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393

发布时间:2023-08-18 23:25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片面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取向,使得理想、信念教育难以入脑入心。大学内外把大学歪曲成名利场,这种认识对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误解和挤压。对此,高校要重建大学精神,整顿学风、校风。更重要的是从小学、中学就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偏向,培养有正确追求、人格健全的新人。
最符合这段话主旨的一项是:

A:为了爹娘,为了自己,拼了

B:目标清华当仁不让,理想北大美梦成真

C:教育改变命运,草根子弟翻身

D: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片面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取向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以“对此”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即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偏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文段重点强调内容。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A、B、C三项均与“突破应试教育”的倾向相悖,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2、【言语理解】

21世纪初,人口、经济和环境压力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条件,使新出现和重现的传染病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最近几十年的经验显示,________________。而想要从根本上减少病毒国际传播可能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世卫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一起开展工作,加强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汇集世界各地的专家来一起应对疾病暴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烈性传染病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的风险正在显著增强

B:

应对疾病防控挑战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采取预防措施

C: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防范疾病及其他公共卫生威胁

D:

建立一个实现各国数据共享的传染病数据库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C

解析:

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部位置,所填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指出21世纪初,各种因素形成的独特条件使传染病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横线后提出从根本上减少病毒国际传播可能性的办法,即加强世卫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汇集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应对疾病暴发。横线处应表达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威胁单一力量是无法解决的,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烈性传染病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的风险正在显著增强”无法与后文衔接,排除。

B项,“预防措施”与文段无关,后文并未介绍预防措施,排除。

D项,“传染病数据库”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7题

3、【言语理解】逆境可以增长人的见解,改善人的心地,锻炼人的体质,使一个青年能够担当起生活的重任,同时能够知道怎样享受人生,这些财富都是一帆风顺者很难获得的。
最能表达这段话意思的是:

A:逆境出人才

B:挫折使人成长

C: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D:历经风雨才能见彩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逆境给人生带来的财富,包括“增长人的见解,改善人的心地,锻炼人的体质,使一个青年能够担当起生活的重任,同时能够知道怎样享受人生”,B项的“成长”概括恰当。A项的“出人才”表述不准确;C项偏离主题,“逆境”并不限于贫穷;D项强调挫折是成功的必经阶段,与文段强调重点不一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1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4、【言语理解】简单恢复历史旧貌,绝不可能实现复兴的目标。只有创造一种融合古今中外的新兴文明,才能恢复曾经有过的世界一流的兴盛状态。因此,(       )。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上述括号内的是:

A:复兴之道,应当是改革创新之道

B:要复兴,就要敞开胸怀学习全世界

C:要复兴,就要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D:复兴之道,需要敢想、敢干、能干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因此”可知,所填入的内容应是对前文“创造一种融合古今中外的新兴文明”的总结。B项对应于“今外”,C项对应于“中古”,均不全面,排除。D项不是对前文的总结,排除。A项的“改革创新之道”与文中的“创造一种……新兴文明”意思相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①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
  ②而是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相符合的信息
  ③我们也不会去注意所有的信息
  ④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⑤即使碰上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自圆其说”
  ⑥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③②④①   

C:⑥③②①④⑤

D:⑥①④③②⑤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文属于总—分结构。第⑥句是总起句,说明这段话描述的是对人的第一印象问题,此句应为首句。再看其他句子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我们”和两个“而是”,因此断定此处必有一个并列关系的关联句出现,根据前后相关的意思,将①④和③②连在一起,而①句描述内容明显为⑥句的延续,因此将①④直接放入⑥后。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总体来说,银行获得的存款量决定了银行的贷款能力。但是,在许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量会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这种贷款的数量超出过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银行的贷款数量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B:银行向外的贷款数量超过了存款数量会造成通货膨胀

C:应该采取一种有效的策略用以控制通货膨胀

D:银行的贷款量与银行获得的存款量成正比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了银行存款量与贷款能力的关系。然后由“但是”一转,指出贷款数量超过存款数量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
A项非文段重点;D项“成正比”与“在许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量会超出它所获得的存款数量”不符;C项“控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文段未涉及。
故本题选B。
(本题命题不严谨,B项也存在瑕疵,应为“贷款数量超过存款数量过多”。)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2题

7、【言语理解】纵然价格不菲,但以天然、健康、无污染、无添加为生产理念的有机农产品时下正成为越来越多追求品质和健康人士的餐桌“_______”。但在很多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食品上贴的有机标签形式多样,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而且,有机标签在一些网站上可以随意买到,消费者常常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潮 无所适从

B:新宠 莫衷一是

C:新风 真假难分

D:新贵 难辨真伪

正确答案:D

解析:

首先看第一空,有机农产品受到追求品质和健康人士的青睐,因而成为餐桌“新宠”或“新贵”,而不能是“新潮”或“新风”,排除A、C项。标签的不统一以及网上购买渠道的便捷,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使他们分不清真假有机农产品,而不是使得消费者得不出一致的意见或结论,故排除B项的“莫衷一是”,填“难辨真伪”。答案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2题

8、【言语理解】我们发现零工制度有一个重要的支持机制就是完善的、科学化的员工培训系统。几乎所有的现代企业和公司都非常重视内部培训,有的企业主甚至成为了培训狂,哪怕有一秒钟的空闲也要为员工安排一次培训。但真正有效的培训并不是无休止的洗脑和课程轰炸,不是“潜能激发”和“感恩教育”,而是适合公司运营需求的专业性、针对性、科学性的业务训练。这种培训机制如果能够建立起来,无论你是否采用零工制度都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很多公司培训缺乏科学性

B:科学的员工培训对企业很重要

C:零工制度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

D:过度培训可能会造成相反效果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句即文段主旨句,指出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系统是零工制度重要的支持机制。其后对这句话进行了具体阐释。B项是主旨句同义转述,当选。
A、C、D三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不能概括中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2012年,当每个中国人都在讨论《舌尖上的中国》里各式________的美食时,“据说一个中国人死了,拍扁了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挖苦和自嘲也在网络上流行,这源于中国人多年来对食品安全________的焦虑和不安。在微博上,对食品安全的议论,比过去一年增加了近10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令人垂涎 根深蒂固

B:垂涎三尺 刻骨铭心

C:千奇百怪 彻头彻尾

D:花样繁多 深恶痛绝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千奇百怪”“花样繁多”本身就包含多种多样的意思,不能与“各式”搭配,排除C、D。“垂涎三尺”的主语一般是人或动物,若为食物,则需在前面加上“令人”“使人”等类似词语,第一空的主语为“各式美食”,且没有“令人”“使人”等词语,故不能填“垂涎三尺”,排除B。
第二空,对应“多年来”,填“根深蒂固”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提高城市屋顶及道路路面的反射能力,可在成本极低的情况下降低地球大气温度。降低幅度虽然很小,但可被测量。在《环境研究报告》中有研究者表示,因为屋顶及道路占城市表面积的60%以上,使用淡色材料能把平均反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使得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多达0.07摄氏度。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在探索缓解全球变暖的新途径

B:深色材料的表面的反射能力强

C:新型材料能大幅降低室内温度

D:城市路面占城市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提高城市屋顶及道路路面的反射能力,可在成本极低的情况下降低地球大气温度”可推出。
B项颠倒黑白,由“使用淡色材料能把平均反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可知,反射能力强的是淡色材料。
C项无中生有,文段中研究的是降低地球大气温度的材料,“降低室内温度的材料”文段未涉及。
D项,文段中说的是“屋顶及道路占城市表面积的60%以上”,“城市路面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