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人类的行为不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且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浏览网页,你可能被华丽的页面吸引。如果从浏览器的菜单中查看源代码,你会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人类的行为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B: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
C: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
D: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首先说人作为一种文化动物,有爱美之心,而后,一个“然而”引出了作者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那就是“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下面举了谎言和实话、页面和源代码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因此这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C项“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A项谈到人的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和B项人是一种文化动物都只是一个引子,D项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法国一家报社组织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在只能抢救一幅画的情况下,你会救哪一幅画?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答案是: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
这段文字传递的信息是:
A:成功需要效率
B:时间就是金钱
C:最近的那一幅画最值钱
D: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的落脚点在获奖者贝尔纳的最佳答案——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画。最佳答案传达的表层意思是:因为离出口最近,所以最有可能达到抢救出来的目标。引申义即D。
A项的效率、B项的时间就是金钱都不是文段最终要传达的信息。C项就事论事,还停留在题干本身,可直接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3、【言语理解】融合发展是________,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________,但是新闻没有________,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然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心所向 式微 消失
B:大势所趋 式微 消亡
C:大势所趋 减少 消失
D:人心所向 减少 消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人心所向”指为人们所向往、拥护的。此处阐述的是“融合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排除A、D。第二空,“式微”指衰落,衰微。“减少”指数量上的少。此处用于形容“传统的平台介质”的没落,“式微”更合适,排除C。验证第三空,“消亡”指消失,灭亡。填入也符合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4、【言语理解】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在短期内电视广告会影响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
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C: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D: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此句前面都是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铺垫。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云山雾霭之间,一定流动着________的香火气息。登高一望 ,便会对“人间烟火”这四个常见的文字,多了一重超拔的见解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幽静 感悟
B:清幽 感触
C:幽静 感触
D:清幽 感悟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一空,“幽静”指一个地方十分安静。“清幽”多指(风景)秀丽而幽静。分析可知,句子描述的是云山雾霭之间的美景,而并非单纯强调安静,且用来修饰“香火气息”,“清幽”更恰当,排除A、C。
再看第二空,“感触”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侧重于触动的情绪。“感悟”指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侧重有感而悟。结合前文的“见解”可推断,作者重在强调的是自己的领悟。故用“感悟”更合适。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6、【言语理解】牛年末虎年初,世人已经开始思考: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对于海南楼市究竟会有多大的利好带动?这一轮房价暴涨,海南岛是否会有________1993年房产泡沫覆辙的危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延续
B:开启
C:重蹈
D:出现
正确答案:C
解析:结合句意可知,所填的词与“覆辙”搭配,“重蹈覆辙”是习惯性搭配,A、B、D三项词语填入句中都不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_________,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代的都“非我族类”,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_________,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蓬荜生辉
B:买椟还珠 孤芳自赏
C:刻舟求剑 皮里阳秋
D:掩耳盗铃 纤尘不染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可知,所填词语应该是贬义的、消极的。“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增添光辉。“纤尘不染”是褒义词,指一点儿灰尘也沾染不上,形容十分干净、高洁。两词均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D。
再看第一空,由“无异于”可知,所填词语是对“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的解释说明,即只重视复古国学形式而忽视了国学真正有价值的内涵。“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与句意不符,排除C。“买椟还珠”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形容复古国学一味追求形式而舍弃了真正有价值的内涵,实属取舍不当,其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
8、【言语理解】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渗透各学科的“________”,几乎任何学科都可以搭上文化研究的快车,加上文化研究的课题常常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当今世界新问题________,新课题发展不断,导致文化研究发展的庞大与不可节制。虽然文化研究如今依然风头强劲,其研究本身臃肿不堪已是事实,急需瘦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万金油 接二连三
B:万花筒 此起彼伏
C:巨无霸 层出不穷
D:杂货铺 日新月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渗透各学科”“几乎任何学科都可以……”可知,文化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万金油”比喻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不擅长的人,明显不能修饰“各学科”,排除A。“万花筒”比喻一种光怪陆离、变化无常的幻像或图像。“巨无霸”形容的是庞然大物。“杂货铺”侧重物品繁多。三个词语均可填入,B、C、D三项备选。
第二空,“此起彼伏”形容连续不断;“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分析文段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问题多。“层出不穷”用来形容问题不断出现,符合文意,排除B、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6题
9、【言语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给市场;更不是认为政府对市场可以撒手不管。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是要解决政府越位,即对市场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解决政府缺位,政府要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管的事管好。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府要把该管的事管牢管好
B: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天然优势
D:政府的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从两方面分析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不可以完全不管,也不可越位管理,只有放下政府不该管的,管好政府该管的,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才能发挥作用。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A项只涉及“政府”、C项只涉及“市场”、D项只涉及“政府”,就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5题
10、【言语理解】科学是什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看来,科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的两层含义,不轻信就是怀疑,科学是建立在怀疑和批判的基础上,要对所有的东西抱怀疑的态度,说服了我,我才能相信它”,张钹解释说,“一个人科学知识缺乏,就会容易倾向于轻信。尊重科学规律则意味着,一旦认识到它是科学的,就要尊重其科学规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和批判
B:不轻信和尊重科学规律
C:不轻信和敢于批判
D:怀疑和尊重科学规律
正确答案:B
解析:横线处句子是张钹教授对前文设问“科学是什么?”的回答,后文是对这一回答的进一步阐释。由“不轻信就是怀疑”“尊重科学规律则意味着”可知,科学的两层含义指的是:不轻信和尊重科学规律。B项表述正确。
A项是对“不轻信”这层含义的具体解释,未涉及“尊重科学规律”这层含义;C项的“敢于批判”也是在解释“不轻信”,同样未涉及“尊重科学规律”这层含义;D项,由“不轻信就是怀疑”可知,前文张钹教授提到的应是“不轻信”,而非“怀疑”,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