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因果结构,首句指出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接着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选址和洞窟设计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正因如此,才使得莫高窟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C项是结论句的同义转述。A、D两项为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重要价值”文段没有涉及,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从多种人体癌细胞中分离出了单独的基因,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多年来,基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基因的办法来使癌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现在,他们果然找到了这种基因,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下列说法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A:这些基因的发现是不同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的结果
B: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因此可以成功的医治癌症
C: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基因,因而成功地克服了癌症
D: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相互合作的结果”与文段中“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相悖。
B项,“对癌细胞进行修复”与文段中“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相悖。
C项,“成功地克服了癌症”,将未然变成已然,错误。
D项,由“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可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3、【言语理解】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眼光、境界、格局、胸怀。读书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跳出此时此地的________、穿透一时一地的迷雾,从更大的格局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把握眼前的各种________,从而把不解和不安化成豁然开朗和淡定从容,最后养成战略上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奴役 骚乱 毅力
B:束缚 骚动 耐力
C:局限 扰乱 致力
D:限制 扰动 定力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三空,由“化成豁然开朗和淡定从容”可知,所填词语形容的是战略上的一种沉着、镇定。“毅力”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耐力”指耐久的能力;“致力”指把力量用在某个方面;“定力”泛指控制自己的欲望或行为的能力。四个词语中,只有“定力”能与“豁然开明和淡定从容”呼应,体现战略上的沉着。
验证前两空:“限制”填入能与“穿透一时一地的迷雾”呼应,体现出跳出束缚的含义;“扰动”填入能与“从而把不解和不安化成豁然开朗和淡定从容”呼应,也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实践部门就逐步发现,在供给低保等复杂的社区保障服务时,仅凭单个部门的力量已经越来越不足以获得充分的信息了。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立足于民生的社区服务(如廉租房等)被推出,这些服务的实现日益依赖多个“条线”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部门间的协同性是未来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最能体现文段主旨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B:未来的社区服务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C: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D:社区服务的实现依赖多个政府部门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先指出复杂的社区保障服务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无法满足需求,然后进一步强调更多社区服务的实现依赖于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最后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出结论,即追求部门间的协同性是未来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B项是对结论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没有提到“社区服务”,C、D两项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5、【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执拗(niù) 发轫(rèn) 蹊跷(qī) 悄然落泪(qiǎo)
B:拘泥(nì) 不啻(chì) 思忖(cǔn) 翘首以待(qiáo)
C:青荇(xìng) 商榷(què) 创伤(chuàng) 长歌当哭(dāng)
D:犄角(jī) 长蒿(hāo) 喋血(dié) 一叶扁舟(piān)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无错误。C项创(chuàng)伤应为创(chuāng)伤,长歌当(dāng)哭应为长歌当(dàng)哭。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6、【言语理解】群众工作不能________,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坚持不懈、不断完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B:一帆风顺
C:一劳永逸
D:一击即中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可知,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下子就成功。“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一击即中”指一次击打就击中目标,不是规范成语。只有“一蹴而就”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4题
7、【言语理解】动物和植物经过进化都发展成为多细胞体,每一个细胞都获得全套基因的完整拷贝。这个进化过程始于何时,为什么会发生,整个过程经过几个独立的阶段才告完成,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道。有人以“群体”(colony)来比喻动植物的躯体,把它们说成是细胞的“群体”。我却宁愿把躯体视为基因的群体,把细胞视为便于基因的化学工业进行活动的工作单位。
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人类依靠基因在延续自己
B:基因统治着我们这个世界
C:所有生物都是基因得以延续自己的工具
D:基因对于人就好比人对于汽车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观点,即基因通过生物得以延续,基因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将基因置于被动地位,与文意不符,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A: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村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C:近期,福州和厦门的部分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提前返乡了。
D:两个朋友送的小福娃使他非常高兴。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大家对……感到非常气愤”可以指“村长带头偷运木料”,也可以指“护林员揭发村长”。C项可以理解为“福州”和“厦门的部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福州和厦门”这两个城市的部分地区。D项中的“两个”可以指“两个朋友”也可以指“两个小福娃”。B项没有歧义,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人生三境界: ,才能览物于胸; ,才能洞若观火; ,才能超然物外。此三重境界,形影交错,亦梦亦境,需反复思虑,不断探索,才能冲破重天驾驭人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淡 看远 看透
B:看远 看透 看淡
C:看透 看淡 看远
D:看透 看远 看淡
正确答案:B
解析:有览物于胸的宽容和大气,需要人能够看得远,此空应填“看远”。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显然此空应填“看透”。超然物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超出世俗之外,要做到淡泊名利,此空应填“看淡”。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过去有人认为,犯罪是因为罪犯心理不健全或对社会感到疏离等原因而从事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凭借惩罚来阻止。不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多数罪犯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理性选择。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司法审判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现在,如果法官和立法者对犯罪采取宽松的态度,就会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由此可见,很多人也开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犯罪行为了。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大多数罪犯都是理性的
B:心理性或社会性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C:微观经济学改变了很多人对犯罪的看法
D:用微观经济学诠释犯罪行为更为科学
正确答案:C
解析:A、B两项仅仅是对犯罪原因的分析,没有提及微观经济学这一关键信息,排除。D项中的“更为科学”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属无中生有,排除。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