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企业、媒体等出于利益考量,传递出一些物质主义的消费理念,使部分人过分追求消费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对自身债务负担及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这类现象应当引起关注。一方面,我们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呼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消费升级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推崇节俭节约,反对物欲横流。事实上,国家鼓励消费并不是鼓励浪费,也是希望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实现平衡,引导居民把握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平衡。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过度消费对环境的破坏
B:消费者的盲目消费倾向
C:商家对消费理念的误导
D:传统的节俭观念被淡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企业、媒体等传递出一些物质主义的消费理念,使部分人过分追求消费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对自身债务负担及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这类现象应引起关注;后文从“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分析了人们有消费升级的需要,但传统文化提倡节俭;最后由“事实上”指出观点,即国家鼓励消费并不是鼓励浪费。分析可知,文段针对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人过分追求消费水平的提升, B项与此对应,当选。A项的“对环境的破坏”文段并未涉及,排除。C项,文段关注的是消费者的观念,而非商家的做法,排除。D项的“传统的节俭观念被淡忘”表述片面,文段还论述了忽视环境资源保护这一话题,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
2、【言语理解】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幸运的乞丐
B:温暖的冬天
C:春天的收获
D:诗歌的妙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讲述了一个乞丐在一位诗人的帮助下得到更多帮助的故事,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诗人写的那句诗引起了大家更深的感触和同情之心。故“诗歌”应是这个故事着重强调的。只有D项与此相关,适合作为标题。A、B、C三项均未体现关键词“诗歌”,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在动画片的题材中,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这些题材都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________故事,具有鲜明的________、假定与象征的因素,神奇虚幻的故事借助动画的假定性不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动画艺术的特性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构 寓意
B:虚幻 含义
C:虚假 含意
D:虚拟 喻义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C项“虚假”强调不真实,含贬义,描述“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不恰当,排除。D项“虚拟”多修饰现实、人物等,一般不与故事搭配,排除。
第二空,“寓意”指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含义”指(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寓意”填入更符合童话、神话、民间故事这类题材通过故事传递道理的艺术表现形式,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2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6题
4、【言语理解】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善于奔跑的兔子是“反面教材”。但在马拉松参赛者中,“兔子”却是肩负光荣使命的角色。“兔子”的学名叫配速员,他们在参赛中的职责是引导跑者按照稳定的节奏跑步,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比赛。跑步被认为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但是一旦以“兔子”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那就不能只顾埋头刷新自己的成绩,一名合格的“兔子”反而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把完赛的信心和跑步的稳定感传递给跟着自己比赛的跑友。
对“兔子”职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好准备,对跑友和赛事负责
B:赛出水平,不断超越自我局限
C:尊重跑者,把信心传递给跑者
D:跑得专业,在实战中给出指导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中的“兔子”指的是马拉松比赛中的配速员。由“他们在参赛中的职责是引导跑者按照稳定的节奏跑步,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比赛”“一名合格的‘兔子’反而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把完赛的信心和跑步的稳定感传递给跟着自己比赛的跑友”可知,A、C、D三项均表述正确。
由“一旦以‘兔子’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那就不能只顾埋头刷新自己的成绩”可知,B项的“赛出水平,不断超越自我局限”不是“兔子”的职责。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信息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
B:利用生物学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
C: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
D:生物信息学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可得出。
B项,由文段可知,对医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储存的是“生物信息学”,而非“生物学”。
C项,由“远程医疗将得到普及,智能机器人用于诊断和治疗已初见端倪”可得出。
D项,由“生物信息学不仅将用于大量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储存,而且将直接用于医疗技术中”可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指示代词“这”开头的句子,一般不放段首,排除D。⑤中的“悖论”对应的是④、⑥,故这三句应是紧密相连的,且顺序为④⑥⑤,排除B。①②③句之间的关系:③为概括句,①②是对③的补充说明,由此可确定这三句的顺序为③①②。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7、【言语理解】有人比喻,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不同的城市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优势
B:城市规划必须科学统筹
C:城市的秩序建立在合理的规划之上
D:城市之间需要资源整合、产业统筹与优势互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城市规划”的话题,并以交响乐类比,强调城市规划必须科学合理;然后分别从城市内部的规划和不同城市间的规划两个层面论述了“统筹”对城市规划的重要性。B项正确。A、C两项未提到“统筹”;D项未提到“城市规划”,均不如B项切中主题,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在语序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B: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D: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的语序均为主语+谓语+补语,只有C项的语序为谓语+主语,这属于主谓倒置。改成主语+谓语的形式应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4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题
9、【言语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某人大代表在分组讨论中对李克强总理表示,“作为人民代表,我要把医疗保障的困境讲给李总理听。但我讲的只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李克强总理立即赞扬说:“你是人民代表,你有权利要求我为人民谋福祉。”
对李克强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B: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代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直接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D: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而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
正确答案:A
解析:李克强的话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即“你是人民代表,你有权利要求我为人民谋福祉”。总理的话“你有要求我的权利”中的“你”代表的是人大和人大代表,“我”代表的是以总理为首的人民政府。由常识可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你有权利要求我”表明人民代表有监督政府工作的权利。因此李克强总理的话表明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可以监督政府的工作,A项表述正确。B项未体现人大代表对政府的监督,排除;C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文段中没有体现,且与常识不符,排除。D项,“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10、【言语理解】
华夏文明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________的过程。人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叠床架屋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删繁就简
B:
言简意赅
C:
去伪存真
D:
去粗取精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后文“人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叠床架屋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可知,文意表达的是文明的发展演变是从复杂到简洁的。“删繁就简”指删去多余的文字或内容使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去伪存真”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去粗取精”指除去杂质,留取精华。四个词语中,只有“删繁去简”有去掉、删除繁杂部分,使趋于简明的意思,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