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某人拟在1—5号5个地块上种植玉米、高粱、红薯、大豆和花生5种作物,每个地块仅种植一种作物,每种作物仅种植在一个地块。已知:
(1)如果3号地块种植大豆、高粱或花生,则1号地块种植玉米。
(2)如果4号地块种植高粱或花生,则2号或5号地块种植红薯。
(3)1号地块种植红薯。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2号地块种植高粱
B:3号地块种植花生
C:4号地块种植大豆
D:5号地块种植玉米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3)可知,1号地块种植红薯;再结合(1),否定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即3号不种植大豆、高粱、花生,只能种植玉米;根据(2)可知,2号和5号均不种植红薯,所以4号不种植高粱、花生,则只能种植大豆;2号和5号种植情况不确定。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5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3题
2、【判断推理】
塑料:容器
A:
石灰:水泥
B:
陶瓷:餐具
C:
桥墩:桥梁
D:
木材:木头
正确答案:B
解析:
塑料可以是制作容器的原材料。
A项,石灰和水泥都是无机胶凝材料,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陶瓷可以是制作餐具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桥墩是桥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木头是木材和木料的统称,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3、【判断推理】
电影:话剧:演员
A:
公路:人行道:机动车
B:
电器:空调:修理工
C:
数学课:体育课:教师
D:
运算:存储:硬盘
正确答案:C
解析:
电影和话剧是并列关系,都需要演员表演。
A项,人行道属于公路,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空调属于电器,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数学课和体育课是并列关系,都需要教师授课,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运算和存储是并列关系,存储是硬盘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91题
4、【判断推理】
四月中旬,某省召开了文化馆建设会议,各市文化馆都派出了一名骨干参会。在进行了全体大会后,会议又组织了小组讨论,其中甲、乙、丙、丁、戊五人被分到同一小组,关于他们,有如下的信息:
(1)他们来自A、B、C、D、E五个市的文化馆。
(2)甲只与其中两人认识。
(3)来自B、C、E三个市的三人之前一起参加过会议,相互熟悉。
(4)D市的与会者认识三人。
(5)乙不是B市的,并且和B市与会者头次见面。
(6)C市与会者和丙相识。
(7)丁只与一个人见过面。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戊来自哪座城市的文化馆?
A:
B市
B:
C市
C:
D市
D:
E市
正确答案:B
解析:
根据(3)可知,来自B、C、E三个市的人都曾经至少和其他两个人见过面,根据(4)可知,来自D市的人与其他三个人见过面,结合(7)可知,丁不是来自B、C、D、E市,则丁来自A市。根据(3)(5)可知,乙不是来自B、C、E市,则乙来自D市,结合(4)可知,乙认识来自A、C、E市的人,进而根据(3)可知,来自C、E市的人至少认识三人。根据(2)可知,甲不是来自C、E市,则甲来自B市。根据(6)可知,丙不是来自C市,则丙来自E市,戊来自C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1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100题
5、【判断推理】愧疚补偿策略指的是不直接提出要求,而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使对方产生愧疚心理,从而使对方补偿自己的一种策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愧疚补偿策略的是:
A:甲向李某倾诉由于误信了他群发的信息,导致自己被骗得很惨,李某于是免息借钱给甲做生意以求得心安
B:乙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回家后责怪妻子没有及时叫醒他,并要求妻子以后负责夜里带孩子,妻子答应了他
C:丙开车邀请陈某一起郊游,途中丙不慎扭伤了脚,只得请假休养,陈某感到非常内疚,决定帮助丙接送孩子上下学
D:丁在庄某家做保洁时不慎摔伤,庄某听家政公司说丁家庭非常困难,主动替丁支付了5000元的治疗费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愧疚补偿策略的定义要点:①不直接提出要求,而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②使对方产生愧疚心理,从而使对方补偿自己。
A项,甲向李某倾诉由于误信了他群发的信息,导致自己被骗,符合要点①;李某免息借钱给甲以求心安,符合要点②。
B项,乙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回家后责怪妻子,要求妻子以后负责夜里带孩子,是直接提出了要求,不符合要点①。
C项,丙邀请陈某一起郊游,途中丙扭伤了脚,陈某感到内疚,但并未体现丙向陈某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不符合要点①。
D项,丁在庄某家做保洁时摔伤,但并未体现丁向庄某强调由于对方的责任导致自己处于困境,也未体现庄某产生愧疚,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0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6题
