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462

发布时间:2023-08-29 18:2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目前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依旧比较________,看不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浮浅

B:肤浅

C:浅薄

D:浅显

正确答案:B

解析:“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强调空虚、浮躁,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浅薄”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不深厚,或社会风气轻浮;“浅显”指(事物或道理)简明易懂。均不能形容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排除A、C、D。“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形容“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凡事绝非一日之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对积弊日久、历史欠账较多的生态环境来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________,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

B:一了百当

C:立竿见影

D:水到渠成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可知,此处是说想改变积弊日久的生态环境应不懈努力,不可能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故所填词语应与“一蹴而就”语义相近。“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一了百当”指事情的方方面面都处理得很妥当、彻底;“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四个词语中,只有“立竿见影”与“一蹴而就”语义相近。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

3、【言语理解】本地杂草野花由于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________,对当地气候和土质都有极好的适应性,根本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养护。而且,与属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相比,本地杂草野花还有一个________就是生态安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洗礼 优点

B:进化 长处

C:选择 优势

D:淘汰 好处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中说的是本地杂草野花经历了千百年自然优胜劣汰的考验,所以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自然选择”是进化论领域描述适者生存的固定表述,填入恰当。“洗礼”通常指一种基督教的仪式,也可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如战争的洗礼,不能与“自然”搭配,排除A。“进化”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淘汰”指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二者均不能表达本地杂草野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意思,排除B、D。
验证第二空,“优势”指能超过对方的有利形势。用于将本地杂草野花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进行比较的语境也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3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

4、【言语理解】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西湖南线开放,作为原居住于此的居民旧地重游,(       )想起往事。
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       )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得例外。

A:难免 诚然

B:难免 当然

C:不免 当然

D:不免 诚然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近义词辨析。“不免”即免不了、禁不住、不由得,后面一般不能跟否定式;“难免”即难以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式也可以跟肯定式,一般要带“会”或“不会”。根据①句句意,应选“不免”。“当然”指应当这样、合乎事理或情理;“诚然”是指固然,引起下文的转折。②句没有转折的意思,故应选“当然”。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学者心中,中国形象跟乌托邦一样完美无缺。当他们建构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时,并没有足够的现实材料,也没有一本扎实的专门著作进行学术论证。严格说来,这只是一场思想上的虚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A:当时欧洲学者理想化看待中国

B:当时欧洲学者不注重实证研究 

C:

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存在

D:

 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完美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那个时代欧洲学者如何乌托邦式地看待中国。第二句提到的“没有足够的现实材料”并不能说明欧洲学者不注重实证研究,B项错误。文段强调的是欧洲学者心目中的完美中国形象,根本没涉及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存不存在的问题,故排除C。D项为干扰项,整个文段强调的是欧洲学者心中的中国形象,而D项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谈论的,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汶川地震一开始测定是7.8级,过了两三天之后,修订为8.0级,这是因为地震以后我们获取的地震记录资料不断增多,不仅是国内的,国际上的各方面地震资料也不断地增多。至于各个国家测定的震级有差别,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所用的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存在差别;另外一个原因是地震震级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我们现在测的里氏8.0级是面波震级,还有利用破裂的错动量和破裂长度等来测定的。类型不同,给出的数字也有一些差别。这也是不同的国家对同一个地震给出的震级有差别的原因。
根据以上文字,汶川地震修订为8.0级的主要原因是:

A:各个国家所用的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差别

B:利用破裂的错动量和破裂长度等来测定的

C:我国地震测量技术逐步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接轨

D:我们获取的地震记录资料的增多使得测定更准确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第一句介绍的是汶川地震修订为8.0级的原因,即地震以后我们获取的地震记录资料不断增多,使得测定更加准确和科学。第二、三、四句介绍的则是不同国家对同一地震给出的震级有差别的原因。题目问的是汶川地震修订为8.0级的原因,故D项正确。A项是不同国家测定的震级有差别的原因,排除。B项与文段意思不符。C项是无中生有。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考试技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高校招考制度很难说有先进和落后之分。1993年,学者研究指出:考试制度与各国的国家教育制度及社会情况密切相关,有些国家的考试制度具有高度持久性,而且不易改变;有些国家的考试制度则正在经历实质甚至快速的改制。此外,各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也不尽相同。
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A:对考试制度应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评价

B:高校招考制度各有千秋,很难区分优劣

C:应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改革高校招考制度

D:国外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值得借鉴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校招考制度很难说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然后引用学者的研究说明,考试制度与各国的制度及情况密切相关,改革不能照搬。文段围绕“高校招考制度”展开,A、D两项均脱离这一话题,排除。由“不易改变”“改制”“改革方向”等表述可知,文段关注的重点是高校招考制度的改革问题,且“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改革”的表述也与专家的研究相一致。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8、【言语理解】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说把光阴耗费在“咯嘣”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唯有筷子,风风雨雨了两千多年,还是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对本段文字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时代的发展进行,“吹煤头纸”已不复存在

B:丰子恺先生痛恨“嗑瓜子”,因为他认为这是民族性的衰退

C:用“吹煤头纸、嗑瓜子”的消失,衬托筷子在生活中经久不衰,不可或缺

D:悠闲的生活态度被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取代是历史必然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在中国曾经存在的三种博士资格,即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而吹煤头纸早已消失,嗑瓜子也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但唯有筷子,历经风雨,经久不衰。由此可知,作者借吹煤头纸以及嗑瓜子的消失强调筷子历经风雨、经久不衰,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A项内容是为了衬托后文所述的“筷子经久不衰”,B项是关于丰子恺先生对“嗑瓜子”的态度,二者均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未提到文段的落脚点“筷子”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5题

9、【言语理解】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款额超过4亿人民币,有人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他答道:“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苦恼,有钱不一定快乐。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看你怎么用,我不算有钱

B:我不算有钱,看你怎么用,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

C:我不算有钱,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看你怎么用

D:看你怎么用,我不算有钱,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从选项入手解题较快,以“我”开头的两句话,都是在描述曾宪梓先生自身对钱的态度,故“我不算有钱,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两句应连在一起,故排除A、B;““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也是曾先生态度的一种延续,故应与“我不算有钱,但是我把钱用在事业上”连接,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也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时候。个人应该利用这一时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参加那些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给自己补课——补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素质。通常,在一次危机之后,会迎来一个经济繁荣时期。这个新的经济繁荣是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大幅度提高。谁在劳动力市场低谷时期积攒了就业能力,谁在随后的繁荣时期就能抓住机遇。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

B:经济危机时期也可以是个人提升能力的好时机

C: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

D:劳动者不应对经济低迷时期的就业市场丧失信心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周期性危机发生时,个人应该利用这一时期提升自己。接着对此加以解释。最后强调这一时期积攒了就业能力,就能在繁荣时期抓住机遇。故文段强调的是要在经济危机时期提升自己,B项表述相符。
A项“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危机时期。C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信心”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文段说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