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454

发布时间:2023-08-28 14:57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因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城市化就是让农村人口城市化

B:城市化就是使农村人口进入大中城市

C:城市化就是让农民离土又离乡

D:城市化道路选择要考虑中国国情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然后从两方面入手回答了这一问题。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城市化道路选择要考虑中国国情。A、B、C三项概括均不够全面,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2、【言语理解】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C: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D: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存在的缺点,然后指出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故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对动物资源保护的积极影响。
文段的论述主题是“动物资源保护”,A项“动物物种多样性”仅是“动物资源保护”的一项内容。
文段提到传统资源保护措施的缺点是为了引出新的保护途径,B项非文段重点。
C项因果倒置,应该是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3、【言语理解】测谎的基本原理是:欺骗的人会紧张,以致呼吸、脉搏加快和血压升高。测谎专家因而声称,只要操作、解析得当,测谎仪能够有效发现说谎者,结果是________的。反对者则认为,一个________且擅长控制情绪的人是可以对付测谎仪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人与机器,而是测谎者与被测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见多识广 博弈

B:科学 不露声色 抗衡

C:可靠 有备而来 较量

D:准确 从容不迫 对决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反对者认为结果不可信可知,测谎专家认为测谎仪的结果是可信的。“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科学”指合乎科学精神或方法,二者均无“可信”之意,排除A、B。第二空,“从容不迫”指沉着镇定不慌张,强调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擅长控制情绪”语义重复,排除D。验证第三空,“较量”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34题

4、【言语理解】从指纹、掌纹、静脉、虹膜、视网膜、面孔等这些基本上刻录在人类遗传中的信息,到人们的习惯所代表的行为特征,每个人都有些________的特征,都可用来验证身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目了然

B:一成不变

C:独一无二

D:始终如一

正确答案:C

解析:结合文中“代表的行为特征”“用来验证身份”可知,每个人都有些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自己独有的特征,这样才能与别人区别。“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成不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显然,“独一无二”与“验证身份”的语境最相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5、【言语理解】①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打工潮的涌动,春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②1981年3月,“铁路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
③但“春运的脚步”与“发展的车轮”始终协同前进
④相信不少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通宵排队买票,肩扛大包小袋,上车差点挤成“照片”,下车感觉脱了层皮……
⑤虽然依旧不乏“槽点”,但人们的诉求已经悄然从“走得了”升级到“走得好”
⑥当下,不管是购票途径,还是乘车体验、旅途时间、路径选择,都已经比从前有了长足进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⑥④③①⑤

B:①④⑥②⑤③

C:②①④③⑥⑤

D:①⑤④③②⑥

正确答案:C

解析:①讲春运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②写了“春运”一词首次出现,故②排在①之前,排除B、D。③提到“春运的脚步”和“发展的车轮”协同前进,⑥具体论述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因此③⑥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4题

6、【言语理解】研究人员认为噩梦能够让我们释放出那些在我们清醒时折磨我们的压力和焦虑。他们解释说:“那些在我们清醒时令我们担忧的事情,在我们睡着之后还会继续干扰我们。无意识状态下的大脑会获取我们的抽象恐惧,通过噩梦的故事形式,将其转变成一种记忆。”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记忆对于大脑来说更容易处理,它代表着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事情,而不是围绕着我们的担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噩梦:

A:代表着过去发生的某种事情

B:虽然可怕却有益精神健康

C:是一种令我们担忧的故事形式

D:本质上是恐惧对记忆的扭曲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介绍了研究人员的结论——噩梦能够释放压力和焦虑。后文对噩梦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具体说明噩梦是如何实现释放压力和焦虑作用的。B项的“有益精神健康”是对噩梦释放压力和焦虑作用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7、【言语理解】中国古代称外国为“番”。出于表示尊敬、臣服等原因,这些番邦会派使节来朝见皇帝。众多番邦使节云集朝堂,为了便于皇帝逐一认识,负责典礼的大臣就将各位使节分成两列,皇帝按照先后次序,先左后右与使节寒暄交谈,依次类推。交谈之前,典礼官都会报告这些番邦国家的称号,即所谓的“番号”,因此番号就有了依次编号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主要是按照部队的性质、编制序列和数字顺序授予的部队名号。
这文字主要介绍了:

A:现代部队编号的起源

B:“番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C:古代番邦朝见的热闹场景

D:古代皇帝接待使节的礼仪程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中国古代称外国为“番”;然后指出“番号”一词来源于番邦使节云集朝堂,皇帝按照先后次序与使节寒暄交谈,故番号具有依次编号之意;最后指出,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总结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番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A项,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番号”一般特指部队编号,但二者并不等同,该项偷换概念,且文段主题词为“番号”,该项未体现文段主题词,排除。
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正确表述,当选。
文段论述“古代番邦朝见的热闹场景”和“古代皇帝接待使节的礼仪程序”是为了解释“番号”的起源,C、D两项非文段重点,且未体现主题词“番号”,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

8、【言语理解】关于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最近提出的“新工科”教育非常重要。“新工科”最新公布的指标是“十、百、万”,即“十个专业方向,百种教材,一万名教师”。这是一次创新之举,不但要带来更多知识,更要搭建一个知识拓展的________,要培养造就一批多样化、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空间 人才队伍

B:舞台 智力保障

C:天地 人才保障

D:平台 智力支持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搭建平台”“搭建舞台”为常见搭配,“空间”“天地”与“搭建”搭配不当,排除A、C。同时,第一空所填词语还应与“知识拓展”相搭配。而“舞台”通常是用来展示的,与“知识拓展”不搭配,排除B。验证第二空,“智力支持”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3题

9、【言语理解】过去25年中,尽管经历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始终没有减退,背后最主要的推力就是个人信贷业的异常________,尽管个别客户可能破产,但总体上,个人消费信贷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跃 节节攀升

B:频繁 安然无虞

C:繁荣 有利可图

D:发达 高枕无忧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一空,“个人信贷业”是一种业务,一般不能用“频繁”来修饰,排除B。第二空,与经济衰退下消费能力不减退的情况相对应,个人消费信贷应该是增加的。“有利可图”指有利益可谋求。“高枕无忧”形容坦然无忧的样子,也可以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两者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D。“节节攀升”指不断上升。填入与句意相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10、【言语理解】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B:自古以来,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C: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

D:幸福生活是靠奋斗获得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并取得了一系列改造自然、建设发展的伟大成果;最后对此进行总结,幸福需要依靠奋斗获得。选项中提到“奋斗”这一主题词的只有D。
A、B、C三项均是文段分说的内容,概括不全面。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