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图景:一种是乐观的,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成无须工作的自由发展的人;另一种则是悲观的,被剥夺了工作权利的人类将变得一文不值,成为真正的“一无所有”者。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让大多数人或者代表大多数人的组织成为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也许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机,但危机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工智能不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危机
B: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社会图景并被接受
C:人工智能能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
D:人工智能会加剧大企业对相关产业的垄断局面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假设了人工智能一旦变成现实将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图景;然后指出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真正的社会革命;最后总结说明人工智能虽然可能会带来社会危机,但也意味着浴火重生的可能。C项是对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D两项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2、【言语理解】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亿人患有疟疾,其中44.5万人不幸死亡
②大约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进食的时候,疟原虫会随着它的唾液进入新的人类宿主体内,到达受害者的肝脏和血液,最终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③疟原虫会在蚊子体内繁殖,然后进入雌蚊的唾液腺
④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
⑤雌蚊叮咬疟疾患者时(为它们肚子里的卵储备营养),可能会在无意中染上这种寄生虫(雄蚊不咬人)
⑥在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中,疟疾是最顽固、最致命的一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⑤④③②
B:⑥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选项首句入手较难。首先观察题干6个句子,⑤包含指代词“这种寄生虫”,然后分析其他语句,发现引出、介绍寄生虫的句子为④,它提到了“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显然⑤承接的是④的内容,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④⑤,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这一顺序。验证B项,⑥①引出蚊子传播疟疾的话题,并用数据证明疟疾致命性强。④⑤③②以疟蚊属物种携带疟原虫、雌蚊染上寄生虫、疟原虫进入雌蚊唾液腺、疟原虫随雌蚊的唾液进入人类体内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蚊子传播疟疾的过程,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3、【言语理解】虽然当今国际事务的诸多领域仍受制于头号超级大国美国,但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由于一国一票和三分之二多数方可获得改革方案通过表决规则,这在客观上又为虽然处在弱势、但占有联合国近四分之一席位的非洲表达自己意愿、周旋于大国之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非洲占有联合国近四分之一席位
B:当今国际事务的诸多领域仍受制于头号超级大国美国
C:联合国改革方案需要获得三分之二成员国的赞同才能通过
D:联合国的表决规则为非洲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争取决策权提供了机遇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整体是“虽然……但……”的转折结构,重在强调“但”之后的内容,“但”之后的内容可以压缩为“表决规则为非洲提供了机遇”。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对作者观点的表述,而其他三项则不是文段重点所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网络诗歌写作给了诗人充分的自由。年轻诗人有可能利用网络的作用力,消解某些文学刊物的话语霸权。与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相比,网络诗歌有明显的非功利色彩,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淡薄,作者写作主要是出于表现的欲望,甚至是一种纯粹的宣泄与自娱。这里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更为独立的品格。网络为任何一个想要写诗并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向诗坛的门。
下列选项中,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诗人写作的目的是宣泄与自娱
B: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C:网络诗歌是年轻诗人消解文学刊物的工具
D:网络诗歌充分张扬着自由精神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说的是“作者写作主要是出于表现的欲望,甚至是一种纯粹的宣泄与自娱”,“目的是宣泄与自娱”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文段说的是“与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相比,网络诗歌有明显的非功利色彩”,即网络诗歌具有非功利色彩,不能由此推出公开出版的诗歌刊物“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有可能”利用网络来消解“某些”文学刊物的话语霸权,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可由“网络诗歌写作给了诗人充分的自由”“这里充盈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5、【言语理解】几年前,美国一位参议员指责国家科学基金会把奖励颁给一项关于恋爱缘由的研究。他认为,恋爱缘由是无法科学判断的,不论发现什么缘由都不足为信,而且,他更愿意相信爱情是神秘的。作家赖斯顿也同意这位参议员的看法,但是补充说:“如果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笔奖金可能是联邦资金最佳的一笔投资了。”
赖斯顿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A:研究恋爱的缘由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B:对恋爱缘由的研究或许能促进婚姻的稳固
