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492

发布时间:2023-09-03 4:41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某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出的民航风切变预警系统,克服了预警难度大、精度低等现实问题,可以为飞机的起飞降落________提供风切变预警信息,还能够提供机场未来48小时的天气预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时

B:及时

C:实时

D:适时

正确答案:C

解析:“即时”指立即。如即时投产。“及时”指不拖延,马上,立刻。如及时解决。“适时”指适合时宜,不太早也不太晚。如适时收割,适时放手。“实时”指与某事发生、发展的实际时间同步(做某事)。如实时报道。句中表达的是新的系统可以为飞机的起飞降落提供当时的风切变预警信息,“实时”填入最能体现信息的同步有效。“即时”“及时”都强调快,未体现精准,排除A、B。“适时”强调择取合适时机,与快速准确提供当下信息的语境不符,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0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3题

2、【言语理解】对比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表述,政府职能转变始终是“________”,其中简政放权、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等任务在两次党代会报告中均有体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绊脚石

B:传家宝

C:牛鼻子

D:保护伞

正确答案:C

解析:句意是政府职能转变在十八大和十九大两次报告中均有强调,很重要,故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
“绊脚石”比喻阻碍人前进的人或事物(含贬义);“保护伞”指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多含贬义)。二者的感情色彩均不合语境,排除A、D。“传家宝”指家庭里世代相传的宝贵物品;“牛鼻子”比喻事物的关键或要害。“政府职能转变”是当下行政体制改革的主题,不是世代相传的,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6题

3、【言语理解】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______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______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缺口”不能与“严峻”搭配,排除C。
第一空,“流失”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与句意不符,排除D。 “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充裕”表示充足富裕。“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需求不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的应是人才是否足够的问题,故应填“充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4、【言语理解】

方言,指各地用语。周秦之时,政府派遣“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地方用语,并加以记录整理。两千多年前,西汉扬雄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应劭将此书名简称为《方言》,此后“方言”开始作为特定词语使用。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60年后,普通话推广已非常成功,而方言却面临着式微、需要保护的局面。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

说明方言与普通话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

C:

作者认为普通话的推广导致了方言式微的局面

D:

应该思考如何让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相得益彰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排除。
B项,文段只说“与方言对应的是雅言,后称官话、国语,1956年后称普通话并予以推广”,普通话是否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无从得知,排除。
C项强加因果,方言的式微与普通话的推广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
D项可由文段末句得出,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5、【言语理解】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班长关心我们,不让我们再加班了。我们再三恳求,终于答应了。

B: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

C: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编的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行世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于计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群。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偷换主语,“答应”的主语应是“班长”,而不是“我们”,可改为“他终于答应了”;B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有好的学习方法”;D项语义重复,“广大”与“群”不能同时使用,可删除“群”。C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6、【言语理解】车模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并没有道德原罪。只不过,伴随着车模的反客为主,视觉暴力和恶俗炒作在车展中________,引发人们的“审________疲劳”。在商业世界和生活空间的模糊边界里,在私人与公共的复杂关系中,车模“乱花渐欲迷人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以为常 美

B:屡见不鲜 丑

C:司空见惯 美

D:见怪不怪 丑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见怪不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视觉暴力和恶俗炒作……引发人们的‘审丑疲劳’”意思是说,视觉暴力和恶俗炒作在车展中常常见到,不包含要沉着镇静的意思,排除D。
第二空,由“道德原罪”“反客为主”“视觉暴力”“恶俗炒作”等词和第二空的引号可知,这里应填入表贬义的“审丑疲劳”,排除A、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表达正确的是:

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漠不关心。

B: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C: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D: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叹为观止”为褒义词,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来说明被烧毁的大楼,感情色彩不符。C项“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此处用来说明说法绝对,词义不符。D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此处形容演戏,适用对象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言语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深度________全球经济,发生了不曾________的巨大变化。我们积极抓住战略机遇,主动________,拓展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积极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浪潮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 预想 调节

B:切入 预料 调整

C:融入 预见 调适

D:切入 预见 调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进入”指到了某个范围或某个时期里,或者进入一种状态,例如“进入一个新纪元”。“切入”指 从某个地方 深入进去,可形容文章点明主题。“融入”泛指物质间的彼此接纳,或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与“全球经济”搭配,“融入”更恰当。排除A、B、D。
后两空,“预见”“调适”填入均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9题

9、【言语理解】“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言,它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下列对于“生产性保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它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

B:它是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

C:它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D:它是传统技艺的精华,应该采用“生产性保护”法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可知,A项正确。由“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可知,B项正确。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可知,C项正确。D项不是对“生产性保护”的理解。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8题

10、【言语理解】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
②这不符合常理
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
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⑥①⑤④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②③①⑤④

D:⑥②③⑤④①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四个选项,可先判断首句,C、D两项均以⑥②开头,而⑥中的“高山雪线通常应该”和②中的“这不符合常理”相矛盾,故②不能紧接在⑥之后,由此排除C、D。⑤④解释青藏高原雪线高的原因,②接其后不合逻辑,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