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501

发布时间:2023-09-04 11:39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鸣沙又称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分布于海滩或沙漠中。自然沙粒表面在风蚀、水蚀、化学溶蚀等作用下形成多孔(坑)状结构,进而构成共鸣腔,成为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现实中,鸣沙现象并不常见。正因此,鸣沙胜景被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的乐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记载有鸣沙地8处。敦煌鸣沙山呈金字塔形沙丘,在东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的常年作用下,沙子得以保持洁净,再加上地形、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能够发声。
这段文字中没有提到的是:

A:鸣沙的发声机制

B:鸣沙美誉的由来

C:鸣沙山的地质成因

D:鸣沙山的发声条件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自然沙粒表面在风蚀、水蚀、化学溶蚀等作用下形成多孔(坑)状结构,进而构成共鸣腔,成为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可知,“鸣沙的发声机制”文段有提及,排除。
B项,由“现实中,鸣沙现象并不常见。正因此,鸣沙胜景被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的乐章’”可知,“鸣沙美誉的由来”文段有提及,排除。
C项,“鸣沙山的地质成因”文段没有涉及,当选。
D项,由“敦煌鸣沙山呈金字塔形沙丘,在东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的常年作用下,沙子得以保持洁净,再加上地形、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能够发声”可知,“鸣沙山的发声条件”文段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________。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众所周知  不谋而合

B:

根深蒂固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同向而行

D:

牢不可破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逐渐刻进人们心里,被人们所接受。“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该词仅仅强调人们知道,未体现被人们接受,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两词均强调牢固、稳固,而文段表达的是环保理念被人接受,并未强调其是否稳固,排除B、D。“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中国的理念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指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3、【言语理解】一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着思想误区,对薪酬、职位、地域等工作条件的要求过高,导致职业定位存在偏差。有的大学毕业生对一、二线城市的期望过高,而忽略中小城市,存在“扎堆”现象。同时,许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较为薄弱,更加剧了就业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大学生自身职业定位的偏差加剧了就业问题

B:一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存在着思想误区

C:许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较为薄弱

D:一些大学生职业定位存在偏差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围绕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展开,要求过高、扎堆大城市、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等,都属于职业定位有偏差的范畴。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大学生职业定位偏差与就业的关系。B、C、D三项均未提到就业问题。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

4、【言语理解】八月的高原,糜谷是黄灿灿的,高粱是红彤彤的,荞麦是粉楚楚的,棉花是白生生的,绿豆荚是黑玖玖的,白菜是绿莹莹的,玉蜀黍亮开自己金黄的肤色,烤烟________出它青油油的胸脯,五彩斑斓的秋色________地塞满沟壑,山山洼洼,川川畔畔。轻风吹过,山洼沟壑的庄稼间,散发出甜蜜的气味;田野河谷,像少女的黄裙子________燃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暴露 参差不齐 炯炯

B:袒露 错落有致 灼灼

C:裸露 有条不紊 熠熠

D:显露 鳞次栉比 闪闪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暴露”指(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指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此处与“胸脯”搭配,二者均不恰当,排除A、D。
第二空,“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常用来形容说话、做事。此处用来形容“秋色”不恰当,排除C。
第三空,“灼灼”指盛烈的,灼热的,鲜明的。“灼灼燃烧”是常见搭配,用在此处可描绘出八月的田野河谷丰收的热闹气氛。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5、【言语理解】性格内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与疾病无关。它也不是你能改变的事物。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A:性格外向的本质

B:如何改变性格内向

C:性格内向的危害

D:性格内向的特征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段文字是有关“性格内向”总括性的介绍:“性格内向”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特征,与害羞和孤僻不同,也与疾病无关,而且不能改变。整个文段都是在说“性格内向”,接下来介绍的内容也应该与此相关,因此可首先排除转换话题的A项。B项侧重于“如何改变”,而文段中已明确说明性格内向不能改变,据此可排除B项。C、D两项分别说明性格内向的危害和特征,按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特征排在前面。而且,文段中也提到了“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那么它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读者在此便会产生疑问。因此,作者接下来最可能主要介绍的是性格内向的特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原子—分子论的建立,使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它仍保留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一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直到19世纪末期,很多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坚信不移。所以原子的大门一直在禁锢着,谁也不知道,甚至谁也不想知道,原子的内部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导致19世纪末期谁也不知道,甚至不想知道原子内部世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C:人们不求甚解

D:“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根深蒂固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阐述了“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根深蒂固限制了科学家继续探索原子的事实。与此一致的表述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很多貌似过时的史学争论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力求接触人类最大多数的努力。想想有多少人已经消失在过去,他们在人数上远比如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后代更多。最令人激动、最有创意的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事件背后那些人们所经历和体验过的人类生存状态。这类研究有过不同的名字——心态史、社会思想史、历史人类学或文化史,不管什么标签,目的只有一个,即理解生活的意义:不是去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而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研究聚集于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

B:要到前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中去探求和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C:寻找和掌握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并以这种“客观真理”来解释和改造社会

D:相信过去的人们以自己特殊的生存策略开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过去的史学争论是力求接触人类大多数的行为,然后说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先前人们经历过的生存状态,并指出这类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理解生活的意义。由冒号可知,其后句子是对如何理解生活意义的具体阐述。B项正是深入前人的生活去理解前人的经历和生活状态,由此理解生活的意义。填入符合题意。A项“下层百姓”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所说的“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以客观真理改造社会”无中生有,排除。D项说过去的人们开辟了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与文段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

A:身份

B:待遇

C:权利

D:与企业的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不管是……还是……,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与企业的关系。由“编内职工”和“非正式人员”的差别可知劳动者之间的身份是有差别的;文段未涉及劳动者待遇、权利的问题,且由常识可知,劳动者之间的待遇和权利通常是有差别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云南在西、巴蜀在北,贵州有着说不尽的历史。这片西南中国的广袤土地,呈现了华夏山河的________、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云际会、记录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激荡。现在,贵州正在以绿色发展谋求生态红利,率先推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探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海晏河清

B:渊渟岳峙

C:钟灵毓秀

D:瑕瑜互见

正确答案:C

解析:“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渊渟岳峙”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钟灵毓秀”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瑕瑜互见”比喻优点、缺点都有。用来修饰“华夏山河”,只有“钟灵毓秀”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2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22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10、【言语理解】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1秒钟可以到达月球,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等发现了错误再纠正,收到信息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
作者强调的意思是:

A:高速多向的信息传播将会造成信息的创造和质量的不平等

B:在高速多向的信息时代,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和传播十分重要

C:充分肯定了“信息高速公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但要注意纠错

D:信息的快速传播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无法及时纠正的错误信息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虽短,却向我们阐述了这样的两个事实:一是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传达变得非常迅速;二是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当发现错误时信息接收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而使得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强调在高速的信息传播时代,为避免错误得不到很好的纠正,我们应当及时而准确地传达信息并对接收信息有准确的判断。B项的表述与此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