆固化的过程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角度看,诗句描述了石灰石开采、加工,最后成为墙上的石灰的过程。
A项不选。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熟石灰。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不需要进行烈火焚烧。
B项当选。“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是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即利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的过程。
C项不选。石灰浆的固化是以石灰为主要固化基材的一种固化处理方法,把石灰、添加剂、废物与水混合,由于石灰和活性硅酸盐料与水反应可生成坚硬的物质,从而达到包容废物的目的。此过程不需要进行烈火焚烧。
D项不选。熟石灰具有碱性,对于一些酸性土壤的改良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此过程不需要进行烈火焚烧。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5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7题
7、【常识判断】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写的是元宵佳节
B:“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西汉人写的
C:“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
D:“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不夜灯光”“圆满乾坤”,可知是月圆之夜,与元宵节相符,不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兴国寺大门两侧的对联,为清末秀才杨兆庆所书。符合题意。
C项说法正确。“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不符合题意。
D项说法正确。“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7题
8、【常识判断】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下选项属于社会保险的是:
A:社区居民在医院接种新冠疫苗
B:利用医保账户购买“沪惠保”
C:通过“水滴筹”为患者捐款治病
D:生病时使用医保卡进行住院报销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A、B、C三项不属于。社区居民在医院接种新冠疫苗、利用医保账户购买“沪惠保”、通过“水滴筹”为患者捐款治病均未体现出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D项属于。医疗保险,一般是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生病时使用医保卡进行住院报销,体现了医疗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险。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疾病与治疗药物对应错误的是:
A:冠心病——硝酸甘油片
B:糖尿病——胰岛素
C:佝偻病——维生素D片
D:维生素C缺乏病——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排除。硝酸甘油片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
B项排除。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用来治疗糖尿病。
C项排除。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产生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患者应补充维生素D。
D项正确。维生素C缺乏病,应该补充维生素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
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都正确的是:
A:
无人问津——《桃花源记》 青出于蓝——《离骚》
B:
揭竿而起——《过秦论》 老骥伏枥——《短歌行》
C:
司马青衫——《琵琶行》 不拘一格——《己亥杂诗》
D:
察纳雅言——《出师表》 觥筹交错——《岳阳楼记》
正确答案:C
解析:
完整解析:A项对应错误。“无人问津”出自《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项对应错误。“揭竿而起”出自《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老骥伏枥”出自《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项对应正确。“司马青衫”出自《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不拘一格”出自《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项对应错误。“察纳雅言”出自《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觥筹交错”出自《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3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