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干热岩是埋深数千米的高温岩体,属于一种新兴的地热能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注入低温水回收高温水的干热岩利用过程发生了能量转化
B:干热岩发电技术已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
C: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导致酸雨的污染气体
D:我国在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的干热岩资源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过程。能量转移是指能量从高温区传到低温区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利用干热岩的热量传导将低温水加热的过程是发生了能量转移,没有发生能量转化。
B项说法错误。世界上对于干热岩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美、法、德、日、英等国在干热岩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干热岩开发总体上仍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还未实现商业化。
C项说法错误。干热岩的开发主要是利用其岩体的高温进行加热,这一过程只有水汽化形成的无毒无害的水蒸气产生。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复杂的转化生成的硫酸、硝酸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形成的。干热岩的开发利用不会导致酸雨的产生。
D项说法正确。2014年3月31日,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宣布:经过近一年的钻孔施工,地勘人员在共和盆地地下2230 m处成功钻获温度高达153 ℃的干热岩。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大规模可利用的干热岩资源。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20题
2、【常识判断】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吸入大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唐三彩由于斑斓的釉色常常被误认为是瓷器,其实它是陶器
C: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
D:海水对光的吸收使得大海呈绿色或蓝色,海水深时是绿色,浅时是蓝色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B项说法正确,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C项说法正确,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花盘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
D项说法错误,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散射作用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蓝),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绿光的穿透能力强,当它们射入海水后,只有少部分被海水吸收,大部分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悬浮颗粒便向四周反射和散射,这样一来,海水对蓝、绿光吸收得少而反射得多,而且越往海水深处越有更多的蓝光被折回到水面上来。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9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3、【常识判断】鲁迅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得不提的大师。下列有关鲁迅的说法错误的是:
A:鲁迅原名周作人
B: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D: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正确答案:A
解析:鲁迅原名周树人;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散文家、思想家。A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是鲁迅的杰出小说作品。B项说法正确。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鲁迅一生正是把心血托付给祖国和同胞,以自己的笔进行思想革命。C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常识判断】甲乘坐公交车时因到站未停与司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抢夺正在行驶的公交车方向盘,致公交车失控撞到路边电线杆,乘客及行人受伤、公交车严重受损。甲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寻衅滋事罪
C:危险驾驶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D
解析:《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2019)规定,“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罪名“妨害安全驾驶罪”,“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本题中甲的行为造成公交车严重损害,乘客和行人受伤,属于造成了严重后果,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11题
5、【常识判断】下列有关古代发明创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适用于外科手术
B: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C: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
D: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正确答案:B
解析:东汉华佗医术高明,被誉为“神医”。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A项说法错误。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由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于汉顺帝阳嘉元年。B项说法正确。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解决了用水力进行冶铁鼓风的问题。解决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问题的是三国时马钧发明的翻车。C项说法错误。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因此首次修建长城不是秦朝。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A:超出了可见光谱范围
B:低于视觉刺激阈限
C:不能刺激锥体细胞
D:不能刺激棒体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红外线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其超过了可见光谱(0.39~0.76微米)的范围。
B项错误。视觉阈限,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感觉。
C项错误。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是人的彩色感受器,即对颜色的感知是光源,物体和观察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D项错误。棒体细胞是只在昏暗的光线下起作用的一类细胞,是夜视细胞。一般区分的是明暗,对细节区分不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7、【常识判断】下列哪组都是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
A:印度尼西亚 埃及 土耳其
B:墨西哥 古巴 沙特阿拉伯王国
C:俄罗斯 意大利 印度
D:巴西 美国 泰国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印度尼西亚(地跨亚洲和大洋洲),埃及(地跨非洲和亚洲),土耳其(地跨亚洲和欧洲)。
B项错误。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古巴(位于北美洲),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
C项错误。俄罗斯(地跨欧洲和亚洲),意大利(位于欧洲),印度(位于亚洲),C项错误。
D项错误。巴西(位于南美洲),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泰国(位于亚洲)。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7题
8、【常识判断】在人类探测月球过程中,可以用不同方式将月球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我国“嫦娥一号”采用的经济稳妥的方式是:
A: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近地轨道,然后探测器自行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
B: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大椭圆轨道,在大椭圆轨道近地点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C: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到地月引力平衡点处,探测器加速进入月球轨道到达月球
D:火箭将月球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
正确答案:B
解析: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奔月过程,嫦娥一号卫星最终选择了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然后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到达月球的方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9、【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文观止》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
B:《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
C:《史记》是司马迁编纂的叙事历史著作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C
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所以,C项中的叙事历史著作说法不准确。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送奶人误将王某的牛奶放入其邻居张某的奶箱中,张不明所以,取出弃之。张某行为的性质是:
A:构成不当得利
B:构成侵权行为
C:构成无权代理
D:并无不当
正确答案:D
解析:
张某收到牛奶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原则上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应当返还。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故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