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对有关古代税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朝采用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
B:宋朝王安石采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措施直接缓解了政府财政收入困难
C: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力役改为雇役。政府雇人代役,全部简并为一条
D: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的措施使得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关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元780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以户税和地税为标准,分夏、秋两季征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A项说法正确。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王安石变法中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符合题意;而保甲法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与税法无关,B项说法错误。明朝嘉靖时期开始实行“一条鞭法”,将赋役、方物、土贡等合为一条,按亩征收,又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C项说法正确。公元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使得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关,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每年春季和夏季太湖都会有蓝藻大量生长繁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太湖水富营养化主要是( )元素含量过高导致的。
A:氮
B:磷
C:钠
D:碳
正确答案:B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而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象是春天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描写的是夏天。诗句选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为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写的是六月西湖风光。
B项描写的是春天。诗句选自南宋僧人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这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
C项描写的是秋天。诗句选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意为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描写的是秋天。
D项描写的是冬天。诗句选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为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
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关于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穿过太行山
B: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穿过巫山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祁连山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穿过秦岭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不穿过太行山。
B项说法错误。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不穿过巫山。
C项说法错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祁连山。
D项说法正确。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又称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0题
5、【常识判断】父母血型分别是A和AB,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 )。
A:A、B、AB
B:A、B、AB、O
C:B、AB、O
D:A、B、O
正确答案:A
解析:父母双亲血型是A和AB,子女血型可能有A、B和AB,不可能有O型。排除B、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下列不属于开始于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是:
A:刺史制
B:察举制
C:一条鞭法
D:编户齐民
正确答案:C
解析:A选项属于。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
B选项属于。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 公元前134年 。
C选项不属于。“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全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社会变革。
D选项属于。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7、【常识判断】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学生甲勤工俭学获得收入4000元
B:乙购买财产保险,因财产损失获得保险赔款20万元
C:残疾人丙因急需治病而将自己的房产转让所获得收入30万元
D:运动员丁因荣获奥运银牌而得到的籍贯所在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奖金30万元
正确答案:B
解析:
《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A、C项不属于上述个人所得,排除。B项属于第(五)项保险赔款,所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D项奖金并非省级人民政府颁发,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常识判断】下列关于试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C: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自用工之日起,不是自转正之日起,因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D项中的情形,不得约定试用期。
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74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4题
9、【常识判断】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变化使得地球景观绚丽多彩,这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的珍贵礼物。然而四季这个礼物似乎分配不公,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寒带和热带则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其原因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有一定的夹角所致
B:寒带的冰雪太多无法构成四季变化
C:热带的地形地貌构成使之不易散热
D: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温带、寒带和热带的气候特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高铁列车的车窗和车门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完全密闭。对此,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减少高铁列车运行的能源消耗
B:保持高铁列车车厢内部的安静
C:避免车速过快形成空气压强差
D:确保高铁列车车厢内部的整洁
正确答案:C
解析:物体移动的快慢是与空气压力波的大小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物体移动的速度越快,它所产生的空气压力波也就越大。无论是高速行驶的汽车还是一阵阵疾风,它们都会使邻近空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与远处空间空气间产生一个压强差,从而形成一股空气压力波。高铁列车行驶时会产生巨大的空气压力波,它一旦进入车内,会使桌上的物品一片狼藉。车外的尘土会使车内空气变得混浊,车外的噪声,特别是列车进出隧道和两车交会时的巨大噪声也会乘虚而入。更严重的是,乘客根本无法忍受这种空气压强差,轻则使其耳膜产生压迫感,重则会使其感到头晕恶心,严重时甚至造成耳膜破裂。因此,高铁列车的车窗和车门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完全密闭,以避免车速过快形成的压强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2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