6、【判断推理】一个词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去表达其所表达的对象,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表达其自身。其中,前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就是词语的意义,一般称为指称用法;后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一般称为自名用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黑的词属于自名用法的是:
A:女性一般喜欢粉色
B:大象一般生活在密林之中
C:“其它”现在一般都使用“其他”
D:“商品”指的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定义,自名用法表达的是词语的形式而不是意义。
A项中的“粉色”、B项中的“密林”和D项中的“商品”都表示的是这个词语的实际意义,属于指称用法。
C项,“其它”仅仅表示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不表示其实际意义,属于自名用法。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9题
7、【判断推理】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认为:未来10至30年,“干暖”将成为目前大熊猫栖息地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这些地区将越来越不适合大熊猫的生存繁衍,而西北方向的邛崃山系则会因为气温升高、降水明显增加,变得更适宜大熊猫生存。大熊猫栖息地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因此大熊猫未来将会向西北迁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大熊猫喜欢湿润的气候
B:“干暖”气候不利于竹子生长
C:西北地区的气候正变得越来越湿润
D:大熊猫具备迁徙的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是“大熊猫未来会向西北迁徙”,论据是现栖息地将变得“干暖”,而西北方向则变得温热潮湿。
A项,喜欢湿润的气候并不等同于会迁徙,加强程度有限。
B项,“干暖”气候不利于竹子生长,题干未提及,属于无关项。
C项,西北地区气候变湿润,增加了熊猫迁徙的可能性。
D项,大熊猫具有迁徙的能力是大熊猫迁徙到西北的前提。如果没有迁徙能力,无论气候如何变化也不会迁徙,故是最加强题干的选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8、【判断推理】跷跷板:天平
A:踢毽子:口琴
B:丢手绢:魔术
C:滑滑梯:杠杆
D:荡秋千:钟摆
正确答案:D
解析:跷跷板和天平均运用了杠杆原理。
A项,踢毽子是一种运动,口琴是一种乐器,二者没有运用相同的原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丢手绢是儿童游戏,魔术是一种表演艺术,二者没有运用相同的原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滑滑梯是儿童游戏,杠杆是简单的机械,二者没有运用相同的原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荡秋千和钟摆均运用了单摆原理,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7题
9、【判断推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风险是相对平等的,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日益缩小的趋势。
以下哪项为真,能对以上结论提出最严重的质疑?
A: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B:即使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全球化也给它带来了不利影响:过量移民、廉价商品、跨国犯罪等
C:据联合国的报告,1990年到2000年间,世界各国中按发达程度排名的前15名和后15名的人均年收入比率从60∶1扩大到74∶1
D: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为千百万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正确答案:C
解析:要削弱的结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日益缩小的趋势。C项用数据指出二者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削弱了该结论。A项是无关项,B、D两项加强了结论。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联觉心理: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心理现象。
下列利用了联觉心理的是:
A:节日里各家店铺都挂上了一排排红灯笼
B:职场套装的发明帮助女性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
C:迷彩服是现代军队普遍使用的一种军服
D:卧室装修为暖色调让人感到温暖
正确答案:D
解析:联觉心理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
A项,节日里店铺挂红灯笼,并不涉及感觉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职场套装对女性的意义,并不涉及感觉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迷彩服是现代军队普通使用的军服,并不涉及感觉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暖色调让人感到温暖,是从视觉到其他感觉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