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某科研机构研发了一项神经刺激技术,他们在实验中对一批滑雪选手实施了该刺激,持续数周后发现,相比未接受刺激的选手,接受刺激选手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分别提高了10%和15%。本国体育部门计划与该机构合作,在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推广使用这一技术。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该国体育部门的计划?
A:未接受刺激的运动员通过正常训练也能提高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B:这项合作会增加该国体育部门的经费支出
C:该国是传统滑雪强国,滑雪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这项技术会降低运动员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能力发挥的前提
正确答案:D
解析:因为神经刺激技术能使滑雪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分别都有提高,所以体育部门计划推广使用这一技术。
A项,无法说明神经刺激技术不能在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推广使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即使增加经费支出,只要这一技术能达到效果,也还是有可能在训练、比赛中推广使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无法说明神经刺激技术不能在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推广使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说明了这项技术会降低运动员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能力发挥的前提,则有可能实施了这个技术后,即使能力提高了也没办法发挥,达不到预想的结果,有力地质疑了体育部门的计划。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2、【判断推理】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范畴的是:
A: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
B:运动员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
C:某职工产生对上级的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D:某人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要点:①面临挫折或冲突;②内部心理活动;③恢复心理平衡。
A项,通过寻找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的过失,恢复心理平衡。
B项,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属于生理现象,不符合定义。
C项,通过对亲人发泄转移不满情绪,符合心理防御机制的要点。
D项,通过在学习方面取得成绩来弥补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感,恢复心理平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3、【判断推理】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据统计,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22000个。由此可以推测,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也不会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
B: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
C: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夏朝遗址
D:据统计,姓陈的人在南方比较多,在北方比较少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地名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22000个。题干结论: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也不会少。
A项,指出地名的作用,与姓氏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说明姓氏和地名之间的联系,可以支持,保留。
C项,根据古地名发现夏朝遗址,与姓氏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D项,“陈”姓人数的分布情况,与地名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4、【判断推理】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明了上述推理的荒谬?
A:甲:“我们不应背后议论我们的朋友。”乙:“难道我们要当面议论我们的朋友吗?”
B:纸牌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另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
C:俗话话:“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D:甲:“你的观点和主流的观点是有矛盾的。”乙:“这没什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谬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属于自相矛盾。
A项,甲的意思是不该议论,乙的意思是不该当面议论,属于转移论题,与题干谬误不同。
B项,纸牌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即另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在此基础上前一句话则是错的,两句话自相矛盾,与题干谬误相同。
C项,“宁死不屈”讨论的是愿不愿意屈,而“能屈能伸”是讨论能不能屈,该项的谬误是转移论题,与题干逻辑谬误不同。
D项,甲所说的“矛盾”是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乙说的“矛盾”是指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该项的逻辑谬误是偷换概念,与题干逻辑谬误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甲乙两公司均为使用其公司数码产品有疑难问题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拨打热线电话要收取相应的通话费用,所以通常来说,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这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
B: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
C:乙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甲公司多2倍
D:甲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乙公司多5倍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推出“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理由是“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
A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少,而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可能是由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多使得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削弱了题干的结论;C、D两项没有涉及数码产品的使用问题,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以聘任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均衡的定义要点:①通过法律法规;②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项,教育局规定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符合定义要点①②。
B项,学校要求老师发表论文是对老师的规定,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教育均衡。
C项,某市通过政策调整力争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符合定义要点。
D项,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7、【判断推理】动力定型是指一种在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下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在这一种系统内,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以获得每个刺激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了一种动力定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此理论的是:
A:乒乓球运动员通过练习确保击球的稳定性
B:小学生学习写字过程中老师不断纠正姿势
C:篮球明星每天都要练习超过一千次的投篮
D:动物园饲养员喂动物之前每次都要吹口哨
正确答案:D
解析:动力定型定义的关键信息: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以获得每个刺激确切不变的效果。
A项,通过练习确保击球的稳定性,属于动力定型。
B项,写字过程中不断纠正姿势是为了稳定写字的效果,属于动力定型。
C项,篮球明星练习一千次的投篮是为了稳定投篮的动作,属于动力定型。
D项,只有一个刺激条件,并且没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即经历了创伤以后,出现的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是:
A:从伊拉克战场回来的美国兵,大多患上了失眠、焦虑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
B:扬扬小时候在邻居张阿姨家被狗咬过一口,从此再也不想去张阿姨家了
C:小张曾经被困在电梯里五个多小时,当时感觉自己没救了,最后化险为夷,但从此小张常常做被困在电梯里的梦,而且以后再也不敢乘坐电梯了
D:目睹了儿子阿毛被野兽叼走的一幕,失魂落魄的祥林嫂见了人就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正确答案:B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要点:①经历创伤后;②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
A项,从战场回来的士兵患上失眠、焦虑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经历创伤后出现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符合定义。
B项,扬扬被张阿姨家的狗咬过后不想去张阿姨家,不是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并非无法控制的,不符合要点②。
C项,被困电梯五个多小时后再也不敢乘坐电梯,是经历创伤后出现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符合定义。
D项,祥林嫂目睹儿子被野兽叼走后见人就说同样的话,是经历创伤后出现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障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认知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或者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晕轮效应的是: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天下乌鸦一般黑
C: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D:一俊遮百丑
正确答案:B
解析:晕轮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对认知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②掩盖其他品质和特点,或者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A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由于有感情,不论对方如何都觉得对方无处不美。认知者对情人形成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并不是在认知者对认知对象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属于一种思维定式,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意思是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认知者对认知对象形成“嘴上无毛”的印象后,据此推论其“办事不牢”,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一俊遮百丑”指一件好的事情掩盖了许多的丑陋的事。认知者对认知对象形成俊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10、【判断推理】与传统的“汗水型”经济不同,创新是一种主要依靠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创新并非每个人自觉的行动,它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如果有人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炒作暴富,或者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那么人们创新就不会有真正的动力。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有人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炒作暴富,就有人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
B:如果没有人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人们创新就会有真正的动力
C:如果人们创新没有真正的动力,那么就有人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炒作暴富
D:如果人们创新具有真正的动力,那么没有人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通过土地资源炒作暴富或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创新没有真正的动力。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
A项,前件的相容选言命题的两个选言肢之间不具有条件关系,该项的推理明显错误,排除。
B项,“没有人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否定了前件的一个选言肢,无法否定整个前件,且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使否定前件也是无效推理,该项错误,排除。
C项,通过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是无效推理,该项错误,排除。
D项,“人们创新具有真正的动力”否定了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没有人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炒作暴富,也没有人可以凭借权钱交易腐败发财”,该项推理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