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2284

发布时间:2023-08-02 18:10     浏览量:7

1、【言语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________、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声相应

B:风雨同舟

C:如影随形

D:通同一气

正确答案:B

解析:“同声相应”形容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如影随形”形容两个人常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所填词语的主语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而非人,排除A、C。“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与“荣辱与共”意思相近,符合文意。“通同一气”指串通一气,互相勾结,是贬义词,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

2、【言语理解】当我们历经艰难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经面目模糊,________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这让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衰弱 凋敝

B:怯弱 陌生

C:孱弱 萧瑟

D:羸弱 疏离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怯弱”指胆小软弱,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用于形容老人不恰当,排除B。第二空,由“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可知,与大城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相比,人们觉得故乡非常破败落后。“凋敝”指残缺破败,如民生凋敝;“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秋风萧瑟;“疏离”指疏远隔离,常用于形容二者关系。形容农村的衰败,用“凋敝”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3、【言语理解】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后来伴随着天池传说的兴起,天池也开始________。谈到天池传说,还有一个缘由:人们面对神奇的山水之境时,总爱把神灵的光环罩在山水的头上,使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________,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鹊起 相得益彰

B:门庭若市 相映成趣

C:脱颖而出 相濡以沫

D:广为人知 相视莫逆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文段说的是天池开始出名,并非强调人多人少的问题,排除B。“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较的语境,而文段中说的是天池自己的变化,排除C。
第二空,句中说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灵之气”结合起来。“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对象均只能为人,排除D。“相得益彰”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4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5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8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5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9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

4、【言语理解】知识产权是所有创意产业的生命线,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决定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权保护水平关系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的民族,无论在经济上取得怎样辉煌的成果,都只能是一个“跛足巨人”,遑论向海外推广本土文化。
根据文意,避免成为“跛足巨人”重点在于:

A:向海外积极推广本土文化

B: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C:用法律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D:用法律有力保障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一个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的民族,无论在经济上取得怎样辉煌的成果,都只能是一个‘跛足巨人’”可知,造成“跛足巨人”的原因是缺乏文化原创能力和活力。而“著作权保护水平关系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是所有创意产业的生命线”,所以避免成为“跛足巨人”的关键是加强对著作权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即C项所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2题

5、【言语理解】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________总有踪迹可循。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________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路径 导致 服务

B:趋势 引发 指导

C:轨迹 带来 解释

D:方向 造成 设想

正确答案:B

解析:前两空,所给词语较难辨析,可选择从第三空入手分析。
第三空,对应“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未来学家所起到的是为未来的人们指明正确方向的作用,“指导”填入最能表达未来学家的这一作用。
验证前两空,第一空,“趋势”所表达的大的方向、走势的意思也与“格局”并列恰当。第二空,信息技术、互联网是引起巨大变革的导火索,“引发”填入也能准确表达这一含义,且“引发变革”搭配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1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5题

6、【言语理解】中国彩陶很注意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________而统一谐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________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这种以彩绘纹样与造型________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同时也成为传统雕塑和工艺美术极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 角度 天衣无缝

B:五彩缤纷 位置 错落有致

C:千变万化 方向 有目共睹

D:相辅相成 视角 浑然一体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的内容可知,此处所填词语用于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交相辉映”指相互映照,多用来形容各种光亮、彩色等。“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二者均不能用来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排除A、B。由“统一谐调”可知,所填词语表示二者相互配合的意思。“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无穷,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C。“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填入此处用以形容两者的关系,恰当。
验证后两空,“视角”填入此处用以表现彩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效果,恰当。“浑然一体”指融成一体,完整不可分,填入与后文的“完美结合”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9题

7、【言语理解】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当你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时,它就只能蓬头垢面地待在角落里,而当你把它当成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就立刻站起来,光照四方。文化遗产应拥有自己的尊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美丽的地方。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文化遗产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标志

B:城市发展要善于利用文化遗产

C: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D: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关于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话题,然后具体论述两者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文化遗产应融入城市发展。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A项“城市形象的标志”与C项“经济社会价值”在文段中均未体现,排除A、C。D项的“关键因素”夸大了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且在原文没有表述,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言语理解】稿子写完了,老王说过于(       ),要我联系一些实际,(       )一些内容。

A:简单 添加

B:生硬 补添

C:空洞 增添

D:理论 增加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句中“要我联系一些实际”可知,第一个空填“空洞”,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过去,城市规模基本上是由政策决定的。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________的系统,它的吞吐、消耗以及内部运转,所有的生态流是完全能够定量计算的。我们的城市设计,必须跟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与其生态承载力相________。根据周围生态承载力确立城市规模,才是科学态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 支持

B:封闭 匹配

C:机械 符合

D:动态 平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动态”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两者均表明事物是变化的,与“完全能够定量计算”相悖,排除A、D。“封闭”与“机械”相比,前者侧重于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后者侧重于刻板而不知变通。“封闭”与“内部运转”“能够定量计算”的语境更相符,排除C。
将B项代入第二空验证,“与……相匹配”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7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7题

10、【言语理解】①因火焰的热量而变成气体
②因此,烛芯就显得尤为重要
③变成气体的蜡则可以在火焰中燃烧
④液体的蜡会堆积在里面,并在烛芯中向上移动
⑤点燃烛芯后,蜡烛的上部会因受热面熔化成碗状
⑥蜡烛一般是由石蜡制成,但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②④①③

B:⑥⑤④①③②

C:⑥②⑤④①③

D:⑥②⑤①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首句为⑥,首先辨析⑥后应该是②还是⑤。⑥说的是直接用火很难点燃固体蜡。②中含有因果关系词“因此”,指出烛芯尤为重要。⑤说的是点燃烛芯之后的情况。由此可知,⑥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前后紧密相连,而⑤中的“点燃烛芯”显然要跟在②之后。由此可排除A、B。
对比C、D两项,判断④应放在①③之前还是之后,④介绍的“液体蜡”状态,①③论述的是“气体蜡”状态。由常识可知,蜡在燃烧过程中先变成液体,然后再因为热量变成气体,因此①③应在④之后,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