C: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应该把奖励颁给其他研究项目
D:关于爱情和婚姻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更有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美国一位参议员关于爱情是神秘的,恋爱缘由无法科学判断的观点,然后说明作家赖斯顿同意这位参议员的看法且进行了一些补充。由“如果……能够得出某种结论,用来回答我们在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最佳的一笔投资了”可知,赖斯顿肯定了对爱情、婚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D项与此相符,是赖斯顿的话意在强调的。
A项是参议员的看法,排除;B项,赖斯顿的话肯定的是对爱情、婚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而非对恋爱缘由的研究,且“能促进婚姻的稳固”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的“其他研究项目”文段未涉及,与赖斯顿的话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6、【言语理解】①然而,今天的许多口述史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②在今天的历史学中,口述史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正史的补充作用是别的史学无法替代的
③因为许多口述史失去了真实的面目,而口述史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真实
④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性差,可信度差,这当然就导致科研性很差
⑤口述史为什么有许多变成了演义、猎奇、故事呢
⑥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为吸引眼球,另一个原因,则和许多从事口述史记录的人缺少专业的训练和素养有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⑤⑥①④③
B:⑤⑥③④②①
C:⑤③⑥②①④
D:②①④③⑤⑥
正确答案:D
解析:②引出口述史这一论述话题,⑤提出口述史为什么变成演义、猎奇、故事之问,②比⑤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B、C。①以“然而”开头,是对②中论述口述史重要性的转折,接在论述原因的⑥后衔接不当,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7、【言语理解】中国传统的言说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老子的论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可见,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与作为言说工具的道、名不一样的。真正的“道”、“名”虽然可以被言说,但被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道”、“名”;然而,如果完全不用言说,则根本无法论述“道”、“名”。因此,老子提倡一种“以言去言”的言说方式,即通过使人认识、领悟所言之道,达到“无言”,撤去语言的迷障,直达“道”之本真。
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道”、“名”是不可言说的
B:老子认为被言说的“道”、“名”与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同一的
C:老子言说 “道”、“名”最终是为了使人认识、领悟“道”的本真
D:老子认为不应用言说的方式论述“道”、“名”
正确答案:C
解析:老子认为“道”、“名”可以被言说,故A项错误;老子认为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与作为言说工具的道、名是不一样的,故B项错误;如果完全不用言说,则根本无法论述“道”、“名”,故D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显要位置做了详细的报道。
B: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子车”,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C:当上级决定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D:经过整改,这个单位的人员安排、生产计划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介词使用不当,可把“关于”改为“对于”。C项不合事理,“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和“真是难以形容”矛盾。D项并列不当,“人员安排”包含了“科室人员的配置”,故二者不能并列。B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在此背景下,亚洲国家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正视历史、妥善处理分歧,聚焦共同利益,把互利共赢的合作愿望落到实处。
B:年会专门设计了一个“超越冷战思维:新的亚太安全观”分会,就是希望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希望推动走出一条各国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C:我们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专门设置了一场分论坛。中国倡议建设亚投行以来,许多国家积极呼应。
D:我们围绕“亚洲命运共同体”设置了众多议题,目的就是想挖掘地区经济体在不同领域有何共同利益,尝试从它们各自的角度来诠释亚洲面临哪些共同挑战和共同机遇。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表达有误,应把“能否”去掉。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当有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时,个人往往会有上进的动力,向比自己更优秀的目标靠近。但是,过度的同辈压力可能使人攀比,也会给社会带来急功近利、浮躁、拜金等不良风气。处理同辈压力的关键是要懂得________,要学会放得下一些东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难行易
B:张弛有度
C:适可而止
D:量力而行
正确答案:C
解析:句意为过度的同辈压力会带来急功近利、浮躁、拜金等不良风气,要学会放得下一些东西。可见,处理同辈压力要懂得把握好度,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知难行易”指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张弛有度”指松紧有度,收放自如,常用来形容工作和休息安排得比较恰当,劳逸结合。“适可而止”指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量力而行”指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最契合句意的为“适可而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